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 改出居民美好家园 ——宜昌市刘家大堰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小故事
刘家大堰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面积约为10.34公顷,总户数2207户,主要由刘家大堰、华龙嘉树、意达、乳制品等小区组成。自今年3月全面动工以来,建设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街道社区、居民、施工单位多方配合、多措并举,保障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一、拆的力度和温度 老旧小区建成年代久远,违章搭建杂乱无章。不仅影响居住环境,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刘家大堰原乳制品厂的宿舍楼又是整个小区最老旧日,搭建最严重的区域。 对于旧改来说,前期最困难的任务就是拆违。2021年3月,刘家大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式动工,拆违工作困难重重。 30-1栋楼的违建户王老爷子,性格孤僻,多虑善变。屋后搭建严重,占据了整个规划消防救援通道。社区和业委会人员初次入户做拆违工作,王老爷子非常不配合,口口声声称,搭建部分是原厂领导批准的,如果拆除违建,家里的儿子、儿媳、孙子将无处安顿。上门沟通的工作人员在吃了不少“闭门羹”后,走访了王老爷子的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了解到,王老爷子儿女在外有住房,因为孙子存在智力障碍,才一家三口搬来和王老爷子一起住,方便互相照顾。了解情况后,社区网格员和业委会成员再次入户做王老爷子的思想工作,王老爷子还是不同意拆。要么补偿违建部分,要么重新安排住房。拆违工作一度暂停。 工作人员将情况反映到街办,街办李主任和网格员再次上门宣传国家政策,告诉王老爷子,按照政策,违建必须无条件拆除,如果阻止拆除,违法必究。听到要负法律责任,王老爷子思想开始有所松动。社区工作人员还对其子女做工作,希望支持拆违工作。经过多方协调努力,王老爷子终于答应了。 第二天,当工作人员上门拆违时,王老爷子却说昨晚喝醉了,说的是酒话。可是,工期不等人,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呢?工作人员决定再做一次王老爷子的思想工作,如果他还是不同意就上报城管强制板违。得知工作人员一直沟通也是为了他,王老爷子想到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多次耐心沟通,居然满脸笑容地答应了拆违。 耐心和爱心有时是可以感染人的,站在违建户的角度看问题,确实存在实际有困难的,采用人性化协商方式解决。 拆违中,还有一户比较特殊,那就是小区32-302住户李建堂。他家两室一厅,五口人,客厅隔出一间,扩出了一扇窗户墙,用于给孙子当卧室。当时李老爷子同意拆违,但请求多留二十公分,能给孙子放一张小床睡觉。如按规划全部拆除,他的孙子只能在客厅打地铺,若不按规划,对其他违建户也不公平。在耐心给居民解释,同时征得他们意见后,在不影响居民楼道出行,整体楼面的情况下,给李老爷子预留了二十公分封墙,刚刚放下一张小床。 二、路安心就安,路宽心更宽 刘家大堰小区内有小学、3A幼儿园各一所,每天有600余名学生入上下学。高峰期,人流量很大,但小区仅有1条主通道。施工开始后,主通道被封闭,社区居民前往华祥方向出行,就仅剩一条小路。原有的小路,泥巴、乱石堆砌,坑坑洼洼,每逢雨天出行十分困难,石头砌成的台阶也十分陡峭,不少居民在此摔跤。 为保障小孩和家长出行方便,施工单位本着为“为居民办实事”的理念,加强精细化施工,主动为居民群众修路,畅通出行。 在修路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针对居民提出的坡道设计略陡,没有栏杆不安全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改良和优化,最后,在华祥至小区之间,另行开设一条1.5米宽的便道,并增设扶手、防滑台阶,方便安全出行。 现在的小路宽敞、平坦、美观,居民群众纷纷点赞,笑着说,“道路安全了,我们就安心了;道路拓宽了,我们的心也就放宽了。 三、红袖章志愿服务队,保交通畅通 刘家大堰小区2207户居民,改造正式启动后,将有600多台车辆因施工无法正常停放。时间长达9个月。 为妥善解决居民小区车辆停放问题,经社区、施工方多方协调下,在项目旁的拆迁地块,通过夯实地面、安装停车道闸、完善监控、划设标线,方式建设临时停车位220个,同时,协调华祥商业中心,利用地下停车位错峰停车,从而缓解改造期间停车难题。 但因改造片区属于杂居小区,无物业管理,加上改造片区内有商业街、学校、菜市场等,外来车辆进出随意停放导致施工车进出困难从而影响施工进度。社区红袖章志愿义务巡逻队,巡逻小区协助施工方与车主沟通及时疏导车辆停放,反复给居民宣传改造保交通畅通。 四、错峰施工,细微之处暖心坎 一提到老旧小区,人们的脑海里就会联想到“锈迹斑斑的下水管道”、“裸露在外的排水道”、“杂乱无章的蜘蛛天线”等画面,但要对其进行改造,就免不了会遇到停水、 停气、停电等问题。 为加快改造进度,提升改造质量,施工单位协调葛洲坝水务、浦华水务、中燃等管线单位,将小区改造计划与管线改造同步实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了不影响居民群众正常的生活,施工单位还会避开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的高峰期进行管道开挖,同时因小区内老人和小孩数量较多,尽量 避免在夜间和周末施工,以免噪音影响老人休息和小孩学习。在上下班高峰期,施工车辆不与小区人流、车流抢道,提前进场,推迟出场。 遇到确实需要停水、停电、停气的特殊情况,社区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QQ群、电话通知等渠道通知居民,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群体,也会一一上门告知,并帮忙蓄水、烧水,尽量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在断供期间与相关单位密切联系对接,尽可能缩短断供时间,一旦恢复供水、供电、供气,也会采取多种方式通知居民,做到居民事,事事有交代,有回应,居民需求,件件有人应,有着落。 五、加电梯就是加幸福 刘家大堰小区建于上个世纪,普遍是七层到八层的老房子,当时并没有配备电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日渐变“老”,居民的年龄也日益增长,爬楼梯就成了老年人的“老大难”。 加装电梯看起来容易,但实施起来极为复杂,不仅要征求住户的意见,还涉及国土、规划、发改、消防等十几个部门。为保障“加梯”工作顺利进行,工作小组吸取各地在“ 加梯”政策、机制、做法、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研究政策,解决各个部门协调的问题。 政府单位好协调,但是众人需求难统一。老年人渴盼加装电梯,年轻人无所谓。楼层高的期盼加装电梯,楼层低的担心挡光。众口难调,怎么办?惠民生的事,也要民众自己 参与,让居民自己参与电梯安装的讨论、决策,引入专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召开加装电梯专项工作推进会,对小区环境、单元楼、小区居民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与评估, 形成《刘家大堰片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前期调查与可行性评估调查报告》。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面对“加梯老大难”,工作小组通过详尽调研找准一个个痛点,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关精神,精准施策,求出解决之道。最终,让电梯驮上 居民满意的笑容,为居民的生活加上满满的获得感。 六、老党员捐款500元,助力社区改造 2021年社区片区化改造正式启动,为方便后期对社区进行维修管理,社区工作人员在居民群和各楼道向居民群众宣传“美丽家园 共同缔造”,并向居民群众发放《筹资倡议书》,无车居民每户50元,有车居民每户200元,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共建美好家园。 通过前期广泛宣传、入户动员、党员带头,小区居民纷纷踊跃支持,共捐赠20多万。32号楼的赵奶奶,想到自己今年已经77岁了,今后能居住在一个干净整洁又有服务设施设备的崭新小区环境,这位独居老党员十分激动,立即捐出500元,说:“我们的生活环境好了,是件大好事,政府出了大头,我们自己的事自己出一点钱不算什么。我年龄大了,出不了什么力,但是能多出一分钱,也算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小区改造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