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笔者获悉,当前,黄冈全力开展“千人进千企”专项行动,为了更好地收集市场主体涉营商环境的诉求、建议,该市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了黄冈市优化营商环境投诉及问题反映平台二维码,开展“送码上门”活动。
营商环境工作点多面广,为破解难题,找准着力点,更好地畅通市场主体反映问题渠道,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今年初,黄冈市出台了《黄冈市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实施方案》,建立涉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处理机制。
黄冈市优化营商环境投诉及问题反映平台建立以后,市场主体通过扫码进入平台界面,可以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政府及其部门在执法或服务中侵犯市场主体权益的行为进行投诉;二是反映市场主体当前在经营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需要政府及其部门解决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三是对于如何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办事体验,提出意见建议。
同时,该市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意愿,自愿填写个人信息,解决一些市场主体在投诉及反映问题时的一些思想顾虑,便于更加客观、更加真实了解市场主体的想法,提高问题解决的精准性、及时性。
9月上旬,结合黄冈市“千人进千企”行动,市营商办组织全市各地对所有规上限上工业企业、建筑业、商贸企业、重点服务业逐一“送码上门”,龙感湖管理区、白莲河示范区、市直园区实现辖区企业“送码上门”全覆盖。要求每个县(市、区)“送码上门”的企业不少于500家。
同时充分发挥协会等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组织协会开展“送码上门”,将“送码上门”延伸到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连日来,市县两级营商办将送码上门活动作为近期重点工作,及时宣传,迅速组织,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印制二维码5422份,送码上门4982份,张贴二维码3980份;共收到问题及建议反映信息169条,都第一时间进行了转办、分办。
黄冈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石志红表示,市营商办对交办事项实行台账式管理,对临近办理期限的承办单位进行一次电话提醒;对过期未报送办理情况的承办单位进行一次书面督办;书面督办后2日内既不报送情况,也不主动说明原因,作为工作作风问题向市纪委移交处理。
同时,市营商办对办理质效进行严格把关,对交办事项不认真对待,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退回承办单位重新办理。退回重办的事项,原则上2日内重新上报办理情况,对逾期未报的进行通报。
搜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