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 暑
“曾是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名句。其妙处在于借自然界物候的变化,寓意人间世道的沧桑。王、谢二姓在晋朝是士族大家,拥有朝廷和社会赋于的诸多特权。无比的优越性,使他们不把其他姓氏放在眼里,他们的吃喝用度也被尊奉为引领潮流的时尚范。随着朝代的更迭,士族大家走向衰落,王、谢两族也跌下神坛,诗人因此才无限的感慨。的确,任何时代都有引领潮流的时尚,幕后推手一般都是社会的高端和精英阶层,所以,时尚登场亮相基本都是高大上的面目,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时间一长,最初高端、大气的时尚也会变成大众的消费品。就拿避暑来说,过去是达官贵人的专利,现在成了广大百姓的家常便饭。
所谓避暑,指的盛夏炎热的季节,人们从气温高的地方迁移到气温低的地方,去过清凉日子,等熬过了酷暑再返回原住地,这个过程叫避暑。说起来,这是应对自然挑战的生存智慧,但是,过去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完成这个过程必须要有雄厚的实力做后盾。
我最早知道有“避暑”这档事,是从我的祖母那里听来的。那时我还是个六、七岁的小孩,住在一个位单的大院里,是个相独立的环境,天热乘凉的去处比起街道路边人家要避嫌很多。当年的生活条件很差,降温解热基本是靠手摇的工具。而且,本地是全国上了榜的火炉之城,酷暑盛夏,最经济的解暑方式是露天乘凉。呆在荫凉处,享受清风的拂吹,这是乘凉的原本的涵义。我们这里乘凉的意思很奇葩,只要气候进入三伏天气之后,天将煞黑那一会儿,各家各户就搬出竹床、铺板、躺椅之类的家什,在宽敞的地方或道路上占据有利的位置,在露天过夜,一觉睡到天明。如此的纳凉方式,是当年本地特有的景观,被外地人称为地方的一大怪。
现在露宿的“景观”消失了,这是空调普及使用的结果。只可惜过去空调连名称的影子都没有,电扇都是个蛮稀罕的物件,只有单位企业团体这样的公家买得了,用得起。百姓人家能用上电扇的,都会被视为有钱的上等家庭。有电扇的曰子,酷暑就不再难熬。这是很多年之后才有的体会。
祖母在旧社会给资本家当过佣人,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总会牵起她的一些难忘的回忆。当夏季到来,她老人家就会利用乘凉的机会,一边摇着芭焦扇,一边与竹床相邻的街坊邻居拉家常。天气是当然的话题,气温的升降自然会引导她去讲叙陪资本家的姨太太上庐山避暑的见闻。我那时虽然年幼无知,却很早就知道庐山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那是一个清凉歇热的好去处。这些印象皆得益于祖毋的讲述。
庐山成为闻名全国的避暑胜地,最初与外国传教士和洋买办的开发和炒作分不开。庐山别墅是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很多遗址都是过去达官贵人,政府要员,社会名流留下的。去年夏天,我慕名前往,实地观光了一下。该地在我的印象中,觉得它从筹划开始,其定位就是为富人营造的逍遥地。
从山脚通往山上居人的核心区,汽车行驶约有半小时。如果让.时光重回过去,上山的路不会如现在这么平坦、宽阔,交通工具也不比现在先进和普及。以脚力在山间行走的话,这段路程很难说不是艰难的苦旅,再加上到达目的地后的投资建房,山上的人工材料价格不会低于平地。对于普通人而言,不仅经济上负担不起,而且办事复杂的程度也让人的精力不堪折腾。隐居山林,远离人间火,只有不为生计发愁的人才有如此的闲情,被生活负担困扰的普通百姓没有这种雅兴。所以,以往避暑从根子上讲,是达官显贵的生活游戏。
祖母是从旧时代过来的小脚妇女,活着的时候,我们经常目睹她行走痛苦的惨状。我在上庐山的道上,看了沿途的情况,真替当年的祖母捏着一把汗。这段路程若以她的脚力步行,无异于万里长征般地艰难。好在事前听她说过,她效力的这个人家,老爷娶有七房太太和姨太太,祖母是伺候四姨太的佣人,每次上山主仆都是坐着滑竿前往,加上搬运行李的挑夫,前呼后拥,队伍绵延千百米之长,阵式相当于一次人口的大迁徙。可见,避暑对于当时的富人而言,也并非是一次说走就走的轻松旅行。
武汉是四大火炉之一,盛夏一到,气温就转化为烧烤的模式,人躲在空调房里也不解暑,出门更是热浪烧灼皮肤。气温凉爽的地方,就成了避暑的香饽饽。因此,武汉街头总有以避暑为喙头的房地产推销广告。英山、罗田、黄冈、神农架等各地促销都有,与过去策划不同的是,他们针对的人群,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普通老百姓。
利川是个绝佳的避暑胜地,紧临武汉、重庆两大火炉,避暑生意异常火爆。围绕消夏做文章,几乎成了利川的支柱产业。利川城里热销避暑房,利川农村盛行办民宿。乡下盖房有条件,家家户户的房子盖得有规模,很气派。对于受高温烧烤的城里人,到乡下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饭菜,享受田园生活,过悠闲消遣的曰子,成为一种度夏的时尚。
以前上班,热了也只能硬扛。现在退了休,身体耐热性明显差了,也想找个地方歇热。上班的时候听说过避暑的行情,因为没有空闲,别人的话,也冇往心里去。现在有了空闲,一试水,费用不高,具体操作简便易行,果然是个消夏的好法子。
刚尝了一点甜头,心里就不淡定了,人的劣根性就露出了尾巴,嫉妒也由然而生:过去有钱人真是会享受!。是啊,若不是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国富民强,我很难找到如此幸福的感觉。我庆幸自己在有生之年邂逅了一个文明进步的好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