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x_军魂_Vm9ld 于 2020-9-20 21:46 编辑
2020年2月22日,由360公益基金和WG公司从美国采购了16923套医用防护服,从国外购置的3000套防护服通过直升机快速运抵蕲春,第一时间满足我县一线医务人员防护需求,通过飞机发往上海后,在中转仓集中分配,分两批运往湖北五个指定的医院,蕲春县人民医院是其中2个县级医院之一。县人民医院接收后这批医用防护服后,马上送往医院隔离区病房,分发给各个病区,为医护人员提供防护保障。360公益基金是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发起创办的一家公益基金金会。2020年开春,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周鸿祎作为一家企业,越是危急时刻,越应该挺身而出,扛起担当,践行责任。1月24日除夕,360公益基金会紧急成立专项小组,迅速启动驰援疫区计划。抗疫一线最紧缺的是医疗物资,360公益基金会当即决定募集善款,进行紧缺医疗物资的全球采购。360公益基金会先后通过360集团及兄弟公司、商业伙伴等陆续募集2500万资金,用于购买医疗物资。360海外合作伙伴,世界顶级游戏制作及发行公司Wargaming更向360公益基金会捐助了1000万美金,委托360公益基金会全权执行。与此同时,由360党委组织的员工自发募捐,也募得善款164.78万元,全部用于公益基金会的善举。合计总额近一亿元的善款,在百人团队的通力协作下,陆续完成采购,全部以医用物资的实物形式,源源不断送抵疫情一线。家乡的疫情牵挂周鸿祎,从国外购置的3000套防护服通过直升机快速运抵蕲春,第一时间满足我县一线医务人员防护需求。 一、 周鸿祎1970年10月4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边街村秀才湾。由于同是测绘工程技术人员的父母迁居河南郑州,从小在郑州长大, 1988年6月,郑州九中毕业。 中学生时,周鸿祎就呈现出“牛人”迹象,多次在全国物理、数学竞赛中获奖。由于父母工作的便利,周很早开始接触计算机,但他不懂什么是编程,就是觉得好玩。 1992年,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因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学读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研究生,并于1995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5年始,周鸿祎就职于方正集团,先后担任程序员、项目主管、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等职,从普通程序员被先后提拔为研发中心副主任、事业部总经理等职务。 1998年10月,为了完成“让中国人能用自己的母语上网”的理想,28岁的周鸿祎创建北京三七二一科技有限公司(3721的名字由“三七二十一”而来),并在同年推出了3721“网络实名”的前身——中文网址,开创中文上网服务之先河,并于1999年正式提供网络实名中文上网服务, “中文关键词搜索”技术所带来的网站实名服务覆盖了当时90%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量超过约8000万人次,并拥有超过60万的企业客户,占据中国付费搜索市场40%的市场份额,居于绝对领先地位。2001年,3721公司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率先宣布盈利。 2004年1月,雅虎出资1.2亿美金购买了香港3721公司。 1992年周鸿祎被保送西安交大读研究生。读研期间“不务正业”,编过游戏软件、杀毒产品。为了卖自己的产品还开过两家小公司,招聘人手准备在全国“自建渠道”,但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创业受挫让周鸿祎明白自己欠缺的东西很多。所以他决定先进大公司,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1995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周鸿祎加入方正集团,从程序员做起,由项目主管到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最后做到方正研发中心副主任。 1997年10月,周组织开发成功中国第一款自主版权的互联网软件———方正飞扬电子邮件。由于互联网不属于方正的主营业务,他再度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1998年10月,周鸿祎成立国风因特软件公司,技术团队来自方正。公司网站就叫3721,“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意思。新公司起步于五个人。周鸿祎和同事找了套便宜房子,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自己做饭,像美国的车库阶段。 几十万元很快烧完,3721正走在生死线上。此时周刚推出“中文网址”(网络实名前身),却不知怎么能挣到钱。 1999年7月,周遇到了“贵人”:结识的IDG高级合伙人王功权给他投了25万美元。有了钱,周的路子渐渐宽广起来。1999年10月《IT经理世界》的封面报道写道:“周鸿祎和他的3721网站从互联网创业新生代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中国互联网经济备受关注的一个。”2000年初,3721又进行了第二轮融资,获得三家风险投资的二百多万美元。 二、 2001年,3721网络实名是从中文网址发展起来的收费服务,与CNNIC 想做的业务存在交集。同年7月,双方谈判破裂,CNNIC联手微软发布竞争性的“通用网址”,随后表示网络实名业务“法理”上有问题,应该由官方机构来做。 作为一个钱袋被人相中的小企业主,周鸿祎没有了退路。他发布《严正声明》,一遍遍向媒体陈述自己生存的合法性,讲到“上当经过”甚至因愤怒而哽咽。尽管让人觉得“小气”,而且没有给官方留足面子,最后周鸿祎通过申诉保全了自己的企业。 尽管在当时3721、CNNIC 都想取缔对方,CNNIC不是交保护费就能解决的,它要把3721的生意变成他的。但周鸿祎没被吓住,也没被“捂死”,得以坚持下去,继续寻找全面盈利的机会。若干年后他对大家强调,“原则面前没办法让步”。 三、 周曾经说过:竞争对手是自己的磨刀石。其实对员工来说,他亦如是。周鸿祎绝对控股企业,以工作狂的姿态施行高压统治。 早期融资规模太小。没有钱的话你不能承担错误,可能一个错误就会让企业整个翻了,于是他严格要求员工“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周鸿祎随时监控各部门流程,不辞劳苦。他不喜欢上班时间开会,因为他觉得那样耽误工作,是“集体偷懒”,于是大家经常折腾到半夜;他妹妹曾负责客服,会上常被轰炸,给训得眼圈红红。 时过境迁,周优势会反省当年的管理:“当时的心态也不是特别好,因为生存压力大,对团队、员工和自己的压力都比较大。” 在员工看来,除了工作上苛刻以外,这家伙机敏、幽默,不难相处。周有个能喷水的遥控坦克,数次袭击过推门进来、忐忑不安的员工。后来有人说这是“办公室暴君”,他就把坦克藏起来了。 直到2003年8月,周鸿祎请来曾任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副局长的齐向东做总经理,才算找到了合意的搭档。经历雅虎中国时期至今,现任奇虎总裁的齐向东与周鸿祎仍是琴瑟和谐。 四、 熬过了互联网低潮,自建销售渠道是3721走向盈利的突破口。周鸿祎的买卖越做越大。到了2003年底,他把年收入近两亿元人民币的3721 标价1.2亿美元卖给雅虎。 但雅虎的收购之处是看中周鸿祎的团队和现成的营收,这预示了这是一场急功近利的收购。随之雅虎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非但在中国基本没有影响力,而且一段时间连老板的位子都处于空缺状态,这在外企中是很罕见的。 问题出了总要有人出来解决,就这样,周鸿祎转身当了雅虎中国总裁,从创业者变成了外企经理人。为了团结雅虎中国的老人们,他拍桌子、骂娘,喝高了还摔坏了门牙。由此时算起,这只“土鳖”深入敌后,当了两年的“海龟”。 2004年,周鸿祎最终实现了雅虎中国历史上首次盈利。现金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毛利接近1000万美元,同时把一搜和1G 邮箱做起来了。 虽如此,他还是无法改变一切。雅虎中国全部业务就靠3721 挣的钱养活;考核指标全部是利润,周做得越多就越削弱利润,非常矛盾。到2005年,百度上市、Google进入,门户压力日增……仗是打不下去了。2005年8月,周鸿祎宣布辞去雅虎中国总裁,在两年协议期未满时离开,随后成为IDG VC合伙人。 五、 2005年的秋天是段沉郁的日子。离职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回到了起点。他常常被人理解成自“职场高峰”滑落,一些人奇怪他“没把碗里的肉吃完”;也有人判断他将被边缘化,成为可以随时“踩一脚”的出局者。对于种种猜测,周起初并不想解释。大家约访时,周表示“雅虎的事情我不愿意谈”。 树欲静而风不止,周鸿祎不愿意谈的自有人愿意谈。“阿里巴巴的一位高层”,旁敲侧击、“泼脏水”激怒了周鸿祎。周鸿祎愤然表示,“我就跟以前的微软中国总经理一样的结局。你谈什么战略?就是每个季度完成你的收入。” 周鸿祎的澄清并非纯粹出于“不胜其忿”。离开雅虎中国使他正式解脱束缚、获得了自由。掌握着不大不小的资金,带着追随他的“兄弟连”,周鸿祎正准备在新的起点掀起一番风浪。这时候对准他的尾巴一脚踩下去,于公于私周鸿祎都无法忍气吞声。 如今的周鸿祎同时在做创业、投资两件事。“天使投资”指帮助企业迅速启动的第一批投资人,回报率可能比较高,但金额不大,一般不谋求控制。2007年1月Google与迅雷宣布战略合作,从侧面验证了周鸿祎作为天使投资人的眼光。 余秋雨曾经说过:梦想之所以是美丽的,是因为它是流动的。“流动”是一种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周鸿祎总是不安份的在“流动”,一次次的实现转变,发挥他的一切可能。 2011年3月30日,周鸿祎带领奇虎360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开盘当日其股票开盘价为27美元,盘中最高时涨至34.40美元,收盘34美元,比14.5美元定价大涨134%。 以上市当日开盘价计算,周鸿祎身价达到5.8亿美元。2018年,根据福布斯富豪榜实时数据显示,周鸿祎最新身价为1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为1088亿元。位列中国首富排行榜第12,位列全球首富排行榜第85, 周鸿祎的创业之路,没有太多光环,全部是靠自己努力拼搏。他的出身并不显赫,创业中历经无数坎坷,在这个过程中,他成功过,也失败过,他的奋斗历程有笑有血有泪。断处即是起处,绝处方能逢生,每一次的失败,是在他人生天平上成功的一侧加码。他的成功,是平凡却不甘于平庸的青年们奋斗的最佳样板。 2017年,一部《颠覆者》问世,这是一部介绍周鸿祎的创业之路自传,讲述了周鸿祎创业路上一个个传奇故事。让草根、屌丝看到成功的种种可能,更看到创业的必备素质,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事业成功,在兴趣、让事业百步竿头更进一步。(翁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