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不小心的货 于 2023-6-13 09:25 编辑
住院记 文/张勇
前期,因为头脑有些发昏的缘故,一度曾怀疑地球转速加快了;不久,还在公交车上出现了疑似醉酒的症状。现在基本可以确认,原来是自己的血压升高了。 为了家庭的和谐,也为了珍惜宝贵的生命,这天一大早,我拿上身份证、医保卡和手机充电器,背上个小包包,就匆匆地往医院里赶。 走进门诊大厅,东张西望一阵,在红马夹的帮助下,很快就通过自助机器挂了号,然后按照指点,上二楼找心血管内科。 虽然是八点刚过,心血管内科入口处的候诊厅,却静悄悄地坐满了爹爹婆婆。一个年轻的女导医站在前面桌子的旁边,不断地有人上前问这问那。看那场景,还以为是某老师给一群老学生讲课呢! 小心翼翼地问了才知道,这里还得用挂号单,再刷一次叫号机器排队,接着就是按顺序等着叫号就诊。 找个空位坐下来,眼睛紧紧盯着前面的电子显示屏,盼着早些轮到自己。而且很快就发现,普通号前面还有26人在等待,而专家号呢,总共才有3人。 我挂的是普通号。经过打听,普通号与专家号仅8元的差价,现场却隔着二十多人排队。于是,赶紧去换成了专家号,也很快就享受到了专家诊断的待遇。 等待的那一刻,脑子也不闲着。收挂号费是几个意思?是不是跟逛公园一样,进门就得先收门票,然后里面的各个景点再各自收费? 经过所谓专家的一番诊断,我被当即安排住院治疗。 在住院部,大家都叫我十一床,没有人喊名字。到病房里刚刚躺下,就来了好几个护士,轮番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等等。有些夸张的是验血,同时两个护士,一个在右手,拿个像手机似的闪呀闪的东西,在无名指拇处消完毒,快速地电刺了一下。另一个在左手,端来个托盘,放到床头柜上就开始在左臂上绑橡胶带,拿了四根管子准备抽血。见此阵仗,我双眼一闭,心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家请便吧! 不断地输液,吃药。几天下来,发现这里的医生、护士态度都挺好的,说话轻声细语的。工作也很认真,半夜一点多还来查房。她们无论什么时候进出病号,基本都没有声音。如果老远就听到踢踢踏踏地脚步响,那肯定是清洁工来了。 每间病房里有三张病床。我的另2个病友,都是七十多岁的老爹爹。一个是胃疼,另一个是不停地咳嗽。医生和护士多次询问那个胃疼的爹爹,家里有什么人、有什么亲戚朋友,怎么联系等等。他老人家却不太配合,声音总是高八度:没有,都没有!我是一个孤老! 听他聊天得知,他于1951年出生于汉口,1970年上山下乡,1975年招工去了鄂州的一家工厂上班,后因犯错误被工厂开除。自称上无片瓦,下无藏身之地。现借住在乌龙泉拾荒,每月在鄂州领780元的低保,托关系办的武汉医保卡。反正说起来一把泪,听起来一锅粥,让人心里不由得有几分同情。 最为恼火和费劲的,就是坐电梯。住院部30层高,有四部电梯在运行,去19楼以下和20楼以上的各2部。每天的早中晚都是高峰期,等电梯的黑鸦鸦一片都伸长着脖子,坐电梯的热烘烘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坐一回,至少得等十几、二十多分钟。好几次都想走楼梯,但一想自己在27楼,只好作罢。 此次入院,时间不长,也很突然。期间,没人陪床,正如某人说的,你还能动呢!也没有见到一个认识的人,刚进来的时候,听9床说,有个人高马大的男的找11床,我敢肯定他是记错床位了。 住一次医院,也等于受一次教育,也更懂得珍惜眼前。出得院来,才感觉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人们都在努力地生活、奔波,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健康、自由、开心地活着,真的很好! 202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