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49|回复: 0

道学慧性思维法教育与儒学智能思维法教育的差别

[复制链接]
来自
重庆
精华
0

33

主题

33

帖子

6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60

IP属地:重庆市

发表于 重庆市 2021-10-13 19:1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学慧性思维法教育与儒学智能思维法教育的差别
原创:熊春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历史上曾经记载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对我们了解和掌握中国道学慧性思维法教育与儒学智能思维法教育的差别,我觉得是比较有帮助的。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明朝时期,大概在成化五年的时候(有朝代、有时间),有一位饱读诗书的儒学士,是位举人,他名叫张升,他乘着一只船,北上京城去赶考(明朝的都城就在北京)。这位举子平时就学习十分刻苦,惜时如金,在旅途中坐在船上也始终手不释卷,不忘读书。有一天,他站在船头上,摇头晃脑、吟哦诵读的时候,有位同船北上道家服饰打扮的人就踱到了他的身边,开口问他:“你为什么每天总是同样看这一本书,而且手不释卷呢?”

张升见有人动问,就很恭敬地回答说:“这个读书,必须反复温习才能熟悉和理解。”这个回答有没有道理呢?——很有道理,无懈可击。

但是,这个道士听完张升的回答以后,就拿过书来,将这本书迅速地翻看了一遍。然后就随口背出书中的内容,只字不差,就好像这本书的内容早已经烂熟于胸一般。

张升当时惊愕不已,像道人这种超强的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那是闻所未闻,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还是难望其项背的。他也明白了自己今天遇到了一位异人,遇到了一位高人,其能力绝不止于强闻博记的能力,可能还有其他更厉害的本领。于是,就急忙很谦虚地叩问自己今后的运程、命运。这位进京赶考的举人,当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能不能考中,能不能金榜题名。

那位道家打扮的人士见他动问,就顺口说了一句:“你今后的命运中,会有三件大事情发生,那就是:中状元;买宅子;另外,会在滕王阁饮三天的酒。”讲完可能要发生的这三件事情,然后,这位道人打扮的人就不肯详细讲解了,默然不语其详。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位张升果然如其所言,赴京考试就中了头名,当了状元。当了状元以后,众星捧月,就发财了,买了状元第的宅子,在京城住下来,做了几年的京官。但是,后来因为他敢于直言劝谏,而被皇帝贬于南京供职。南京是明朝的老都城,他在前去赴任的途中路过南昌,当地的官员因为敬佩他做人的人品和为官的官风,就在滕王阁里摆上酒席,邀其畅饮,果然连续款待了他三天。那位道家人士随口所言的三件事,无一没有应验。

在这一则历史故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我认为并不是那位道学人士预测判断的准确性值得人们去击节赞叹,没法赞叹,不必去追求那个“玄之又玄”。相反,值得分析和把握的应当是他那过目不忘的慧智能力,这才是最重要、最关健的,也正是我们国家现代教育所最急需的东西,是每个家庭、每个人最需要的东西。我们看一看,分析一下,这一段简短的故事所透露的现象中,两位主人公,张升这一方那可以说是智能儒学思维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杰出代表,是应试教育培养而即将被皇帝钦点的头名状元郎,卫冕的状元郎。他的智能思维学习模式,就是手不释卷,学而常习之。这种教育是一种后天智能独运,“读书必须反复温习才能熟悉和理解”的方式。张升的智能思维模式,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智能文明时代儒学的巅峰状态,他完全无愧于是整个儒学智能思维模式的成功代表人物。我想,这个帽子大家不会反对这样给他加冕,是位博士级的人物。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那他就显得可怜了,是一位不见经传史载的普通道家人士,连在张升自己亲笔的记录中都还不知道人家的名字,那真是典型的草根一族,那是典型的山寨派,是山林师徒式教育培养结果的人物。他所代表的正是道学中经过慧性和图文思维模式教育培养、并且具备较强慧性图文思维能力的普通人士,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地位,也没有炫耀的志趣。他的阅读方式,那的确是一种“迅速翻看,随口背诵”,是一种“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以慧统智”、“以慧导智”、“慧智同运”的阅读学习方法。

状元郎张升与道家人士的偶遇,他们教育学习方法的交流碰撞,就如同西方的“试验证伪”一般,揭示了人类慧性图文思维记忆模式与智能逻辑推理、归纳演绎思维模式之间的巨大差异性和层次区别性。所揭示的,是不同的思维教育模式,必然会结出品质完全不同果实。其中的优劣性,大家听完了这个故事,再分析一下,相信明眼人一看即知。
配图:玉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