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伏虎山人 于 2021-9-12 13:58 编辑
二十八
“胡文豪的大作发表了!” 班长手中挥舞着一本杂志高喊着跑进教室,打断了胡沐仪的回忆。胡沐仪连忙上前从班长手中夺过杂志打开一看,果然,他的那篇小说《高连生》就刊登在上面。不过这时的胡沐仪心里并不十分高兴,反而为自己在小说中描写的农业社长高连生,动员村民入社的情境感到内疚——自己对这场运动的认识实在是太肤浅了。 胡沐仪收起杂志在座位上沉思着,周围同学的祝贺声他似乎一句也没听进去。 下午上完课,班主任肖毅把胡沐仪喊了去问他:“小说发表了,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自己很肤浅。”胡沐仪诚恳地答道。接着他向肖毅讲了去张家先家做工作的事。 肖毅听了沉默了一会儿才说: “张家先的事我知道,他舅舅孙老师对我讲了,很可惜。农业合作化,是我国农村所有制的一场大变革。你还年轻,包括我也很难一下就理解。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逐步加深认识。不过小说的发表,总是值得祝贺的,这说明你的写作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要继续努力,切忌骄傲。” “我记住了。”胡沐仪答道。 “另外,”肖毅接着对他说,“给你布置一项任务。本学期学校要开展勤工俭学。明天召开动员会,要求各班表态。你下去后同班长商量一下,拟一个发言稿,行吗?” “好吧。”胡沐仪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第二天课外活动时,学校召开了全校师生大会。会上,先是教导主任总结上学期的工作,表彰了一批优秀学生。其中有安宁、胡沐仪、龚长林。接着就是校长作报告。 校长姓任,高个子,很魁梧,代胡沐仪班数学课。只见他讲道: “同学们,今天既是开学典礼,又是我校开展勤工俭学,自己动手建设校园的誓师大会!为了下学期接纳新同学,学校要兴建一批教室和宿舍,大约需要四十万块砖。上级要求我们自己动手烧制……” 听到这里全场哄动了,议论纷纷。 “安静,请安静!听校长讲。”主持会议的校团委干事高喊了几声,会场才又安静下来。 “现在我宣布,”校长接着讲道,“全校四个班,每班搭制十万砖,一个月完成……” 全场又哄动了。任校长提高了嗓门; “同学们,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希望全体同学积极响应上级和学校的号召,发扬‘抗大’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我们自己的学校! “哗哗哗……”全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校长讲话后,各班班长分别代表本班学生在大会上表态,坚决响应学校号召,保证完成制坯任务。四班班长还在会上念了首打油诗: 东风浩荡红旗飘, 兰田学子志气高; 勤工俭学建学校, 四十万砖自己烧; 自力更生是法宝, 抗大精神不可抛 这是胡沐仪的“杰作。” 然而在当时,胡沐仪对学校动员学生自己动手,脱坯烧砖是有看法的。先天晚上,他同班长商量写发言稿时就说:“学生的任务是读书。现在丢下书不读去脱坯烧砖,岂不荒废青春?再说现在毕竟不是‘抗大’时期,也犯不着要学生这么做。” 班长比胡沐仪大两岁,能说会道有心计,就是学习不怎么好。听了胡沐仪的议论,他说道:“既然学校决定了,总是有道理的。练练体力、学点脱坯烧砖的技术也好嘛,耽误几天学习算得了什么?” 动员会后,班里根据学校要求作了具体安排。全班五十多名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停课一周,轮流制坯。班主任肖毅对大家说:“这样既解决了工具、场地不足等问题,又可以少耽误学习。只要天不下雨,每天按制五千计算,二十天就可以完成十万坯的任务。” 胡沐仪被分在了第一组。(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