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184|回复: 7

随州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08

主题

394

帖子

520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20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5-6 10: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随州春秋曾国贵族墓地上榜
曾夫人渔墓出土带铭文的铜鬲
曾公求墓车坑出土神人驭龙双通车构件
曾公求墓出土铜器
曾公求墓出土编钟
□楚天都市报记者戎钰
“我们需要了解过去的5000年,以便掌握未来的100年。”这句考古界的名言,既阐明了考古学的价值,也道出了考古学的魅力。
昨日下午,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揭晓,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上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年度评选,是中国考古界最高奖项,被誉为“考古界的奥斯卡”,自1990年启动以来,我省先后有11个项目获此殊荣。
本届考古最高奖这样评出
今年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30周年,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评委会首次采取网络会议形式,进行“20进10”终评会。
5月1日至5日,入围终评的20个考古项目的负责人,轮流进入网络直播间,介绍各自的考古项目情况。全国网友可以与21位专业评委一起品鉴精彩讲解,见证中国考古界最高奖项的首次“云PK”。
这是中国考古评选史上的一次创新,它拉近了考古学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网友除了能像上网络公开课一样了解20个考古项目的“尖板眼”,还能在直播中听到评委们的提问,请项目负责人回答“如何应对盗墓”等有趣问题。
最终,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成功实现“20进10”,与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广东“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等,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新发现填补曾国考古空白
枣树林墓地位于随州市曾都区文峰社区。2018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随州博物馆、曾都区考古队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勘探发现的86座春秋曾国墓葬进行考古发掘。
该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郭长江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枣树林墓地处春秋中晚期,墓葬形制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为东西向。墓地按曾侯及其夫人墓、高等级贵族墓和低等级贵族墓,可分为5座“甲”字形大墓、19座中型墓、62座小型墓,其中5座“甲”字形大墓分为三组,由北向南排列。三组大墓的墓主人身份,通过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得以确认,分别是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这是首次明确发现曾侯夫妇合葬墓。
这三组大墓是棺椁结构和器物组合等保存最好的春秋中期诸侯级墓葬,填补了曾国考古不见春秋中期曾侯的空白,有助于完善曾国世系及研究春秋中期诸侯墓葬。
随葬器物中,年代较早的形制与周原地区相近,较晚的则有了明显的楚文化风格。这说明在春秋中期,曾国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的转变,为探讨曾、楚、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对研究春秋中期曾国乃至周文化体系青铜礼器的变革、构建南方青铜文明意义巨大。
6000字铭文解“曾随之谜”
郭长江介绍,枣树林墓地共出土青铜器2000余件,其中400多件礼乐器上共刻有铭文近6000字,是迄今考古出土数量最多的一批铭文资料,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位曾侯及曾侯宝夫人芈加墓均出土了编钟,其中芈加墓是春秋时期曾国考古中唯一出土编钟的夫人墓,足见其昔日的威仪和权势。
从芈加墓出土的铭文可知,曾侯宝离世后,芈加曾直接统治曾国。这段历史给了后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芈加墓出土的铜缶上,有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楚王嫁女芈加入随的嫁妆)。芈加是曾侯夫人,楚国却说将她嫁到了随国,这充分证明曾国即为随国,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曾随之谜”由此画上了句号。
同时,芈加墓出土的编钟铭文中,还出现了“帅禹之堵”“以長辝夏”,这是首次经科学考古发掘在春秋时期青铜器上发现“禹”“夏”铭文,说明当时周人对“禹”和“夏”的共同认知,为研究曾国地望、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的材料。
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委、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信立祥认为,枣树林墓地是曾国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它弥补了春秋中期曾国的缺环,以考古发掘最完整的材料构建了中国周代封国中最重要的文化序列,构建了江汉地区青铜文化的一个标尺,在曾国乃至两周考古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湖北考古成绩单非常亮眼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年度评选,是中国考古界最高奖项,被誉为“考古界的奥斯卡”。自1990年首届评选以来,我省已有郧县人头骨化石、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等11个项目获此殊荣。
湖北考古,成果斐然。
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湖北拥有大量的文化遗存,地上、地下文物资源丰富,考古项目众多,取得的成绩也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表示,近年来,湖北考古界围绕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点研究项目“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对距今约5000年的沙洋城河遗址、距今约4500年的天门石家河遗址等考古项目开展研究,频有重大发现。
考古研究证明,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一直没有缺环,且具备相当的发展水平,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源:楚天都市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31

帖子

40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1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5-6 11: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随威武,坐看楚粉再派多少网痞来灭随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31

帖子

40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1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20-5-6 12: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厥命皇祖、建于南土,敝蔡南門,質應京社, 適於漢東,南方無疆,涉政淮夷,至于繁陽。卲王南行,豫命于曾,咸成我事,左右有周,賜之用鉞,用政南方。南公之烈,吾聖有聞,陟降上下,保埶子孙。

大随国威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5-6 15: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侯蜘蛛 发表于 2020-5-6 12:56
厥命皇祖、建于南土,敝蔡南門,質應京社, 適於漢東,南方無疆,涉政淮夷,至于繁陽。卲王南行,豫命于曾 ...

如果老师生活在那个年代起码是个宰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31

帖子

40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1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20-5-10 14: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公,是商代曾国国君的称号,南公与西伯共事过商王,所以南公被称为文王之友。南公是商王朝南土方面军的左师(号南公),早期与右师鄂国同受商王朝南土军事统帅-举(族徽)的统辖,这与殷墟卜辞“立事于南,右比我(鄂)、中比举、左比曾”的记载完全一致。南公不是某一个人的特定称号,曾国国君在被西周册封侯爵以前都可称南公。
叶家山是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的曾国公族墓群,有四位国君在此下葬,墓群由北向南按时序排列,国君墓居中、夫人墓在东、车马坑在北,族人墓围在西边自成一个小单元,曾国这种公族墓园葬俗一直沿袭到战国时代,并且棺的头向均是朝东,还有腰坑和殉狗,与周人的葬俗不同。
墓群最北边的大墓M1应该就是南公(师)之墓,虽然文物曾经遭哄抢,但追回文物中仍有四件方鼎和几件圆鼎(规格很高),南公(师)就是曾公求编钟铭文所说的高祖,生活在商晚期至西周文武时期,是商王朝南土驻军的左师。该墓是典型的商代葬制。二层台、腰坑、殉狗、方鼎圆鼎配斝爵觚的组合。
排在第二序列的M65是南公(伯括)伯括之墓。是生活在西周文武时期的最后一代南公,曾公求编钟铭文所说的皇祖,南公伯括率领二儿子(南宫)参加了牧野决战,在推翻商王朝之后,就回到汉东继续作他的南公,商王朝覆灭后再以南公相称不合适,所以一般只称其名伯括,按曾公求的回忆:“淑淑伯括小心有德,召事一帝”,其为人低调俭朴,所以在他下葬时儿子曾侯谏为他拼凑了许多自己的器物。
排在第三序列的是M28曾侯谏墓,曾侯谏是南公伯括的大儿子(东宫),乳名伯生。参加过周成王时期的“岐阳之蒐”,曾国负有守土保疆的职责,再说当时南土并不安宁,由长子代替赴盟会也属正常。M2伯括夫人墓所出的伯生鼎(也被讹称“荆子鼎”)就是伯生参加盟会时用周王赏赐铜料所铸。铭文曰:“丁巳,王大祓。戊午,□子蔑历,敞白生。己未,王赏多邦伯,□子丽赏鬯卣、贝二朋。用作文母乙彝。”。曾侯谏是接受西周册封的第一位曾侯。曾公求编钟回忆道:“王客我于康宫,乎厥命。皇祖建于南土,蔽蔡南门,誓应京社,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征淮夷,至于繁阳”。西周王朝接受三监之乱的教训,赋予曾侯“君庇淮夷”的职责。
     排在第四序列的是M111曾侯亢墓,曾侯亢生活西周成康时期,当时曾国大宗被周王封侯,小宗(南宫氏)还被任为上卿,曾国的威望大增,所以M111是叶家山最大的侯墓,曾侯亢似乎是曾氏西宫一支。曾国在君位继承上有别于西周,并不是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更像是宗族推举制。曾侯亢疑是西宫氏是南公伯括的三儿子,兄终弟及成为第二代曾侯,所以他铸的南公簋称南公伯括为列考。
提拔到畿内的南宫氏是曾国的小宗,南宫毛应该是南公伯括的二儿子,字仲桓,辅佐过周成王,在周成王的丧礼上,由太保安排跟随齐侯吕伋率领虎贲百人于南门外站班,可见当时地位并不高,一是没有爵位(侯爵位给了曾侯谏),二非周王至亲,不在吊孝亲属之列。直到周康王时期畿内南宫支脉出了个猛人南宫盂,率王师南征虎方、西讨戎狄,为西周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汉东曾侯配合王师伐虎方、征淮夷,成为拱卫南土的中坚力量。曾公求编钟铭文曰“昭王南行,豫命于曾,赐之用钺,用政南方”。
    南宫氏是从南公序列中另立的小宗,按当时的礼制,小宗不祭祀大宗之祖,所以畿内南宫氏不祭高祖,只祭祀皇祖(伯括),亚祖公仲(南宫毛)。而汉东的大宗则祭祀高祖、皇祖,没有亚祖一说。
各路砖家为了自身需要贬低曾国,不仅把“文王之友”降了辈分变成为文王的小儿子,甚至还把小宗南宫歪曲成大宗南公的先祖。并且把商代就立国的曾国,指鹿为马成周康王时才封建的新国。把叶家山墓地四代公侯压缩成兄弟四人,实在是无知无良、贻笑大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5-19 16: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成功实现“20进10”,与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广东“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等,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209

2万

主题

61万

帖子

7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86893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20-5-19 18: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好好保护!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31

帖子

40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1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20-6-7 1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客我于康宫,乎厥命。皇祖建于南土,蔽蔡南门,誓应京社,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征淮夷,至于繁阳。

这一段应该是说,曾国在平定“三监之乱”时的作用。虽说推翻商纣暴政是各路诸侯联合的结果,但是周公旦急吼吼地开始建立以大宗为主的家天下,不仅冷了各路诸侯的心,还遭到族内其他宗支的反对。并且以天命自居,加强对南土诸邦的压榨。连召公奭都看不下去了,上书周公旦以商纣的灭亡相警示,主张“没有什么天命,治国还需顺应民心”,周公旦专门做了一篇文章《君奭》驳斥召公,继续我行我素,最终激发了“管蔡之乱”。
估计曾国开始是冷眼旁观的,但是南土乱下去毕竟也不符合自己的初心。周公旦面临内外压力,战事旷日持久、久攻不下。不得不召集旧部共襄平乱之策。“王客我康宫”,这里的康宫应该是指卫康叔的行宫,当时反击三监之乱的前线指挥部设在卫国,康叔封的儿子康伯懋(伯懋父)负责总联络(自此以后伯懋父接替召公奭主管南方事物,所以南征诸器多有伯懋父的铭文)。
曾国再次接受册命,派出一支奇兵,越过桐柏山的隘口,直插淮河流域,与西周平叛主力南北夹击,一举扭转战局,并且会师东进横扫淮夷。平定三监之乱后,西周王室送了曾国一个顺水人情“涉征淮夷,至于繁阳”,让曾国主持淮夷地区的政局(当然也是个烫手的山药),曾国则抓住机遇“左右有周、咸成我事”,利用西周的势力,在南土成就自己的功业。
西周灭亡以后,曾国再次扶植楚国,并利用楚国抑制淮上诸国(息、陈、宋、蔡等国),“克逖淮夷,印燮繁阳,金道锡行”,“君庇淮夷、临有江夏”,把蔡国以南的南淮夷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