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724|回复: 0

[今日黄州] 《黄冈日报》刊发区委书记夏志东主题笔谈……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23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50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1-5-9 08:0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借势破思想之冰 乘势促发展突围

中共黄州区委书记 夏志东

省委、市委提出“唯有思想破冰才能发展突围”的科学论断。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我们要借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之势,破思想之冰,促发展突围,奋力谱写新时代黄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识当今时代之大势,破封闭保守之冰,突开放不足之围。

开放是引领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全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安)杭高速铁路和鄂州花湖机场即将建成营运、黄冈长江一类水运口岸加快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强化开放意识,乘势而上建设交通枢纽、物流体系、水运口岸,努力把黄州打造成为武汉城市圈内参与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节,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分享开放发展红利。 强力推进引资引智引才,更大力度引进外埠项目资金技术,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让黄州创造、黄州制造走向全国、迈向全球。


把黄州发展之态势,破固步自封之冰,突实力不强之围。

黄州版图面积小、人口规模小,做大经济总量先天不足。 但决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是人不是物,是主观不是客观。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黄州是市委、市政府驻地,必须严格首善标准。 市区要发挥龙头牵引作用,必须要担当首位作为。 黄州代表全市一类县市区参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必须扛起首责重任。 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更好发挥市区一体发展体制机制的乘数效应,更加发挥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翅膀”作用,更快推进产业升级提升“亩产”水平,更大力度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在有限物理空间上用“化学反应”释放发展动能,扛起“做顶梁柱、当领头雁、建中心城”的时代重任。 持续推进“三大项目”,努力注入发展动能,奋力推进黄州经济发展速度高于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高于全省一类县市区平均水平,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中争先进位,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顺产业发展之趋势,破墨守成规之冰,突集群不够之围。

头部企业培育不够、产业集群发展不快、总体创新能力不强、园区产业定位不明、招商引资机制不优,是当前黄州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所在。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几轮“明月”,是推进黄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一个园区一个主业、相关产业配套”甚至“一座城市一个产业集群”的布局格局,加快编制新发展阶段市区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建设具有鲜明产业定位的产业园区,着力培育“百亿企业”、打造“千亿产业”,做大做强市区工业发展脊梁。 严格“亩产论英雄”标准,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质量,全面分期清退低效、闲置用地,全面提高项目投资强度、科技含量、建筑密度、社会贡献和安全环保程度。 深化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分产业链、产业集群设立招商专班,与园区捆绑在一起,走专业招商为主、全民协助的招商机制,强力引进头部企业,促进接链补链强链融链,推进产业集中、要素集聚、项目集成、经济集约发展。


黄商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中心项目项目概念图

造筑巢引凤之优势,破因循守旧之冰,突环境不优之围。

强化“产业第一、客商为大”意识,推进作风转变,下大力气解决好当前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非税收入占比高、审批速度还不快、供地标准还不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园区功能不完备等发展梗阻问题,特别要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落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一网办理、一次办结”,打造“在黄州没有难办的事”的服务品牌,推进项目“标准地”改革,明确指标拿起即开工。 深化人才服务,促进人才培得准、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健全完善“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办法、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促进各服务专班人员当好“店小二”。 改进工作作风,推进真抓实干,说干就干,说办就办,干就干好,全力打造投资高地、发展高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