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基层,干部们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上传下达,承上启下,发挥着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地的作用,由于基层是各项任务的落实者,本身就决定了任务的复杂与繁多。加之各项工作都要求留痕,要有图标卡册等资料,使基层干部任务进一步加重。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应付”,而真正的工作开展时间却因被占用而很少。这就造成干部很辛苦,效果却不明显。不仅影响工作开展,影响群众利益,更有损基层党政机关的形象。 基层减负,正当其时,但是在减负的过程中,我们要减掉的是一些重复的工作,一些无谓的报表,一些形式上的检查,不能减掉的是基层干部的干劲,基层工作的实效。 要减负,第一要严格控制总量,避免不必要的任务。有些“佐证”能去则去,有些考核能并则并,有些工作能掐则掐。让基层多干事,干实事,避免应付差事。第二要改进工作方法。考核要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本身没问题,但如果过于看重资料,用资料代表一切工作,却忽视工作本身开展情况,不去看实际效果。或者不论什么工作,都要求有方案、清单、台账,使一切工作沦为形式。这样必然加重基层负担。第三要切合实际。各部门要多看多问多了解,基层工作和部门工作是有区别的。工作也许是要创新,但如果创新是在办公室一拍脑门就决定的,脱离了实际,那必将使基层“跑断腿”。第四要激发基层干部积极性。众所周知,基本工作环境差,任务重,福利待遇又差,因此大多数人都不愿在基层工作,加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干部们的积极性较低。 基层干部真的怕苦怕累吗?未必,相比吃苦,基层干部更害怕将精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而不能真正为百姓办实事。要减轻基层负担,概括来说还是要求我们一切工作要删繁就简,切合实际,以工作实效来评判工作开展的好坏,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