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5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 积分
- 22729

IP属地:湖北省
|
本帖最后由 林深数树 于 2020-7-17 00:53 编辑
游红色西冲 忆百年燕窝 ——小悟乡项庙村纪行 叶云生
7月初的一天下午,趁去小悟乡采风的机会,我提议去项庙村的西冲看看。孝昌烈士陵园主任汪沙林是小悟通,油门一踩,从燕窝旁边进入“古村落”大门,左拐,就到了。
西冲全称胡家西冲。据《胡氏宗谱》记载 :胡氏先祖迁孝感大公会(胡庙村)后,因人口发展,其后裔第十房迁此居住,因地形地貌而命名为“胡家西冲”。塆东头高高矗立着一棵百年古树,老干虬枝,浓荫蔽日,近前就觉得浑身凉飕飕的。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主动介绍说:“这树是我们塆的天然空调。夏天的中午和晚上,人们都到树下纳凉,咵家常,那才叫一个舒服!”树干后侧,是一座仿古六角凉亭,新修的。匾额上书“将军亭”三字。我问老者:“是怀念杨焕民将军的吗?”他说:“是呀!杨将军当抗大十分校副校长时,就住我们塆。”言谈中有种自豪感。凉亭右前方横立一尊椭圆形巨石,镌刻着“红色西冲”四个魏体大字。老者指着一栋房屋说:“最西头那家就是杨将军住过的老宅。”顺着他指的方向,我和小梅朵朝塆西边走去。“将军屋”和另外两家连在一起,共九间,一样的格局。青砖灌斗到顶,高高耸立着马头墙。原汁原味的徽式风格,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保存完好,被国家住建部授予“中国传统古村落”称号。 “将军屋”上了锁,门前停了辆自行车,想必有人居住。我觉得,有人居住就好。唯其如此,古村落才显得灵动,才能活起来。
1942年春至1945年秋,新四军第五师驻扎在大小悟山一带时,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从外地迁来驻扎于此,长达两年之久。李先念司令员兼任校长,杨焕民任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政治委员郑绍文。抗大十分校主要培训部队基层干部,校址在项庙村(即西冲),课堂设在阳氏祠,学员分别驻扎在铁匠塆、八姓塆、七房塆(现属凤凰村)、大阳家塆、项家塆、阳家燕窝和胡家西冲(现属项庙村)。副校长杨焕民常驻胡家西冲。
耀锅(陈耀春)问我:“杨焕民将军到底哪里人?”我肯定地回答说:“阳林村人。”八年前,即2012年6月,因编著《观音湖的传说》一书,我和朱仲先先生曾赴小悟乡阳林村刘家嘴采风,并由刘震将军堂侄刘光彦先生陪同,特地到同村阳家林采访杨将军的邻居阳凤梧先生。其时,阳先生已年逾八十,双目失明,但思维敏捷,侃侃而谈。给我们讲述了阳将军的一些陈年旧事。在孝昌,一个村同时走出两位开国将军,只有阳林村了。《孝昌县志》里有“杨焕民,原名阳泰祥”的记载,可能是参加革命后改现名。他于1927年参加卫祖圣领导的红色补充军第七师,1931年调陂孝北县工作。抗战初期从延安到应山组织抗日武装,1943年接任肖久远,任抗大十分校副校长。1945年任新四军第五师十四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江汉军区洪山军分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1994年病逝,终年八十二岁。
西冲前面的冲田种植着成片的睡莲。田田的莲叶清香扑鼻,淡红的莲花娇艳迷人。池塘边布置了两个小亭子,供游人凭栏欣赏。眼下正值夏历六月初,虽然比不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胜景,在这大山深处,的确算得上一处绝佳的景点!
往东看一冲之隔的蔡家冲,几乎没有古民居,多为两三层现代小楼房。依山而建,林木葱茏。我忽然想起,1947年和王忠立一起牺牲的共产党员蔡登福就是蔡家冲人,为何史书上有其事迹纪载,而《革命烈士名录》中没有收录?。如有机会,一定去弄清楚!
告别西冲,来到燕窝。坐在被称作“老三”的农家乐门前树荫下,喝茶聊天。见东面也有一处农家乐,隔着不宽的小山冲相向而建,门前挂着串大红灯笼。北面半山腰有口四方水井,清澈见底,用石板围砌,看上去干净卫生。村民说这口井有些年代,一直用来做生活用水。小梅朵嘴谗,问女老板有没有新鲜黄瓜,拿几条我们垫垫底。老三媳妇忙说:“有。我到园里去摘。”一会儿,她采摘了大半钵,水一洗,新鲜嫩硕。一咬,脆生生的,好吃!
燕窝全称阳家燕窝,因姓氏和地形地貌而得名。我惊叹阳氏先祖取地名的丰富想象力,很中国,也很接地气。比现在某些城市泊来的洋地名诸如“圣地亚哥大厦”“东方罗马花园”要好记得多!形象得多!据《阳氏宗谱》记载:明仁宗年间,阳氏一始祖定居大阳家塆后,二世祖兄弟分家,其一支迁到阳家刺林定居。因该地形似燕子窝,改称阳家燕窝。看整个塆,房屋大多为清代或民国时期建筑,墙上留有不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巨幅标语,如“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等,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也让我回忆起阳家燕窝近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史。
1925年1月,阳协陶在武汉受董必武委派,回到家乡大小悟山以行医作掩护,发展共产党组织。他是小悟乡阳家陡坡人,与燕窝是本家,所以更容易开展工作,也便于隐蔽。他先后发展汪松乔、叶开容、汪世云、胡国才等十余人入党。1927年1月,中共大小悟山支部在此成立,阳协陶任书记。党的“八七”会议召开以后,他又来到燕窝,以开槽坊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为武装暴动作准备。这期间,又发展阳少廷、阳富和、汤献寿、陆正坤等十九人入党,恢复了中共大小悟山支部。1929年5月,任孝感县(后,陂孝北县)十二区(小河)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地方赤卫军负责人,领导农民开仓分粮,打土豪,分田地。活捉反动民团团总叶艳峰、小河伪警察分局局长胡乐三,并将二人押赴芳家畈处以极刑。他亲自带领赤卫军与反动民团头子黄福三、陈仁甫率领的“红学会”进行激战,打击了反革命气焰,巩固了陂孝北苏区。红一军一师创办医院,阳协陶任院长,后调任红四方面军二医院院长。1932年,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大搞“肃反”扩大化,他被污陷为“改组派”遭错杀。1982年12月,孝感县民政局根据民政部(1982)67号文件,认定为烈士。《湖北省人物志》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鄂东地区党的创始人之一”。其英名至今在大小悟山地区广为传颂。
近年来,项庙村以传统古村落为载体,以红色文化为亮点,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把观光旅游、缅怀瞻仰、农家美食结合起来形成产业,开办了“古村落燕窝农家”等多家农家乐,每天有不少游客来这里游红色西冲,看百年燕窝,品农家美食,还真是一种享受。“老三”的农家乐是一栋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宅,进门一个大天井,堂屋宽大气派。餐厅设在两边小房里,内部进行过简单装修。立式空调,名人字画,布置得干净洒脱,有文化品味。“老三”有几样拿手菜品,如干煸白鱼条、土猪肥肠、珍珠菜、橡子豆腐等。主食有柴禾锅粑粥,汤稠,味香;铁锅篜的老面发粑,粑泡,壳焦。那味道,城里人很难吃到!
山乡的夜晚松叶飘香,纯朴的山民热情好客。西冲和燕窝之行让我们收获颇丰。不仅搜集到古村落的历史人文,还受到了红色文化的熏陶,是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
2019年8月15日写于古镇小河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