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守蕲北山区31年 乡村邮递员带给村民希望
荆
荆楚网
18小时前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陈钰 陈秀琴)行走在平均海拔800米的山区,服务着8个行政村、46个小组、5865位群众,并且一干就是31年。在蕲春,有这么一位默默无闻的乡村邮递员,他走乡入户,特别是在疫情爆发后的这个特殊时期,既是快递员,也是代购员,不断给村民带去希望。
2月13日7:00,迎着山间的薄雾和刺骨的寒风,投递员孙洪文扎紧袖口裤管,迈出大门。
从黄泥村家中出发,骑行60分钟后,他抵达狮子镇花园邮政营业所。哈口气、搓搓手,就开始分拣报刊邮件。整理妥当后,他麻利地把50余斤重的信件和包裹固定在摩托车后座上,一脚油门,“轰轰”声起,车辙在院子里留下清晰印记,扬尘而去。
孙洪文和同事们在分拣物件。(通讯员供图)
孙洪文,蕲春邮政花园营业所的一名乡邮员,今年50岁。自1989年参加邮政工作以来,他一直在蕲北狮子镇花园片区黄赵邮路从事投递工作。
群山环抱中的黄赵邮路,平均海拔800米,8个行政村、46个小组、5865位群众就是孙洪文的服务对象。
邮路崎岖,一侧畔山,另一侧是悬崖,各种急弯、高坡一个紧接一个。从一个村到达另一个村,需要跨越两座大山,遇到恶劣天气路面结冰打滑,稍不留神都可能坠入深渊。
孙洪文在山路上骑行。(通讯员供图)
31年,孙洪文独自骑行在山区乡村道路上,为乡亲们服务到最后一米。他每天工作近9个小时,骑行70余公里,先后骑坏了4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路再难走也坚持把每封信件、每份报纸、每个包裹及时准确地送到用户手中。31年来,他先后多次荣获黄冈市劳动模范、黄冈市邮政“创客引领·转型升级”竞赛优秀投递员、蕲春县邮政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
孙洪文在卡口接受体温测量。(通讯员供图)
出花园街区,从花园水库尾沿盘山路而上,骑行50分钟后,吕河村呈现在面前。村干邓卫东正在临时卡口登记、测体温,他关切地打趣:“洪文,大年三十至今都冒休息,你屋里头(老婆)没怨言呀?”孙洪文憨厚地挠挠头:“咱们这不都为了群众嘛,非常时期邮政更要靠前啊。”
8点半出发,吕河——邓河——孙垸村,再返回花园邮政营业所,已是12点半。捧起饭碗,孙洪文大口吞咽:“撑饱肚子最实在,下午还要跑五个村哩。”
下午13:30,邮车准点驶入花园邮政营业所,孙洪文和詹绪伟、吴斌、胡波等同事们主动迎上前,从邮车里拎出物件。这一趟,得跑更加偏远的天保寨、赵畈、白果、宋坳、黄泥等五个行政村:“马上就得出发,给天保寨村群众明红带面条,给赵畈村邓海龙送包裹,给邓永光带蔬菜,都盼着呢!”每到一地,孙洪文都熟稔地取件、递交、待签收,来不及端起对方递上的热茶,挥挥手就匆匆赶往下一站。
孙洪文给群众免费带面条。(通讯员供图)
脚不沾地忙完手头活,赶回黄泥村家中,已经是18:00后。孙洪文向车子保险杠内侧探去,从酒盒子制作的“保温箱”里掏出大号“富光”杯,“咕咚咕咚”大口畅饮:“这多年习惯了,看见乡亲们收到信件包裹开心的样子,我的疲劳也就没有了。”
天保村陈如意、宋坳村孙海涛、黄泥村林元球、邓河村邓喜生、赵畈村陈和姣等与孙洪文是老熟人,他们有口皆碑:“洪文跟山里群众掏心窝子,平常哪家叫帮忙带菜买药,都是他代劳,从没多收一分钱!”
孙洪文的摩托车有多处伤痕。“这已是我使用的第8辆车子了,山村道路崎岖不平,加上行驶里程太远,车旧了难免有时候耍点小脾气!”最令他记忆深刻的是,雨季道路泥泞不堪,冬天冰雪路滑,上山下坡的,稍有不慎都有可能摔倒甚至被车子摔出老远。
常年的户外骑行,让孙洪文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不可避免地患上了关节炎腰痛。生于斯长于斯,因为丈夫热爱这份工作,妻子康晓春只能默默选择支持。
31年时间里,孙洪文的邮路行程超过8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0多圈。孙洪文说:“尽管一年挣得不多,但是我实在舍不得这份工作,在我心里,这就是我的事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