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作为一家由水产养殖转型为水体养护的国企,湖泊水质提升工作对于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为了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企业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湖泊水质的持续提升。 首先,企业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进行发展规划。将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限制经济活动和人的行为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进行。通过绿色转型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的绿色化程度。 其次,企业需要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湖泊水质提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企业应坚持重点攻坚,抓住主要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加强目标协同、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和政策协同,提升各项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第三,企业应注重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有机统一。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力量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对于无法自然恢复的区域,采取科学的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使湖泊水质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企业也需要加强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重要的公共责任,需要明确的边界和严格的制度来实现。企业应通过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加强责任追究,以及推行绿色发展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来实现对企业的外部约束。同时,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最后,企业应积极采取自主行动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企业应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通过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