- 来自
- 黑龙
- 精华
- 2
少校
 
- 积分
- 9374
IP属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发表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017-8-15 13:04: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古人的诗已经很形象的告诉了我们,就算从小背井离乡,到老了回到家乡,他依然不曾忘记乡音。
乡音是这个大融合时代唯一的地方认同感纽带。
黄梅的伢,跟这个时代许多的全国各地的伢一样,为了生活,为了明天,走向天南海北,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到。但在你的心灵深处,你永远有一个牵绊着你的地方,那就是你最熟悉的故乡。那里的人们都讲一种话---黄梅话。
我不大相信一个忘记了家乡话的人会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
你去找一个不会黄梅话的黄梅籍老板为家乡投资,恐怕连最基本的切入点都找不倒。
我有一个亲戚,夫妻都是原汁原味的黄梅人,但因为长年在外且混的不错,已经在外定居,所以就没有教他们的孩子“屋的话”,只讲普通话。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他已经逐渐跟家乡断了根,见到老家的人,已经没有任何亲切的感觉了。而实际上他也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当地,因为那个地方经济比较发达,方言自然也强势。虽然他们家在那里呆了多年,却也不会当地话。
因此他在当地人眼里是仍然是外地人,然而他现在也算不得黄梅人。他现在恐怕只能叫“新当地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