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0-11-30 09:3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艰苦卓绝;2020,淬火成钢。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脱贫攻坚,三场硬战,一战接一战;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黄冈纪检人护航发展,越是艰险越向前。11月27日起,遗爱清风推出系列报道《护航2020》。今天推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纪律作风挺在前》,敬请关注!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纪律作风挺在前
——《护航2020》系列报道之二
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承诺如金,战鼓催人。今年初以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力以赴、“严”字当头,扎实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巩固保障脱贫攻坚成果。
压实政治责任 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今年3月17日,浠水县首批300名省外务工人员“点对点”前往上海、东莞、佛山等地返岗复工。其中,洗马镇接令桥村的25名困难群众顺利搭乘上了这趟复工包车。
说起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和当地群众十分感谢洗马镇市场监管所所长王元舟。
但在3月初,浠水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洗马镇接令桥村暗访督办精准扶贫工作时,群众对王元舟的意见却很大。
原来,作为接令桥村住村扶贫工作队长的王元舟,疫情期间一直没有到岗履行驻村工作队长职责。扶贫纪律是不可触碰的红线,随后,王元舟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回。被纪委查处后,王元舟幡然醒悟,切实改变自己的工作作风,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想方设法为困难群众找门路、解难题,积极协调点对点返岗复工包车,解决了困难群众外出务工难题。
王元舟的转变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一个缩影。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纪委五届五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刘雪荣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优良作风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扛起监督执纪政治责任,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针对少数市直单位党组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贯彻上级政策不到位问题,市纪委监委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及时补短板、强弱项。
为进一步深化扶贫领域监督,市纪委监委先后向6个已脱贫贫困县纪委监委下发督办提醒函,指导制定全面检视方案,推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把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全力以赴投入决战决胜,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深化专项治理 强化精准监督
干部作风,关乎脱贫攻坚成败,影响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脱贫攻坚中弄虚作假问题,扎实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治理。
麻城市某镇民政办主任胡某某因作风不实、把关不严,导致多名死亡人口继续享受低保、五保政策,造成不良影响,被严肃处理。举一反三,麻城市深入检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3年间处理100余人。这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以作风攻坚护航脱贫攻坚的有力印证。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绣花”功夫强化监督。今年初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活动,进村入户监督检查。市县纪委监委纷纷成立明察暗访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浠水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童国锋说:“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扶贫领域监督是政治监督,我们以实打实、硬碰硬和科学精准的监督执纪问责,全力保障如期脱贫、迈入小康。”
用“大脚板”来丈量民情,用“大数据”让监督更精准。今年初以来,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开展2020年扶贫和民生系统大数据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已查实问题线索数1.2万余条,其中涉及公职人员问题线索183条,共立案98人,处分35人,诫勉138人,追缴退交金额437万元。
坚持人民至上 守好群众“奶酪”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惩民生领域的“微腐败”,以铁纪守护好群众的扶贫“奶酪”。
2012年至2017年,浠水县团陂镇花园村原党支部书记姚朝阳利用职务便利,以本村村民名义,先后9次骗取国家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共计5.9万元。在帮助村民申报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过程中,强行索要和收受“好处费”共计4.34万元。接到群众举报后,浠水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调查处理,姚朝阳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被依法罢免村委会主任职务,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随后,县纪委将被截留的“好处费”逐一退还到贫困户手中,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用非常之力,竟非常之功。今年初以来,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67个,处理398人,处分133人,市纪委监委通报典型案例3期。
越到关键时刻,越要加强监督。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王林浩表示,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严惩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以严实作风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