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8-10 14:4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浠水: 村路畅蔡河 高唱幸福歌
湖
湖北热门精选
3小时前
立秋时节,闻一多故里的湖北省浠水县艳阳高照。车行蔡河镇,一条条平坦宽敞、干净整洁的村路上,一辆辆私家车、物流车畅快通行,一个个扶贫车间忙碌有序,一片片产业基地瓜果飘香,一栋栋农家别墅错落有致,一处处交通驿站人来人往,一张张质朴笑脸洋溢幸福……
浠水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程旭说:“坚持交通发展服务脱贫攻坚不动摇,助力蔡河镇‘四好农村路’铺就了乡村的美景路、打通了农民的脱贫路、拓宽了百姓的致富路,实现了建成一条公路、打造一路景观、发展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美丽一处乡村,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串起了蔡河美丽公路经济带、乡村振兴经济带。”
家门口就业幸福多
“哒哒哒,哒哒哒……”7月23日,在快(岭村)至城(角桥村)线路边的蔡河镇太平桥村扶贫车间、湖北景隆包装彩印有限公司,伴随着轻快而富有节奏的塑料包装袋加工设备的机器声,一批彩印塑料袋新鲜“出炉”,几名工人正熟练的进行分拣作业。
住在扶贫车间对面,46岁的太平桥村妇女周益春说:“每天8小时,月收入2000元左右,家里种粮种菜也没耽误,老人小孩也照顾了,比在外打工幸福多了。”
“最早在广东那边办厂,2018年听说家门口的公路修好后,我就在家里建了这个扶贫车间,也是回报村民。产品做好后,从家门口沿着快城线,直接上麻武高速,很快就能送到周边省份客户手中。”该公司负责人程胜说:“公司带动贫困户13户52人就业,户均年增收5000 元以上。”
快城线升级改造后,食品级包装扶贫车间、猕猴桃基地、瓜蒌基地、百合基地、光伏电站五大产业在太平桥村落户,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 年底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太平桥村支部书记华学初笑着告诉记者,尤其是今年疫情村民不外出就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家庭也和睦幸福多了。除了扶贫车间要扩大规模,路好了,还有人来投资,将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养猪场。
贫困户成为带富户
见到62岁的蔡河镇太平桥村二组村民查友得时,他正和同村五组村民周友明一起,在清泉镇张家坪村二组新增的瓜蒌基地,给瓜蒌的瓜苗搭架子。
曾是贫困户的他,过去一直苦于没有脱贫门路,2017年村路提档升级改造后,便利的交通优势和适合瓜蒌生长的土壤,吸引了老板投资建设瓜蒌基地,查友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主动报名到家门口的瓜蒌基地打工。
在看到瓜蒌效益、学会瓜蒌日常管理后,查友得将自己6亩田地全部种上瓜蒌,老两口尝到了种植瓜蒌甜头,主动找到瓜蒌基地老板,要求承包56亩的瓜蒌管理。
查友得说:“别看瓜蒌小,但效益大,2018年我的收入超过5万元,一下子就脱贫了。”
从管理6亩瓜蒌到62亩,老两口忙得过来吗?正当记者疑惑时,查友得笑着说:“平时就我老两口管理,需要施肥等农忙时我请了7、8个帮工。”
查友得笑得更开心:“路好了,施肥等也方便多了,给我帮工的村民一年收入在6000元到1万多元,同村村民周丹桂夫妇去年收入1.6万元,成功脱了贫。”
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再从脱贫户到带富户,在产业路沿线,难怪查友得一样的村民们,脸上的幸福笑容如此灿烂。
在蔡河镇城角桥村瓜蒌基地一眼望不到头,比拳头还大的瓜蒌缀满枝头,湖北绿满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有正在田里指导农民种植技术。
张新有说,回乡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县城通往蔡河镇的快城线、大莲线改造升级了,从村里开车10多分钟就可到县城,今年把新厂房建在了县城。“全身都是宝的瓜蒌,不仅被县里列为优先发展产业,还被评为黄冈市地优产品,瓜蒌长廊产业正在形成,全县已种植6000多亩,带动贫困户247户、900多人。”
“富民先富路,修好路才幸福,好路吸引了瓜蒌的落户,畅通的产业路给村民带来福址,10户贫困户的收益有了流转土地的租金、务工的收入等,一个劳力一年务工收入超万元。”城角桥村党支部书记谢峰说:“产业路效益好,县交通运输局去年又奖励我们修了3.3公里的产业延伸路。”
好一幅公路畅通产业来、喜得村民乐开怀的新画卷。
以路为媒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要脱贫,交通是保障,修路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在浠水县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下,蔡河镇围绕山区乡镇“四好农村路”创建,着力建设“畅、安、舒、美”的自然风景线、扶贫产业线、生态富民线、花样旅游线。截至目前,累计投入1.08亿元,建设农村公路324.3公里,建成快城线等多条“四好农村路”。
蔡河镇成立治超管理站,以乡镇分管交通领导以及派出所、交管站、国土、城建、林业等部门组成治超专业队伍,设立路长值班室,安排36名路长,村村设立护路站,参与管理人数300余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
浠水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王东说,该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构建覆盖全镇村主干道的公共交通路线,以镇中心为起点辐射全镇交通运输网。开通8条城乡交通线路,设立31个招呼站,全镇外环内环客运网络全镇铺开,极大满足了村民的出行需求。5个物流中转站落户该镇,为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以及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打下了坚实的保障,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小路小富,大路大富。分管交通工作的蔡河镇人大主席汪自元介绍,依托一条条“四好农村路”,蔡河镇已发展49个特色产业基地,对接帮扶贫困户525户1585人,实现人均年增收5000元,创利税600万元,“四好农村路”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在蔡河镇,以路美村、路景交融、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格局正逐步形成,幸福美丽的蔡河村民,正阔步走在脱贫奔小康的大道上。(通讯员:潘庆芳 毛志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