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永难忘怀的一年,也是各行各业经受淬炼的一年。黄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省厅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下一心、坚持“保稳定、促发展、大创新”工作思路,团结一心、勇于担当,在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并荣获全市抗击疫情先进集体、全市防汛救灾表现突出集体、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的殊荣。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围绕省、市确立的任务目标,梳理工作思路、擘画重点工作:
一、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按照落实国家、区域和政府要求,回应民众诉求,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原则,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构建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为支撑、详细规划为基础,协调统一、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
二、迎接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中期评估。全力做好迎接世界地质公园评估专家实地检查评估各项准备工作,力争“绿牌”顺利通过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首次再评估。
三、推动重大项目谋划和实施。一是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二是实施全市地质灾害排险和工程治理项目,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三化一全”,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三是高质量建设黄冈市规划馆展馆。加快推进规划馆项目立项和实施,将黄冈市规划馆建设成为集对外宣传展示、招商接待推广、文化交流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载体。
四、提升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一是构建全市统筹的计划、指标管理体系,实行土地利用计划下达与存量地消化利用挂钩机制。二是规范推进土地征收、转用、供应。全力服务国家、省级、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应保尽保;坚持依法征收土地,完善土地征收手续,全力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利益。三是完善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和规则,提升规划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四是加强土地批后监管,提升土地计划指标的科学性.
五、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一是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常态化,全面推行区域评价,力争实现全市工业项目做到“拿地即开工”。二是积极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
六、强化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应用。形成一张底版、一个平台、一套数据的自然资源调查成果,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服务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全过程。
七、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一窗联办、一网联办、一事联办”,进一步推动信息共享集成,“减流程、减材料、压时限”。
八、营造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氛围。围绕“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广泛宣传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节约节约用地和耕地保护的系列文件精神、国务院“六个严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个不准”“六个一律”等要求,力争人人知晓、自觉遵守,凝聚全社会共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