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武汉德德 于 2022-2-10 09:40 编辑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距今有3500年历史,是商朝南土中心城邑,武汉城市之根。1954年发现,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2月6日我又一次来到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仔细观看了每件出土的铜器。
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青铜器的使用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土耳其和伊拉克地区,及叙利亚古代TellRamad遗址出土的铜珠等。中国青铜器开始于马家窑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在中国仰韶文化早期和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
中国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5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盘龙城出土的青铜器,有数百件。从用途上分为礼食器、兵器、生产工具、装饰品四大类。
盘龙城青铜器,是当时统治者有政权、军权、神权的集中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