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稿 记者 陈雪玲 通讯员 张峰 2022年亮点工作 “荆州依托‘双十字’通道服务运输结构优化调整铁水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入选 全国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入选 第三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获评 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 石首市 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入选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交通投资超额完成 完成公路水路投资111.9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95亿元)的118%,同比增长23.5%。 累计争取中省补助资金10.19亿元,同比增长22.8%。 完成宜荆荆都市圈荆州综合交通物流等“1+3”规划编制工作,形成116个总投资3008亿元的项目库。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总投资318亿元的武松高速江陵至松滋段(含观音寺长江大桥)、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武松高速仙桃至洪湖段、当枝松高速等“三路两桥”开工建设,沪渝高速荆州东服务区基本建成。 ●加快推进二广高速荆州绕城段,沙公高速南延接湖南安乡、北延段(绕城高速东北段),监利至华容高速,监利华容公铁两用桥等“四路一桥”项目前期。 ●19个省区域“硬联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工2个。建成一二级公路81.82公里。 港航物流提能增效 ●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656万吨,同比增长48.6%,增速全省第一,完成集装箱17.72万标箱。 ●“荆州依托‘双十字’通道服务运输结构优化调整铁水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全国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大力推进“五港并建”,11个总投资88亿元的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项目集中开工,内荆河航道一期工程已启动勘察设计。 ●制定出台《荆州市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实施细则》,新开辟“荆州—重庆—水富”“荆州—上海”“荆州—北海”等集装箱运输新通道,荆州市入选第三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民生实事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美丽农村路创建共同缔造活动,实施乡村骨干网畅通、基础网连通和既有公路提档升级“三大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1017公里。农村公路管养岗位吸纳脱贫户1460人。 ●第一批“三年消危”662座危桥全部“清零”,第二批62座危桥全部开工。 ●荆州市获评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石首市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向124个“两企两个”市场主体发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1.22亿元。 疫情防控积极有为 ●加强交通卡口和“两站一场”查验力量,高效推行“八三”工作法,实现查验操作程式化、规范化、高效化,受到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充分肯定。 ●统筹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制定重点区域物资运输保障方案和货运司乘人员“白名单”制度,设立转运消杀点,确保了各类重点物资运输高效通行。 行业治理持续深化 ●7处省市挂牌督办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对全市70家重点运输企业实施安全评估。 ●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市民之家综合受理窗口,完成14项高频服务事项上线运营。 ●开展800公里以上省际道路客运班线专项整治,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93公里。 ●推进企业“小进规”“个转企”,上报新增规上道路货运企业33家。 党的建设纵深推进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出台学、思、写、宣、讲、考、谋、行“八字”学习方案。 ●建立月度述职评议制度,开展“十优”科室创建。 ●推进运输行业“两新组织”建设,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关爱客车、货车、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司机”等七大专项行动。 2023年这样干 锚定“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目标,修通路、架好桥、行稳船,奋力打造宜荆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煤炭、铁矿石、农产品、化工产品铁水联运集散交易基地,多式联运、“四好农村路”、城市公交、智慧交通示范工程等“两枢纽、四基地、四示范”,为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交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