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古名胜地,也汉唐以来其间,人后先辉映余备兵至此见古迹稽考修明,不遗余力。举数千百年之废址,不三年而次第理之为之孜,事绊使人,居今而慕,古兹郡志载秀水朱竹?检讨汉南阳处士娄寿碑跋检讨以处士之称元儒先生为乡之人,私谥而碑无原本,余闻先生名有言碑向在光化县者亟访之大令魏君世鼐,始悉先生故里在今县城之西乾隆十六年前,光化令李飞云立之石以名其里第,不考其生平,颠末升?之?则,石之立也 何 重先生墓,相传在旧城十八里外,今汉水所经流也,沧海桑田沉沦已久,其故所更无从求矣。
案黄姬水载,先生出处於宾士传,盖东汉熹平时,隆中高士也。夫,士之报道自处者贵审於进退之分耳。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时隐宜见,而隐尚不失为介外之士,宜隐而见是岂特,道不显於时,功不加於世而已。
将死亡廖辱之祸随,而及之矣易遯之,上九月肥遯,无不利丞民之放,亦曰:既明且招以保其身士生輓,近之世易,可不致审乎?
此则当灵帝历统时,岂复有仕理耶?曹节王甫之徒,流毒天下,陈歡太保也寄武大将军也,无道 鉤党祸,与李应其百余人,靡有道者,先生壅牖绳枢,徜徉乐道,三徵而不顾,九聘而不肯,非职高而行粹。合乎,不事王侯之義者,而能泰然处之乎?杨子之言曰:鸿飞寞寞,弋人何篡,先生有焉?
先生乎:数千载之上,近世之称之者罕矣?余读先生传,表而出之俾后世知庞德公之前,固大有人在焉?而非寻常憔悴專壹之士,可同日而道也。述先生之大畧,并以贫士传及,检讨跋勒之石以贻不朽云。
乾隆癸卯小春 湖北安襄郧備使 吴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