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记儿时乘凉
添加时间 : 2020/7/14 9:00:06
作者 : 鲍海英 来源 : 黄冈日报
暑天的热让人窒息。记得我小的时候,家住农村,每到酷暑三伏,不管是在地里干农活的农民,或是在家里做手工活的父母,都会汗流浃背,感到暑热难耐。因为那些没有空调,甚至也没有电扇,夏天里,不管手里的活儿再多再忙,人们也得放下,然后找一个地方避暑乘凉。
那个年代,记得我家房前屋后栽满了竹子和树木,这些在平日里看来挡住了阳光的竹子和树木,在酷夏还真起到了清凉的作用,不管是再热的天,只要端个凳子手里拿把蒲扇,往树底下一坐,一会就凉快了。
在我家门前的大树底下,有一口从来都没有干过的老井,只要一到热天,不管是在我家屋后的山坡上干活的,还是在我家门前的地里除草的,都放下活儿跑来乘凉,他们会喝口清凉的井水解渴。我父亲是个十分憨厚朴实的农民,不管来的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他都端凳子拿蒲扇,不一会儿就与他们聊开了,聊的话题多半是天气、耕作、种子、收成等,而且还聊得十分融洽。
最让我难忘的是在夏天的夜晚,父亲总是把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在那棵大树底下,父亲铺上竹席,好让我们兄妹坐在上面乘凉,可我们却去争家里唯一的一张竹椅,一般都是谁先拿到谁坐,但多数时间还是爱哭的我争赢了。随后,一家人或坐小木凳上或躺在竹席上乘凉。在那月净如水的月光下,母亲一边摇着手中的蒲扇,一边给我们讲故事,讲那让我们百听不厌的王母娘娘故事。
夏天夜晚,睡在家门口的那只床上,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邻居们大人们的笑声,还有小孩子们的打闹声。我知道,他们也都是在自家门前乘凉,有的手中拿着扇子,有的坐在风口,有时也有离得最近的几家人凑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气氛十分和谐,整个村庄似乎都沉浸在这乘凉的的笑声中。
如今,从农村走进城市的我,因为家里有空调却再也感受不到天气的变化,再冷再热都似乎一个样。可小时候乘凉的记忆,却让我终身难忘。前不久,我回了一次乡下老家,在吃了晚饭后,父亲又早早地将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父亲说:“今晚你回来了,我们还是在门口乘乘凉吧!”我说:“家里不是有电风扇吗?”“啥扇子扇都没有在这儿凉快,因为这儿吹的是自然风!”随后,我和父母一边乘凉一边聊着,不同的是,再也不是父亲给我讲故事了,而是我给父亲讲城里新近发生的新鲜事。
还有不同的是,远处再也听不到邻居们的说话声和小孩子们打闹声了,村庄显得格外安静,静得似乎让我感到有点儿陌生。我问父亲:“怎么没人出来乘凉了呢,村里怎么显得静悄悄的?”父亲说:“现在村里好多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在家的好多都修起了小洋楼,也跟城里人一样安上了空调,大家都在家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吹空调,谁还出来乘凉呀!”
父亲的话,突然让我有了一种伤感,因为儿时在门前乘凉,已成为我童年的记忆,岁月的流逝,让我感慨不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