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帖子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梅城老九

[古塔茶馆] 欢迎黄梅游子回家过年!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8 20:15: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刺绣艺术 放飞针尖梦想——记刘小红刺绣艺术团队

黄石新闻网
19小时前
■本报记者 张蕾

1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尹家湖畔边的刘小红刺绣艺术馆,透过一栋两层小楼明亮宽敞的落地窗,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布匹和丝线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推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红“百福图”和橱窗内美轮美奂的中式嫁衣,花卉、鸟兽等刺绣作品惟妙惟肖……这里就是刘小红刺绣艺术梦开始的地方。

传承有高招创新无极限

在位于永安路2号的刘小红刺绣生产基地,团队带头人刘小红正向学员们讲述着刺绣的艺术文化、特点和种类,以及各种针法和技巧。学员们热情满满,迫不及待地拿出刺绣材料一展身手,在织布上“飞针引线”。

“我和团队教学人员主要负责对刺绣针法的创新和运用,我女儿和团队其他人负责产品设计,推出一些非传统的产品。”据刘小红介绍,目前团队除了传统刺绣之外,还将传统手工艺刺绣技术分解出来,把针法技术简单化,做成标准化的DIY材料包,能够让顾客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小件成品,比如围巾、帽子、包包等生活用品。

据悉,近几年来,刘小红结合大冶及鄂东南地区传统刺绣技法,大胆创新,先后发明了双面打籽绣、双面异色异形打籽绣、巢针绣、双面盘金绣四种全新的刺绣针法,至今无人能解其中奥秘。她的刺绣作品曾二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奖,并代表湖北参加十多次国际、国家、省部级展览活动,代表作品有《全打籽双面绣花瓶》《双面异色异形打籽绣-京剧脸谱》《星云之梦》等。

自2019年创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来,刘小红刺绣团队除了致力于大冶刺绣文化的创新、传承和发展外,还注重人才的培养,通过师徒传承模式,招收学徒20余人、专业绣娘30余名,培训刺绣学员约5000人。

创立的“刘小红刺绣”品牌多次代表湖北出访新西兰、韩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捷克等十多个国家,并在国外开设刺绣培训班,受到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刘小红本人也先后获评“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湖北民间工艺美术家”“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冶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学刺绣主要是静下心、安下心,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才能把大冶刺绣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大冶刺绣,了解本土文化。”为助力脱贫攻坚,刘小红刺绣团队大力开展妇女手工技能培训工作,为更多妇女创业就业提供服务,带领越来越多的妇女用勤劳的双手“绣”出美丽人生。

2019年1月,刘小红手工技能培训学校暨刘小红刺绣基地挂牌,成为黄石地区首家进行传统手工刺绣系统培训的定点机构,团队拥有核心成员6人。在刘小红的悉心教导下,团队成员先后获评“黄石工匠”“荆楚工匠”。当年,“三八红旗手”工作室成立,以此为依托,开办刺绣培训班,培养具有初等刺绣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和手工艺兴趣爱好者。同时,还培训了一批待业妇女、留守人员、贫困人员、残疾人、下岗人员、应届毕业生等。

近年来,多次开展“汉绣巧娘”“巾帼创业英才”等免费刺绣活动,共培训学员800余人次,带动就业辐射至黄石、鄂州、咸宁、通山等地。目前正联合市机关幼儿园开展“木板绣进校园”活动,从儿童入手传承刺绣文化。

谈及未来发展计划,刘小红表示,下一步将建立一个固定的刺绣创新工作室,系统介绍项目渊源、特点、流程、价值、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保护工作及成果;编写相关教学课程,不定期开展传承、普及教学活动,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47

主题

532

帖子

912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12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 2021-1-12 16: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h黄梅公众号说,如非必要,不要回家过年,提前三天报备,7天核酸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13 16:2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16市建成区面积、城区人口:一主两副明显

总是这样看着我
17小时前
关注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境内河网密布,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自古即为富庶之地。近几十年来,湖北省的发展也是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省会武汉在中部地区鹤立鸡群,正在力争全国第五城,省内宜昌、襄阳两座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建设的卓有成效,形成了一主两副的发展格局。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最新一期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武汉、襄阳、宜昌三市也是湖北省城市建设排名前三的城市,领先其他城市一大截。另一方面,湖北省的中小城市建设也是成果显著,天门、仙桃、潜江三个县级市在城市建设方面也已经超越了数个地级市。

建成区面积

从建成区面积面积来看,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城市建设不仅稳居湖北省首位,在全国范围内均处于全国前列,建成区面积达到**公里,一城独大之势明显,高出其他城市几个档次。


襄阳建成区面积达到206平方公里,宜昌建成区面积达到179平方公里,十堰建成区面积达到114平方公里;荆州、黄石、随州、咸宁、荆门、仙桃、黄冈、潜江、孝感九市建成区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天门、恩施、鄂州三市建成区面积小于50平方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天仙潜三个县级市的建成区面积均比较可观,建成区面积最大的仙桃市,比黄冈、孝感、鄂州三个地级市的建成区面积要大,建成区面积最小的天门市也比鄂州市的建成区面积要大。


城区总人口

武汉城区人口超过623万人,城区暂住人口超过311万人,城区总人口超过934万人,比湖北省其他地级市城区人口的总和还多,这个城区人口规模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排名前十。襄阳城区总人口超过154万人,仅次于武汉,是湖北省除武汉之外仅有的一个城区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比另一座经济强市宜昌多出50万人。

宜昌、荆州两市城区总人口均超过90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荆州的城区人口是比宜昌多的,但是城区暂住人口却比宜昌少了一半,反映出城市开放度、活跃度较差、经济活力不足的问题。


十堰、黄石、孝感、荆门、随州五市城区总人口均超过50万人,其中十堰、荆门两市城区暂住人口均超过10万人处于全省前列。

城区总人口低于50万人的7个城市,城区暂住人口均低于5万人,包括4个县级市、3个地级市;潜江、天门2个县级市的城区总人口均超过咸宁、黄冈、鄂州三个地级市,鄂州市则为湖北省建成区面积最小、城区总人口最少的城市。
IMG_20210113_162749.jpg
IMG_20210113_1628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13 16:3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副县级”乡镇,地处5省交通节点,素有“小汉口”之誉

小李议
原创
16小时前
关注
说起湖北省,其实最想了解的不是省会武汉,而是襄阳市,一个在武侠小说中非常知名的城市。其实在看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时候,对于襄阳的影响,还以为是一个相对靠北的区域。但是真的从地图上认知襄阳的时候,才知道,其实襄阳也算是中国版图偏中部的一个城市,并不是想象中冬季一定会有鹅毛大雪的边塞。


而这里要介绍的湖北“副县级”乡镇,就是襄阳市谷城县下属的一个小镇。襄阳此处武当山南麓,汉水之滨,属于湖北西北部的一个重要交通门户,这个小镇也是同样的地理位置,只不过是周边相对更加兴旺、人流更大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就是位于谷城县的石花镇。


石花镇这个名字还是很有美感的,而且属于一个山区小镇,但是就是这个大山中的小镇,却地处5省交通节点,是湖北省通往陕西、重庆、四川、河南的重要通道。而且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汉江水道的穿过,所以说石花镇素有“小汉口”之誉。当然水运方面,石花镇没有汉口那样的繁荣景象,但是陆上交通方面意义重大。


石花镇镇域面积为263.18平方公里,是一个面积相对比较大的乡镇,人口也比较多,截止2017年人口达7.8万。而且在2010年就被选为全国25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副县级”乡镇,在经济权限上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本来石花镇的地理位置优势,加上经济权限上的优待,让石花镇的经济发展保持了稳定和快速的增长。


多年来,石花镇获得了多项镇域荣誉,像“全国明星乡镇”、“湖北百强乡镇”等等,2019年也上榜了全国千强镇。石花镇因为货运往来运输比较频繁,所以专门建设有石花火车站,主要就是用于货物运输。而且小镇最令人惊喜的就是,这里的发展结构比较合理,第一、二、三产业都各有亮点。


虽然还是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但是石花镇各种镇域特色农产品发展也非常不错,主要依托苗木花卉和野生花椒两个方面,工业和服务业则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石花镇还有一种特产远近闻名,就是石花酒,曾在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