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989|回复: 0

[鄂东崛起] 湖北黄梅: 能人返乡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12-5 11:1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黄梅: 能人返乡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新华网
1小时前

图为黄梅县停前镇返乡能人建立的蓝莓基地。

新华网武汉12月5日电(胡诚、吴文华)农村要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农村要脱贫,必须选好带头人。

停前镇潘河村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北部山区,这里曾是令当地党委、政府头疼的一块“心病”。村里组织涣散,建设落后,干群关系淡漠,事业发展多年停滞不前。2019年7月,潘河村被湖北省委组织部确定为软弱涣散村。

然而近一年来,潘河村逐渐变了一副光景。

房屋外墙被统一美化,路灯照亮崭新的水泥路,垃圾山变身绿化带,臭水沟成为清水塘,千里荒山蜕变成柑橘园……

改变要从能人返乡担任村支部书记的潘正盛说起。“80后”的潘正盛是武汉一家民营企业老板,企业年产值近亿。多年前他就搬离故土,在大都市安家。直到一年前,停前镇领导邀请潘正盛作为能人返乡时,他的人生轨迹再次与家乡联结在一起。

从城市回到农村,摒弃质疑和争论,驱动来自内心想改变家乡的初衷。潘正盛说,“组织上给我信任,我有责任为家乡出一份力。”

针对村里的发展弱势,他逐一对症下药。

一年来,潘正盛抓党建、带队伍、正作风,想方设法让村里党员干部鼓起信心和干劲;带领村民修路、建公厕,加强村级建设;带头肩挑背扛,搬离垃圾山,清理池塘淤泥,美化环境;多方考察,请教专家,因地制宜发展柑橘产业。

眼看着村庄一天天变美、一天天变样,村民们的幸福感日益提升,对潘正盛由最初的怀疑变成信服。

潘河村80岁的老党员潘国先感叹,多年前,潘河村曾是全县的红旗村,如今村里的变化,仿佛看到当年融洽的干群关系又回来了。

在距离潘河村不到10公里的童寨村,成片的蓝莓灌木绿意盎然。蓝莓正成为黄梅县的一个新名片。每到采摘季,来自安徽、武汉等地游客便会前来体验、采摘。

这片蓝莓基地由返乡能人王天寿流转村里林地发展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在停前镇童寨村、独山镇周柴村等地,王天寿创建的湖北紫玉蓝莓科技有限公司已拥有蓝莓核心种植基地2万亩。


图为农户在蓝莓基地采摘。

近年来,王天寿的蓝莓基地通过出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就业得薪金、委托经营得酬金、超产提成得奖金、订单生产得订金等方式帮带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家里4亩地都流转给了公司,一个月有2700元的固定工资,再加上委托经营、超产提成的奖金5000元,一年能挣3万多元。”在蓝莓基地务工的童寨村4组贫困户刘松青说。

带动脱贫致富的同时,王天寿的蓝莓基地逐渐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在黄梅县支持下,他在黄梅大胜关山工业园建起了蓝莓产品加工厂,形成集种植、储运、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蓝莓产业链。目前,公司加工生产的蓝莓系列产品已销往南京、上海、合肥、武汉、北京、沈阳等地。

依托日益壮大的产业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链,黄梅县计划打造中国蓝莓之乡。

近年来,黄梅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能人回乡创业“千人计划”,县、乡镇、村三级合力大打“乡情牌”,引导、鼓励能人返乡创业。

黄梅县出台政策,要求相关职能部门从用地、金融、用工用水用电、基础设施配套、政策性资金安排等方面,对能人回乡创业项目给予优先安排;为能人回乡签约项目、业务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等。

目前,黄梅县已有近800多名能人返乡创业。2019年全县能人返乡实际投资额达到20亿元,带动27093贫困人口就近就业。2020年截至11月底,已完成能人回乡创业新增签约项目109个。

在黄梅北部山区,依托龙成油茶公司等建成5万亩油茶基地,依托万果食品公司建成2万亩加工型红薯基地,依托黄梅禅茶项目建成2.2万亩茶叶基地;在中部湖区,依托康宏粮油公司等龙头企业,新增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5万亩,发展虾稻共作综合种养基地28万亩;在南部沿江地区,发展蔬菜种植近5万亩……

返乡能人正成为黄梅乡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