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9日,市委书记张家胜,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军杰调研武汉新港唐家渡港区一类水运口岸项目、黄黄高铁项目、振兴大道规划建设,强调要发挥地理优势,做强综合交通枢纽,做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做强现代物流体系,真正把地理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武汉新港唐家渡港区一类水运口岸项目位于黄冈长江大桥下游1300米,利用岸线496米,是以集装箱和件杂货为主的深水公用港区。项目总投资24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设计年吞吐量30万标准箱,建设集装箱货运堆场和口岸监管区;二期项目设计年吞吐量360万吨,建成散货堆场。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计划今年6月份竣工,随后试运营并申请国家层面验收。
市领导来到项目建设现场,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随后,张家胜主持召开座谈会,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为项目“拿脉问诊”,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张家胜说,作为内陆城市,黄冈没有一类水运口岸,进出口业务需通过武汉或黄石等地口岸办理,而武汉新港唐家渡港区一类水运口岸项目填补了这个空白,是我市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也是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先导性项目,对黄冈而言,具有重大意义。要提高认识,主动融入和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站在更大范围看待黄冈的港口资源,明确方向定位,打造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降低企业运输成本,集聚更多要素、更多企业、更多产业。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加强领导,责任到人,节点化、清单化推进,确保项目如期建成、如期验收、如期投入使用。
黄黄高铁项目自武冈城际铁路黄冈东站引出,经黄州、浠水、蕲春、武穴、黄梅接入安庆至九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全长125.4公里,投资170.4亿元。项目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静态验收已基本完成,提前启动联调联试工作,各项通车前的收尾工作正在抓紧落实。按照计划安排,拟在今年4月试运行,争取“五一”开通运营。
在深入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后,张家胜指出,黄黄高铁项目是我国“八纵八横”主通道京港(台)高速通道和京九高铁、武杭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对于完善长江经济带铁路网布局、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辐射带动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交通具有关键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要优化综合交通体系,以交通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经济发展提速。各相关部门要精诚合作,密切配合,当好“店小二”,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运、早见效。
振兴大道南起南湖大道,北至江北公路,全长13.9公里,以快速交通功能为主,兼有集散区域交通和景观功能,定位为黄冈城区南北中轴线主干道。建成后,可以串联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老城片区、临空经济区、黄冈高新区,通过相关路网上连团风,下接浠水。目前,南湖大道至余家潭路段7.1公里已完成建设,新建路段为余家潭至江北公路,全长约6.8公里,概念性规划方案已经形成。
市领导来到南湖大道与长河大道交界处、中环路跨三台河桥、夹州村、江北公路白衣港中桥等处,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张家胜说,要强化规划引领,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着眼主城崛起,加快推进黄团浠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方案,使交通布局更好适应中心城区人口、经济发展趋势,构筑中心城区内外联通、畅通高效、方便快捷的高质量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实现交通通、物流通、产业通。要下更大功夫优化城市形态,拓展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对资源要素吸附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余友斌,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玺玮,副市长荣先国分别参加调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