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斗鬼大师)曾几何时,游子回家过年再返城上班的“客流”开始逐渐变成我国交通运输中的一个特定热词——春运。说是叫春运,实则是“春潮”,因为每年都是在春节前后几天才出现的壮观客流,犹如钱塘江大潮,犹如天下父母和儿女归乡团聚的心潮,如何不激荡澎湃呢!
然而,大潮中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场面看似热烈温馨,实则它经历了激烈碰撞和疲惫奔波的艰难过程。近日,《头条号》“如歌视觉”收录历年春运中的10个图片,不能不让我们再次感受背井离乡的人们在返乡途中的坎坷和艰辛。
转眼之间,今年的春运马上就要拉开序幕。然而笔者在网上抢购火车票时发现与往年春运有微妙改观的客流现象:从大城市到家乡与从家乡到大城市的火车票居然都很紧俏。最近,荆楚网的评论文章,把这个新现象称之为“反向春运”。
顾名思义,“反向春运”就是和传统意义上的春运背道而驰的一种春运形式。以往“春运”是在外地城市打拼的儿女们踏上回家过年的路。而“反向春运”恰恰改变了以往“春运”的行程方向,是儿女将父母接到自己打拼的城市一起过年,春节后再送父母返乡。春运流向改变的背后,与其说折射出了人们对传统佳节的归乡观念与团聚方式的应时改变,不如说是社会进步交通发达带来的时代“红利”。它既缓解了春运“一票难求”的窘迫,也缓解了旅途“人山人海”的困苦,更缓解了“路堵心堵”的压力,同时还缓解了大城市“人力空窗”的尴尬。
人在哪,家就在哪,团圆才是过年的滋味。“反向春运”的出现,是人们对传统过节方式的一种新解构,是现代人对传统亲情的新阐释,其中,饱含着子女的拳拳孝心和父母的惺惺慈爱,“反向春运”不失为一种“正向春潮”。
展望来年,“反向春运”或许会与“正向春运”逐渐演绎成双向持平的春运主流,而且“反向春运”可能在今后逐年变成“双向平衡春运”。因为,这段时期到大城市看望“独生子女”的父母恰处退休时段。逢年过节时的父母“出窝”人口流动将会取替子女“归巢”旅途流向。而再过一个时期,随着二孩放开、带薪休假、错峰出游等政策实施以及生活方式的文明进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正向春运”与“反向春运”会自然调整成持平、协调状态。到那时,旅途流向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正”与“反”的绝对倾斜现象。这是笔者的一个猜测,也是一个美好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