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07|回复: 0

原创散文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48

主题

113

帖子

15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50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9-11-17 14:4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凉人儿划船上街
                                       周宗权

        “仙山隔云海,霞岭玉带连”。小时候我记得我们西凉人去神山镇上逛街比成仙还难。
而鸡犬相闻一湖之隔的嘉鱼县,是我们祖祖辈辈爱去光顾的地方。听说老舅爹划过船去过湖对岸一个叫“新街”地方贩过麻花。十岁后我倒是赖在姐姐后面到嘉鱼的渡普口去过几次。上街,往往选在农闲的冬季。我们村的少男少女们约好一个日子,放下织网的网梭、扛副桨、肩根竹篙、夹条扁担,带几只蛇皮袋,同坐一叶小舟,迎着朝霞有说有笑就岀发了。如果把西凉湖比作只胎盘的话,去渡普口的水路就是条弯弯曲曲的脐带。清澈的西凉湖水一路相送。浏阳河,穿过几道弯?我分明记得我们转过三个弯就路过余码头,一个向右急转弯,船在一座水流湍急的桥下顺水跃过,跌入了一条好似无尽头的水道。




        己近响午时分,一路美景也看倦。正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岸夹峙而立,房屋渐渐密集;来来往往的船儿也多了起来;一座又高又大的桥横亘在眼前。普渡众生的渡普口终于到了!桥下左边窄小的码头,许多船停泊在那。舍舟登陆,拾阶而上,你一定能碰到几个隔壁村西凉熟悉的面容在这上上下下。
把这儿比作一幅清明上河图也毫无夸张。




     走过一条小巷进入喧嚣街中心,街上人来人往。首先找家馆子在四方桌下坐定,嗦碗肉丝面,伸着脖子咽着比十五月亮还圆的“锅盔”;一仰头,灌下那碗面的余汤打通任督二脉后道:“老板,老板还给我装八个包子,不!是用塑料装”…...能吃到几个热腾腾的包子是今天上馆最有力证明!那时上街是我最幸福的日子。西凉人流传《消得儿下汉口》的故事,使我从小就憧憬着外面的世界…...在卖磁带摊位旁,放在他桌子上那个高喇叭和卖磁带收录机中同时放着林翠萍小姐甜美歌喉:“情网,情网真难闯,左右为难心茫茫”;而同船来的姐姐们,总是喜欢去卖衣服的门店东挑西选。快回家时,一船同来的伙伴们夹着蛇皮袋去光临菜市场。这儿的菜实惠,两蛇皮袋白菜,不用称三元担去就是;一角一斤能令我吃岀苹果滋味,又红又大又圆的番茄随你装…...




      太阳有点偏西时,小船满载而归。来时顺风顺水,回去则是逆水而上。最惊险莫过穿过余码头旁的那座桥。每当此刻时我都心惊胆跳,希望有救世主从那桥洞头伸过一只手来拉我们一把。快到那桥那时得换一个划桨熟练,力气大的桨手,离桥口还有十几米远,就得冲刺,坐在船上的我们也不能闲,拿着扁担当棹片像赛龙船那样一阵划猛,从两耳哗哗作响的桥底像只上水鱼一样逆流而上!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船翻人亡。多少西凉人在这望水而叹!多少西凉人心中盼望着有那么一条路…...
北斗星移,沧海桑田。如今西凉到神山那条祖祖辈辈难走的路,十几年前泥水路变作水泥路。明亮宽阔的小泥大道修到了每家门口,赤壁到西凉也通了直达班车。一条条水泥路横陌相通。从此西凉人告别了它乡异客上街的传奇历史。
记忆中威尼斯以的渡普口,你可安好?十几年来偶尔把你想起,我痛且快乐着!

       周刘付,70后,湖北赤壁神山镇西凉人,在粤务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