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9498|回复: 3

[今日老河口] 关于《大盂鼎》研究发现及重新鉴定的建议致信《中国国家博物馆》王春法馆长 图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1-5-20 17: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大盂鼎》研究发现及重新鉴定的建议致信《中国国家博物馆》王春法馆长

        尊敬的王春法馆长您好:我是湖北襄阳老河口的古文字爱好者研究者卧马先生李敦彦,三年前的2019年10月16日有幸研究过《中国馆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大盂鼎”。近期因为研究《大克鼎》、《毛公鼎》、《史墙盘》、《散氏盘》、《何尊》再次想起《大盂鼎》问题。
    经过再次反复收看,中央电视台《文化大百科》 20140626 大盂鼎
    视频:https://tv.cctv.com/2014/06/26/VIDE1403776643852335.shtml
    《文化大百科》 20141224 青铜文明——大盂鼎
    视频:https://search.cctv.com/search.php
    《国宝档案》 20160719 镇馆之宝——稀世宝鼎大盂鼎的百年传奇  
     视频:https://tv.cctv.com/2016/07/19/VIDEKXJgHFV7RHHZI6kzvFRo160719.shtml
    2018年1月10日中央电视台《如果国宝会说话“纯享国宝:大盂鼎”》
    视频:https://tv.cctv.com/2017/12/30/VIDEgCUTgF7Qi0XDSraY7loG171230.shtml?spm=C55924871139.PY8jbb3G6NT9.0.0
    《百家讲坛》、《九州大戏台》等仅仅中央电视台就有25档关于“大盂鼎”相关的视频专题。通览中央电视台专题片及考古专家关于大盂鼎的相关研究发现,自“大盂鼎”出土170多年以来,历代所有关于大盂鼎的电视专题片多大同小异,均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制作拍摄的:西周重器——大盂鼎视频:https://v.qq.com/x/page/k0618k692ic.html内容,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齐吉祥在《国宝档案》中关于“大盂鼎”西周天命观、商因为酗酒过度而灭亡、提醒“盂”引以为戒、给盂镇守东方的重任、赏赐给盂车马家奴,因为事情很重要,盂就刻上铭文子孙永保等把“大盂鼎”铭文中的“盂”作为史籍无任何记载叫“盂”的人进行解读、讲解、宣传和介绍的如出一辙都一样。
    三年前通过逐字逐句、一笔一画、一丝不苟的深入研究《大盂鼎》、《小盂鼎》铭文、经过理顺两鼎铭文中出现“盂”的关联句字意、铭文出现的人物关联、历史事件、严格推敲重新断句、西周早期历史文化的系统研究,终于破译勘误铭文发现《大盂鼎》、《小盂鼎》铭文中的“盂”字不是人的确凿文字证据,并与西周早期南公的历史记载相符。
    参看:勘误破译大盂鼎铭文震惊发现盂是器非人解开南公受命铸盂之谜”
          勘误破译小盂鼎铭文 印证盂是器非人 发现散伯散宜生影踪
    青铜简帛文字,历来是考古论定文物的最关键的重要考古证据。一旦对青铜简帛文字的鉴定出错的话,对文物的伤害不亚于盗墓贼的破坏程度,甚至对文物具有歪曲、篡改、编造历史的毁灭性伤害,后果不堪设想?《大盂鼎》上那么多铭文文字是论证大盂鼎的最重要的文字依据。自从2019年研究发现《大盂鼎》铭文的译文、解读存不少问题以来,一直于心不安常为《大盂鼎》现状忧心忡忡?时刻期盼馆藏大盂鼎的中国馆国家博物馆能够尽快采取复核补救行动,尽快组织考古、古文字专家对《大盂鼎》铭文进行严格科学的重新鉴定和论定。
    之所以如此关注重视“大盂鼎”的研究还有个原因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大盂鼎又是中国青铜器的三大国宝中质量最重的最大青铜重器,是《中国馆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大盂鼎在中国历史文物、国人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书法地位,是游客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必看的国宝重器。
    据2016年全球博物馆接待游客数量统计,201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年接待游客760万人次,平均日接待游客两万多人。如果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盂鼎”的释译解读真的存在说不清、道不明、或解说错误的话?对于日接待两万多观众、年接待760万、69年就有5亿多观众听过大盂鼎的介绍,加上间接地在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各界关于“大盂鼎”的宣传介绍来说,那参观的人数涉及的问题就不是一般的严重了?
    为了真正对得起世代守护国宝、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每一个到国家博物馆参观的观众负责?为能准确解读国宝,正确的向千里迢迢专程到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准确无误的介绍“大盂鼎”,不留遗憾?个人认为,需要尽快对国宝“大盂鼎”的重新审核、科学鉴定、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一天、一刻都不能再继续拖延下去了?
    毛主席说过:有错就改且知错能改的就是好同志一个。允许人犯错误,也要允许人改正错误,就是人民内部矛盾性质,但是,如果有错不改,知错不纠,则是政治犯罪性质,要从质上作区别对待问题的处理。后来毛泽东说,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又不改正。改正了错误就是好同志,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就越好。
    虽然关于破译勘误和研究发现“大盂鼎”存在的问题是2019才首次发现有点晚?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历史和古文字不断演变的原因,在考古中出点错也在所难免,怕就怕“发现错误不及时纠正改正错误”?关于所发现《大盂鼎》存在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尽快进一步研究所发现错误是否属实?发现问题属实后迅速组织考古专家加以科学鉴定和考古论证,以迅速纠正制止存在的错误不让错误论断继续传播?杜绝因错误考古论断的传播继续给来之不易的国宝文物造成不良影响和伤害。
    特致信中国国家博物馆王春法馆长,建议王馆长,迅速组织权威的古文字研究鉴定专家,在馆藏《大盂鼎》的国家博物馆举行关于《大盂鼎》铭文的专家研讨会和专家论证会,听取各界专家关于“大盂鼎”铭文的最新考古研究进展和建议,尽快科学准确正确的鉴定论定《大盂鼎》,彻底厘清《大盂鼎》的铸造年代、与铭文对应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收藏传奇,真实还原“大盂鼎”铭文所记载历史的本来面目,真正靠严谨务实的科学研究,讲好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宝《大盂鼎》的历史和传奇故事。
    关于《大克鼎》、《毛公鼎》、《大盂鼎》、《何尊》等近现代考古发掘出土国宝重器铭文研究存在的系列严重错误问题,本人于2021年5月12日已经致信文物相关部门领导,为加强和推动国宝文物的科学鉴定,今致信馆藏《大盂鼎》的王馆长,望贵馆能够引起高度重视带头打个重新科学鉴定大盂鼎的主动漂亮仗。以免造成您工作被动,用真实行动诠释镇馆之宝《大盂鼎》厚重珍贵的历史文化。
    之外,中国国家博物馆若开展任何关于《大盂鼎》的相关研究探讨,本人作为首次勘误发现《大盂鼎》铭文错误的研究者,一定全力支持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所有活动随叫随到,愿为国宝重器《大盂鼎》早日得到全面、综合、全方位的准确、科学鉴定和最终考古论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致信人: 湖北襄阳老河口 李敦彦(卧马先生)
                                                         2021年5月19日
                                                   
                                                         邮箱:937401519@qq.com

参看:

2019年10月15日卧马先生勘误破译《大盂鼎》与清光绪三年译文对比图
2019卧马先生勘误破译《小盂鼎》铭文译文与毛节新辨识铭文文字对比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0

5

主题

15

帖子

27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27

IP属地:上海市嘉定区

发表于 上海市嘉定区 2021-5-22 14: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卧马先生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1-5-23 09: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乐321 发表于 2021-5-22 14:34
为卧马先生点赞!

感谢“老乐321”老师关注点赞!欢迎“老乐321”老师多多批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1-6-11 09: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盂克双鼎即将重聚上博——国博上博召开馆际合作新闻发布会开启青铜铭文研讨论证之旅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1-6-11 18:07 编辑


盂克双鼎即将重聚上博——国博上博今日召开馆际合作新闻发布会 开启青铜铭文研讨论证之旅

上海博物馆官方微信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6月10日下午,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在京召开建党百年国博上博馆际合作新闻发布会,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成军、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等出席并发言,会上介绍了即将在上博举办的“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并就两馆今年即将开展的展览、学术研究和文创领域合作进行了展望。

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陈成军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
    华夏中国,鼎立世界文明数千年,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化艺术。古代社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大鼎历来为国之重器,社稷象征;有铭文者,更用以称扬先祖之美,明示后世之用。
    2021年6月19日-7月18日,上海博物馆将举办“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本次展览将展出自殷商晚期至春秋战国的有铭青铜鼎21件。展览中的青铜鼎均为上海博物馆1952年成立以来,源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捐赠。
    其中,潘氏家族捐赠的大盂鼎、大克鼎将重聚上博。大克鼎、大盂鼎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合称“海内三宝”,是迄今为止有铭青铜鼎中最大的两件,于十九世纪先后出土于陕西眉县、扶风地区,后为潘家珍藏,历经战乱,世代守护。新中国成立后,潘达于女士代表家族将此双鼎无偿捐献给国家,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大盂鼎应征北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自此盂克双鼎,镇守南北,见证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发言中表示:“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堪称中国文物天地最壮美、最瑰丽的诗篇之一,从文物的前世今生来看,它们的前世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那种灿烂辉煌,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尤其是在青铜艺术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从晚清以来,收藏家的藏宝和护宝行为中,我们看到了收藏家发自内心的最深挚的爱国情怀,还有对文化传承的那种热忱,那种力量。……这种捐赠行为也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各界爱党爱国,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新中国的一种情怀,因此我们选了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来办这样一个献礼展览。”    2004年2月,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曾举办大盂鼎和大克鼎的联合展出,以纪念两尊大鼎曾经的主人,捐赠人潘达于女士的100岁寿辰。此次,盂克双鼎重聚沪上,与范季融、胡盈莹夫妇捐赠的秦公鼎,孙煜峰先生捐赠的刘鼎,李荫轩、邱辉夫妇捐赠的宁女父丁鼎,沈同樾女士捐赠的父庚祖辛鼎等另19件青铜鼎共同演绎展览,以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感恩并弘扬捐赠者的爱党爱国情怀,激发博物馆合作的文化传承力量。
    为配合“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展”的举办,上海博物馆将于2021年7月中旬在上海举办“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数十位国内学者围绕商周考古新发现、青铜器与金文研究、古代文明研究展开研讨。同时,上海博物馆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推出一系列合作推广活动,包括深度报道、展览直播、文物讲解短视频等,并合作研发相关文创产品,从多角度阐释中国古代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祝贺祝贺啊:热烈祝贺盂克双鼎重聚上博,隆重开启青铜铭文研讨论证之旅!
参看:
    2021-5-20关于《大盂鼎》研究发现及重新鉴定的建议致信《中国国家博物馆》王春法馆长 http://bbs.cnhubei.com/thread-4804414-1-1.html
    2021-5-18关于破译勘误《大克鼎》铭文的最新研究发现致《上海博物馆》的信:http://bbs.cnhubei.com/thread-4803745-1-1.html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92a2a0102z0l2.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