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783|回复: 1

留得陋室满书香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0

帖子

11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1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9-1-13 22: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y1397 于 2019-1-13 22:40 编辑

留得陋室满书香
帅瑜

  参加工作30多年了,瞅一瞅给家里留下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唯有书卷两千册,留得陋室满书香。
  我出生在大山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20岁以前我也在务农,周身流淌的都是农民的血液。自己虽然来自于山旮旯,一生也无其他嗜好,唯一的爱好就是爱看书,爱买书。
  自参加工作以来,因公出差无数,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那就是:出门不带家里书,所到之地必买书。归来时在火车上一路看着书,别人天南海北地夸闲话,我却沉浸在书中。
  例如,我到北京出差就在王府井新华书店买过不少书,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雨果的《悲惨世界》、米•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巴尔扎克的《赛查•皮罗多盛衰记》、狄更斯的《艰难时世》……由于自己喜欢书,不管到了哪里,一有空隙时间,首先就去新华书店逛逛,瞅瞅,看到自己想要的书,心一狠就买下来,回到旅社就夜读。白天在外或学习或工作,晚上就读书。
  1999年3月我出差到武昌,夜晚在东亭路湖北社科院书店里看到了祝勇的新书《智慧的痛苦》,仅这个“标题”就让我眼睛一亮(像这类“不畅销”的书在我住的小县城是根本看不到的),当即买下回旅馆后就看了起来。智慧,哪有痛苦?有!正是人有了智慧,才会涌上痛苦。也正是作者拥有了智慧,才会涌现出痛苦。在静静的东湖边,我临湖而卧,沐风而读,甚是惬意,沉醉其中,直至东方既白……
  我长期工作在县城,县城有一个新华书店,我也是店中人,时常穿行于书架之中,发现心仪之书,必擒之。搂得心爱之物,喜之乐之,溢于言表。
  几十年来,自己工资不高,唯靠夜里爬格子写稿所得的一点银子,也都投入到“购书工程”了。就这样,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我就像燕衔泥一般衔回了大量书籍,它们都成了我的挚友。
  这些年来,我在买书中也有过一些趣事,比如买《史记》即是。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看鲁迅的书,当我读到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时,想到“绝唱”和“离骚”两词,便知其评价如此之高,就立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地读一读《史记》。
  要想读到《史记》,就必须要有这部书。可是,像我生活在一个山区小县城的人,到哪里能找到《史记》呢?在改革开放以前,书店里也是见不到此书的。
  时间到了1989年,我到上海出差,在上海图书馆的全国新书展销厅里,看到了一部古典名著今译本《白话史记》,取下便翻看。这套上下册的《白话史记》,是由时居台湾的曾与鲁迅交往甚密的台静农先生作的序、台湾六十位教授合译的,又是由湖南专门出版古籍书的岳麓书社出版,全书60万字,而价格仅有8.35元,是一套货真价实的《史记》白话本,于是我当即付银背回家。就这样,为了能看懂《史记》原著,我先买了白话本。
  在后来看书的日子里,这套《白话史记》的确是解决了我读文言文的困难。此书虽然很好,但还有点不足,就是没有《史记》的原文可对照,这给我在写文章时想使用司马迁的原话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买到司马迁的原著《史记》,2006年我在谷城县城街头一个书摊上花了48元,买了一部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言文《史记》,打开一看竟然是“冒牌货”,错字连篇,还有不少字被遗漏,不忍卒读,更无法使用。
  家中没有正版《史记》,心中一直惦记着。由此我蓄着心,一定要买到正版的《史记》。
  2009年8月22日下午,我到县新华书店看有什么新书没有。当我正沿着一架架书浏览时,突然发现了一部司马迁的《史记》。尤其巧的是,该书也是岳麓书社出版。取下一看,还是2008年7月印刷的新版本。这部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古典名著,果然“衣着”不凡:整书设计高雅,装帧精美,封面用色古朴,“史记”二字又为隶书,给人古意扑面;内文印刷也很清晰。把书在手,赏心悦目。更为难得的是,这部《史记》出版时的序,是由我国著名大家周谷城老先生所赐,为该书增生了不少收藏价值。此书与我的《白话史记》为同一出版社,这正好可以成双配对。
      我花26元买了这部文言文《史记》,抱回家放在我的《白话史记》两册一起,真是珠联璧合,相映成趣。想到自己购买文白两《史记》,时隔二十年,同一出版社出版,又都被我择得,心中甚喜。
眼下这个年代,买书更方便了,手机上就能买。书,在手机上选;钱,从手机上付,三两天就快递到手了。今年3月,我就通过手机买了一本2006年诺贝尔奖文学奖得主、土耳其著名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红》;5月20日又买了上下两卷本的古书《楚风补》,目前正在阅读……
  往年,因家境不宽裕,置不起一个像样的书架,所喜之书大箱小柜到处放,每当查找时便撅着屁股抠,甚不方便。2012年,我想置办一个书柜。街上虽卖的有书柜,但都是压沫板做的,不仅没有书香味,而且都只有三层,特浪费空间。我就投入7000元,订做了一个与书房一般宽的古色古香的四层实木大书柜。书柜进屋后,2000多册书顿时分门别类一齐上架,既有中国古典文学,又有现当代文学;既有中国文学,又有外国文学;既有诗歌,又有散文;既有我从事的新闻书籍,又有摄影书籍;既有红色革命书籍,还有地方史志等各种杂记书籍……虽说并非汗牛充栋,但也可称之为琳琅满目。
  过去,书架上放的都是我买的书,如今书架上也放有我自己著的书,如21万字的新闻文集《从沟沟岔岔抠出来的新闻》、15万字的长篇小说《无约之爱》、36万字的散文集《生活的回望》,去年6月新出版的50万字的《古诗古文说谷城》,忝列其中,心里也有了一丝慰藉。
      现在,拥书两千册,四季共烛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2

785

主题

2092

帖子

2683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683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9-1-14 10: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拥书两千册,四季共烛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