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0-9-24 11:30 编辑
拓雕龙古碑 老河口发现户部侍郎韩光祜故里在韩家大堰村 组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2019年初夏,老河口电视台韩海云记者给我发来韩家大堰村的古碑图片,初看古碑碑首上雕刻有二龙戏珠的雕龙图案和模糊的“皇恩”字样?由于下部碑文风化腐蚀严重,放大照片也无法看清碑文。 因为碑上有“皇恩”及雕龙图案,感觉此碑很有历史文物研究价值,2020年8月9日在老河口市政协文史委的组织安排下,我和老河口市博物馆徐昌寅副馆长在韩海云的带领下,冒着入秋的酷暑专程到韩家大堰村韩文佩有机梨园去拓制了立在梨园西北角高台亭子中央的雕龙碑文。
经过对拓制碑文的释译发现,这是126年前的光绪二十年由老河口韩氏家族合族立于韩家大堰的一块祖茔碑。
韩家大堰村韩文佩有机梨园 图 参看《老河口人民政府网》【决战脱贫攻坚】大堰村有机梨:美了乡村富了“口袋” http://www.lhk.gov.cn/zwgk/zdgk/fp/202008/t20200821_2238058.shtml
碑首深浮雕刻的二龙戏珠栩栩如生,中下拓出的“皇恩”二字清晰可辩。 碑文:龙膝穴韩氏祖茔也,前明时,直薇恒登蕊榜者继之承之,迄国朝二百余年,瓜瓞绵衍皆由此毓焉。当其先墓侧树以柏,舞色英姿,望之蔚然,堪舆家谓“人杰地灵,信足徵也”。厥后,迭邃兵燹,林木灈之具垦为耕田,彼黍彼稷谁弗过而与。嗟乎哉,光绪中绅耆约束,合族正其经界,永不复许开种,时来之墲植废幾复其,故旧欤爰,勒诸石俾垂,永远云尔”。 张殿?撰文,韩大?书丹,石土韩士隆。 存心仁厚,崇守善行,立德中正,荣昌克成。 光邑合族公立。皇清光绪二十年喜月吉日立。 因为此碑是韩氏祖茔碑,除记载撰文书丹和负责土石制作者姓名外,未载韩氏先祖之名。
因对韩家大堰村及韩氏家族了解不多,拓译月余,也不知大堰村的韩氏老祖是谁?近日连绵阴雨在查阅《光化县志》研究禹王庙、禹家寨、大禹分流治水遗址二劈山时才意外发现,原来位于竹林桥镇西北的韩家大堰村是大名鼎鼎的“户部侍郎韩光祜的故里”。 清光绪《光化县志》记载:朱家岗,县东北二十里,二劈山西支土岗也,南为大堰山,韩侍郎祖墓在焉,东为小堰山,侍郎墓在焉,碑碣俱存。 清光绪《光化县志》记载:徐承儒,武昌兴国人,先官应城学博,与同寅江夏贺逢圣称莫逆交,万历间改任光化,勤于教士,以功迁滇南禄丰令。侍郎韩光祜为文美之。
对照清光绪《光化县志》的记载,细测卫星地图后发现,今天的竹林桥镇大堰村的朱家岗、大堰山、小堰山和二劈山西支土岗的古地名至今未变,以清光化县年光化县城中心钟鼓楼为中心,大堰村的地理方位及发现韩氏祖茔碑的大堰村的位置等,均与《光化县志》记载韩侍郎墓、韩侍郎祖墓的位置完全相符。 侍郎是个官名,是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综合研究认为,与《光化县志》记载韩侍郎墓相符的老河口市竹林桥镇韩家大堰村韩家小堰,当是户部侍郎韩光祜的故里无疑。没想到,一次无意的拓制碑帖活动,居然踏入了光化县大名鼎鼎的户部侍郎韩光祜的故里。 研究发现身居高位的韩侍郎,是诗人之外还是个为政清廉敢言直谏的清官。 【明】《光化县志》“游马窟山”诗,明.韩光祜:绎殿依山起,长烟古树深。昙花零细雨,尤气闭深秋。乘兴寻幽谷,忘机伴野鸭。进禅何处是,天地一虚舟。 明《谷城县志》“游承恩寺”诗,明 韩光祜:每忆兹山一日程,登临况复叩空明。岩石壁摩天径,杳霭枫林接地平。龙获堂云气冷,牛眠池畔水痕清。座来色相浑无碍,夜半泉声杂雨声。斗壁崚匝四围,盘空金色转霏霏。峰峦曲折分仙界,松桧参差带翠微。藩龙远延王可壮,襄山近拂楚云归。芙蓉朵朵明天外,始信人间胜地稀。 明史有载:明万历1597年紫禁城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大火,后明神宗下令内监陈永寿对紫禁城进行了修缮。明万历三十七年九月初一户科给事中韩光祜侍郎言:内监陈永寿所派三殿木植、大工钱粮至九百三十余万,比嘉靖间三门午楼之费尚增一培,乞明诏天下,蠲湖广川贵三省木价之半。 户部官员韩光祜上书,弹劾监工太监陈永寿勒索物料,“指一倍百”,导致三大殿光木料成本就高达930万两白银,比嘉靖朝修三大殿高了数百万两。最终三大殿的修建,一直到万历的孙子,那个著名的木匠天启皇帝手里才完工,天启年间耗资又接近600多万两白银。当年那场紫禁城大火,居然烧掉大明朝整整1500万两白银。 拓碑研究之外还有个意外发现。近期关于“破译老河口五座坟M6娄寿印章 发现《光化县志》记载的娄寿墓”文章,引起现在武汉的老河口韩姓网友“1A马窟山”的关注,交谈中他讲“由于年代久远,历经战争和文革,韩家祠堂数次被毁,族谱遗失,族人分散到光化各地,只有祖辈的口头相传”的遗憾。看后我把“新拓的韩氏祖茔碑”转发给他,没想到他居然介绍说,他朋友也是大堰的,他家有块明万历年间的石碑,碑后边有撰文,字迹模糊问我不知能否拓印,并发来始祖碑图片。 参看“娄氏吧”:https://tieba.baidu.com/p/6911846798?red_tag=1994834478 经过辨认,这块始祖碑是明万历四十一年的韩得仁与李氏墓碑。因为文字尚能辨认,经过处理已辨认出碑文:韩氏始祖四者 讳得仁 妣李氏之墓。明万历四十一年清明敬立。 按历推算,明万历四十一年是1616年,这块韩氏始祖碑比新拓的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韩氏祖茔碑早278年。从碑文中的者四分析这块碑当是韩氏四老祖的墓碑,应该还有一二三的?初步分析韩家大堰村起码有不少于四块始祖碑。 细算,成书于光绪十三年的《光化县志》的出版时间,早于光绪二十年才立的韩氏祖茔碑七年,发现新拓的“韩氏祖茔碑”并未收录于光绪十三年的《光化县志》,“韩氏祖茔碑”可补《光化县志》记载之缺。这块明万历四十一年的韩氏始祖碑当是清光绪十三年《光化县志》记载“韩侍郎祖墓在焉”的韩侍郎祖墓碑,404年前的韩侍郎祖墓碑铁证如山,也进一步印证韩侍郎韩光祜故里在韩家大堰村。 关于韩家大堰始祖碑的拓制研究,有待后续进一步跟进研究。特写老河口韩家大堰村拓碑记,以记录发现户部侍郎韩光祜故里过程。 2020年9月24日 于老河口 卧马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