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77
版主
梅兰竹菊
   
- 积分
- 1820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相声】赵钱生老师
文 / 兰桂腾芳
甲:土豪都是有钱人。
乙:没钱能叫土豪吗?
甲:土豪都是兜里有钱,腹内无墨。
乙:何以见得?
甲:既有钱财又有文化的人叫富豪。土豪就是“土”富豪。简称土豪。
乙:此话怎讲?
甲:一般来讲,土豪是算不上富豪的。充其量可以叫做暴发户。他们暴发前是老土,暴发后还是老土。他们虽然暴发了,他们的财富还不足以称富豪。他们的才能更称不上富豪。他们只是跨出了“小康群”,但是,还没有进入“富豪群”。
乙:他们介于小康与富豪之间。
甲:土豪都很讲面子。甚至还打肿脸充胖子。
乙:土豪个个都很胖啊。
甲:是啊。腰缠万贯嘛。当然很胖了。他们有钱享受物质文明,他们也很追求精神文明。他们既想做土豪。他们也很想当绅士。无奈何腹中无墨。怎么办。只有拿钱往“土豪”的脸上贴“绅士”的金。
乙:土豪金。
甲:毕竟是贴的,不是鍍的。所以只能叫土豪金。
乙:他们是如何打肿脸充胖子的呀。
甲:赶新潮,赶时髦。什么新潮赶什么。什么时髦赶什么。
乙:哦。
甲:留学。新潮吧,时髦吧。
乙:啊。是啊。
甲:是新潮,是时髦就赶。
乙:这留学的时髦也可以赶啦?
甲:可以呀。是子女留学。不是土豪留学。
乙:留学。得腹中有墨呀。
甲:腹中无墨不要紧,人家兜里有钱啦。有钱能使鬼推磨。
乙:用钱留学呀。不是凭知识?
甲:对呀。学理科,七窍通六窍。学文科,瞎人骑瞎马。学艺术,生人进深林。考不上国内的大学。考专科和职业学院也无能为力。不要紧。到国外留学去。
乙:那留学学什么呀。
甲:学体育呀。
乙:我们的祖国本来就是体育强国啊。
甲:你让他学什么去?
乙:是啊。什么都学不了。
甲:人家要的不是去学知识。人家要的是面子。
乙:什么面子?
甲:孩子在外国留学呀。到时候,还是个海归哩。
乙:还赶什么新潮呢。
甲:特朗普的孙女用汉语朗诵《三字经》。在我们中国一夜爆红了。这一红,不打紧。在我们中国就掀起了一股新潮。
乙:什么新潮?
甲:幼儿学国学呀。
乙:这股新潮,土豪们也赶吗?
甲:赶啦。当然得赶。不赶不行。不赶怎么对得起土豪的称呼。不赶怎么撑得住土豪的脸面。
乙:金钱如粪土,脸面值千金。
甲:土豪在当地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起码,土豪们自己都是这样感觉的。
乙:自我感觉良好。
甲:所以,这样能挣面子的时髦,他们必须赶。学英语曾经非常时髦。土豪们使劲地赶。学国学已经又掀新潮。土豪们肯定当仁不让了。
乙:那就赶快报国学补习班吧。
甲:不行。报补习班已经不时髦了。
乙:什么补习方式才时髦呢?
甲:一对一呀。重金聘请名师专门辅导一个孩子。
乙:他们的孩子都留学了呀。
甲:早已海归了。都制造出了下一代。
乙:哦。辅导的是土豪的孙子辈。
甲:呃,对。土豪们这回是让孙子们帮忙挣颜面了。
乙:现如今,国学名师,好找吗?
甲:好找啊。很好找的。补习班的老师。学英语时髦的时候是英语名师。学国学时髦的时候,摇身一变就成了国学名师。
乙:呵呵。名师就是这样诞生的?
甲:是啊。名师也要赶新潮。什么新潮就是什么名师。
乙:这样的名师能教得好学生?
甲:你太不时髦了。土豪赶新潮为的是挣子面。名师赶新潮为的是挣票子。有谁在乎教学知识。
乙:名师是怎么教,学生是怎么学的?
甲:有一个土豪聘请了一位名师来家里“一对一”辅导已经上小学的孙子学国学。名师决定先启蒙。
乙:为什么?
甲: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学什么都必须启蒙。再说了,学国学原先也不时髦。土豪的孙子虽然上了小学,但是,从来没听说过国学是什么。不启蒙,怎么教怎么学。
乙:是必须先启蒙。
甲:你知道国学的启蒙教材是什么吗?
乙:不就是“三百千”吗。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甲:国学启蒙一般都是先学《三字经》,再学《百家姓》,后学《千字文》。可是,名师要先从《百家姓》教起。
乙:为什么呀?
甲:因为人家是名师呀。所谓名师就是与众不同,搞点标新立异。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创造新颖的奇葩。
乙:是够奇葩。
甲:其实,名师很清楚,教《三字经》需讲解释义,教《百家姓》只要识字就行了。
名师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学《三字经》,他自己还有待启蒙。
乙:这也叫名师。
甲:广告上面说他是名师。土豪就认为他就是名师。
乙:他这哪叫启蒙,简直叫瞎蒙。
甲:不过,土豪的孙子还挺配合名师的。
乙:他们是怎么配合的呀?
甲:无论是哪门课程,无论老师讲得多透彻。土豪的孙子就是听不明白。教的自己都不懂,学的反正也听不明白。瞌睡遇到枕头,配合得恰与其份。
乙:他们究竟是怎么教的,怎么学的?
甲:名师开始振振有词地对土豪的孙子说,小朋友,从今天起,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学生。我教你学国学。首先从《百家姓》学起。土豪的孙子一听什么国学,什么《百家姓》,觉得蛮新鲜的。满口答应,好的。土豪孙子说完就接过名师递过来的《百家姓》。名师开口说道,请把课本打开。土豪孙子听罢,赶忙起身在满屋子寻找东西。名师问,你在干什么?土豪孙子胆怯地回答,在寻书包,名师不解地问,你寻书包干啥?土豪孙子回答,找课本。名师被搞懵了,问,谁要你找课本了。土豪孙子随口就答,老师刚才叫我打开课本的呀。名师无可奈何地说,我是叫你把我发给你的新书打开。土豪孙子好像恍然大悟,好、好、好,我知道了。接着把《百家姓》倒着从反面打开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名师一看傻眼了。心中暗叹,已经上小学了,书本的正反倒顺都分不清白。这样的孩子怎么教哇。
乙:人家这是给老师看的。
甲:那也不能从反面先看啦。
乙:国学嘛。古装版的。
甲:名师给的是现代版的。
乙:名师害怕了,后悔了?
甲:是啊。这样的学生真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哟。不管三七二十一,名师看在钱的份上,硬着头皮教吧。
乙:为了钱,这壶苦酒就慢慢咽吧。
甲:名师也管不了土豪孙子识字的事了。只要他能跟着读就OK。
乙;就是说,他们甩开书本,学生跟着名师读,严格地说是背诵。
甲:名师对土豪孙子说,小朋友,现在请跟着我读。土豪孙子岂敢怠慢,马上做好跟读的准备。名师开口读道,赵钱孙李。你知道那小子怎么读的吗?
乙:怎么读的呀?
甲:那土豪孙子读道,赵钱生我。
乙:真是一个奇葩。
甲:名师接着读,赵钱孙李。那孙子也接着读,赵钱生我。名师加重语气,赵钱孙李。土豪孙子也加重语气,赵钱生我。赵钱孙李,赵钱生我。赵钱孙李。赵钱生我。名师终于按捺不住大声吼道,赵钱孙李——。土豪孙子也大声和道,赵钱生我——。
乙:嗨——。朽木不可雕也,
甲:名师被整傻了。这该怎么办啦。
乙:真的是无可救药了噢,
甲:名师毕竟是名师。名师忽然脑子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妙招。
乙:什么妙招啊?
甲:名师对学生说,现在再跟着我读。土豪孙子只有从命。
乙:名师怎么读的呀?
甲:名师读道,赵钱生我。
乙:名师被那小子气糊涂了吧。
甲:没有。名师读赵钱孙李时,那小子不是读赵钱生我吗?
乙:是啊。
甲:名师想来个反其道而行之。
乙:哦,就是说,名师读赵钱生我,让那小子就会读“赵钱孙李”。
甲:对,名师就是这么想的。
乙:那小子是这样读的吗?
甲:别门缝的看人——把那小子看扁了。不要小瞧了“富三代”。人家可是土豪家的孙子,业已是个小学生了。人家智力虽然有限,智商还是蛮高的。
乙:他到底是怎么读的嘛。
甲:那小子给了名师一个惊……
乙:(抢过话题)惊喜。
甲:不是。
乙:那是什么呢?
甲:一个惊叹。
乙:又是怎么奇葩的哟。
甲:那小子不假思索应声读道。
乙:读什么呢?
甲:赵钱生老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