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陕西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92
IP属地:陕西省
|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贯彻落实这一要求,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化农村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在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同时,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机遇挑战并存,深化农村改革,依然要坚定不移地抓住这条主线。要做好农村承包地的延包工作,在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扎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给承包户吃下定心丸,为规模经营提供新动能。同时还要做好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盘活用好农村闲置宅基地等工作。
近年来,我国正逐步构建起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夯实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未来应面向低收入和欠发达地区,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在防止返贫的同时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围绕乡村治理有效齐发力,将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有机结合,妥善处理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等主体间的关系,构建起良性互促的运行逻辑。
要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下,完善农业农村发展的“硬基础”与“软环境”。公共财政向粮食主产区倾斜,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都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尽快完善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保障种粮主体的生产积极性;科学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既要强化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的认识,也要强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实际行动,将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统筹考虑;用好普惠金融与农业保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要兼顾普通农户和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范围,帮助农民告别“望天收”,挑稳“金扁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