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若盛开,蝴蝶自来。百里荒井喷式爆发的市场现象,从一个侧面应验这句话。 
运营仅仅两年的百里荒景区,通过深耕细作,营销“纯净、凉爽、爱情、研学、草原、滑雪、牧场、星空、云海”等主题产品,实现了“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迄今为止,旅游人次已经突破百万大关。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在络绎不绝的人流中,不时有外国人的身影和面孔。 


谁是第一个上百里荒旅游的外国人呢?非常遗憾,景区没有相关的文字记录。因此“第一人”,仍然是一个谜。 不过,在百里荒人的记忆中,还是有几次难忘的经历。 
“最吸引眼球的,应该是全球美女上山的那一次”景区员工向师傅回忆道,“当天突然有几十个国家的美女出现在景区北门,时而合影,时而奔跑。总之,美女走到哪,哪里便出现拥挤,哪里便出现尖叫,哪里便出现围观。” 
如此“洋气”的大场面,刘力华没有碰到过。作为景区的工作人员,他去年七、八月间在山上巡查时,却意外地遇见了“最温馨的”一幕:一个外国母亲牵着儿子、女儿在山上漫步、游玩。 
三峡大学毕业的刘力华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连忙走上前去询问一家人是否需要帮助。原来,这是来自德国的一家人。女人的爱人在宜昌工作,趁着周末,她带着小孩上百里荒看牛、看羊、看蓝天、看草原。 
“最轰动的,当属今年7月14日,山上举办‘长江百里荒生态保护林认养活动’,一下子吸引5个国家近20名外国友人上山领养”谈起当天的场景,周金华仍然有些兴奋,“活动当天,恰巧有一名新华社记者在山上采访,于是将外国友人领养保护林的情况发了一篇新华社通稿,一下子便引起轰动,上电视、登报纸,这些外国友人成为‘网红’。”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上百里荒旅游的外国人差不多有上千人次。喜欢百里荒的美,是他们异口同声的赞誉。 
如果再细分一下这一千人的上山目的,便各有差异—— 

有喜欢周冬雨,特意上山“山盟海誓”的。 

有喜欢百里荒特产的牛、羊肉和自酿啤酒,特意上山当“好吃佬”的。 
有喜欢公益活动,特意上山做“雷锋”的。 
有喜欢纯美风景,特意上山“挂眼科”的。 


作为中国旅游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贵”,百里荒景区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以其“秀、静、纯、美、情”等特色,冲出市场的层层包围,突破百万人次大关,吸引外国友人争相旅游的现象,引人关注。 
百里荒的“心”与“景”再一次证明—— 越乡土,越文化。 
越纯净,越市场。 
越意境,越灵魂。 
越中国,越世界。(文/项俊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