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事儿——叠影惊情 六十七 2014.09.25 昨天上午,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突然一个脆脆的声音飘了进来,嗲声嗲气的:“李勇,在呀……。”
我慢慢回过头来细细一看,是曾经的同事,10多年不见,更加妩媚了。想当年,年龄和我相当的这位美女,“踹夫弃子”、义无反顾的踏上了特区的“创业之路”,现如今终有所获——她的多位热恋之人依然是别人的老公,却一个个甘愿为她付出一二……。
由此,我想到了正在重复上演的“FF恋”——一个以翩翩倜傥、风流不羁传世,出道以来便深陷流言汪洋难以自拔,正身体力行的演绎着风靡于世的姐弟恋外加三角恋;一个以清纯脱俗、清高桀骜闻名,用了近半生与数个男人上演了一场场“传奇”,每日吃斋念佛却理不清道德与欲望的纠葛。此时,我不得不感叹:“唉,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现如今的社会到底是怎么了?此时,禁不住问自己: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何以立德树人(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真正的爱情也许是步入婚姻殿堂的誓言吧,不论贫穷富贵、生老病死牵手一辈子,它也应该是你、我无论立于人群或只身旷野,须担负起的那份责任。
是的,为了爱,为了心中的幸福,我们要敢于创造、敢于追求、适时放弃,但我们能轻易的丢掉自己那份责任吗?特别是众多的公众人物,岂能因一个简简单单的灵与肉结合所标榜的玄妙之说就得已解脱?难道我们的信仰就是个别媒体倡导、大众追求的这种靡靡之音?
FF恋演绎的传奇到底能证明什么呢?用惊世骇俗的恋情证明另类爱情存在的价值吗?
那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爱呢?
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照顾吧,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朴实贴心的话就能让人不自觉感受到发自内心的那份浓浓的情意。
真正的爱应该是包容而不是放纵,是关爱而不是宠爱,是在能爱的时候懂得珍惜,是两颗心的倾慕、双向性的交流。
此时,敢问FF恋们的主角可曾扪心自问:他们的爱情观是什么?——执着?敢爱敢恨?浪漫?奉献?责任?
是的,我们都知道,爱情的核心价值观是心里的那个人是否是自己真心所爱之人,抛开其金钱地位不说、抛开世俗观念不说,如果你们在一起,再苦都能过,再平凡也是幸福的话,那就是有价值的。
FF恋们的爱情观是什么呢?此刻,谁不能感受出那是强调自我,自我开怀的表现?谁能感受不出那参佛悟道的心一次次悸动不是为了自己的欢快而过?
我们都懂,真爱是两个自尊自爱的人,强烈渴望并享受彼此在一起的幸福感,并且全力去维护这种幸福感的存在;真爱是心有灵犀的默契与知心,是为了让对方生活得更好而默默奉献的痴情,是“若你安好,便是晴天”的情怀。
你心中的真爱难道是FF今天演绎的这样吗?真爱会是无视道德、不负责任、一而再为了自己快乐而忽略别人存在、自私自我的表现?
FF恋预演、上演、再演之林林总总,FF可曾为爱人考虑过?为他们的孩子及家人考虑过?作为公众人物,何以为人师表?他们可曾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就是这样为子女树立榜样的吗?悲!此时此刻,如果你仍然坚持说这是真正的爱情,是在抛开世俗勇敢追求幸福。我想问一问:世俗是这样一次次抛开的吗?勇敢是这样定义的吗?社会价值观是这样体现的吗?这是在为粉丝、为下一代开辟道路吗?是在构建和开创和谐社会的新慨念、新局面吗? 就在刚刚,学习了一篇FF恋的评论,文辞新潮前卫,大为赞赏其所谓的“佛缘禅恋”——“是心灵的交流,爱的流动,彼此慰藉,彼此滋养,彼此成就,在爱中修行提升生命层次的最好方法,共修是夫妻关系的最高境界,能共修的夫妻代表他们有着极深的缘分和福报。”观其定义:F后的婚姻是她不同灵性发展时期的产物,是灵性追求的必然结果,可以视为“当代与时俱进的楷模”。这种观念,看似前卫,其实是“极其自我、任意妄为、无视道德、没有公德心”的自私行为,是个人当代“任我行”在婚姻里的投影,它完全忽略了个性尊严和家庭的责任性、忽略了婚姻的社会性,忽略了道德价值观,只是一味的称颂FF的私情。
我们都明白:真爱,要求爱的双方长期甚至终身承担巨大的、神圣的义务。真正的爱情,会像母爱一样的自然地去关怀、爱护对方,为对方担忧和分忧,无条件地为了对方而自我牺牲,把好的先让给对方。
真爱的定义就这么简单,绝非所谓“超凡脱俗,空灵无比的玄妙之音”。 漫漫长夜不入眠,翻来覆去思红弦。颦颦一笑手难牵,辗转反侧忆旧年。 悠漾时光盼相伴,历怀往事犹然前。有缘千里来相会,天上人间心意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