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4343|回复: 28

武汉历史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3

1436

主题

7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694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0-5-17 08: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丁南征

【武丁南征】商朝在迁殷前后国势衰微,南方荆楚诸部呈现出强烈的离心倾向。武丁(殷高宗)时国力复兴,遂于公元前13世纪末出兵南征。兵锋及于汉水、氵员水、滠水之间,今武汉市江北辖境包括黄陂、新洲,均为武丁大军用兵之地,使荆楚各部重新归附。


楚灵王镇夏?

【楚灵王镇夏?】公元前540年,楚灵王联合12位诸侯,发动吴楚之战。为就近指挥楚军作战,楚灵王从郢都移镇夏?。夏?指汉水入江处,即后来所称夏口。公元前537年,?射率繁扬之师,在夏?与楚灵王会合,后在安徽的鹊岸击败吴军,结束了这场持续3年的战争。

吴军破酭月城

【吴军破酭月城】东汉末年,武汉成为孙权和刘表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为防御吴军进犯荆州,刘表令其江夏太守黄祖将郡治移至石阳(在今汉口北郊),以重兵驻龟山北侧的酭月城,扼守长航道。汉建安十三?208)春,吴军前部大都督周瑜以水军击败黄祖,攻破酭月城,将其夷为废墟。然后乘胜追击,斩黄祖,俘虏数万人。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东汉末年,曹*初步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208)深秋率兵20万,号称80万南下。刘备被迫从樊城逃至夏口(汉水入江处),继而渡江至沙羡县(治所在今金口)东北今青山一带,派诸葛亮劝说孙权出兵。双方组成联军5万,迎击曹军。曹军顺汉水而下,渡江至赤壁(今武汉市江夏区赤矶山,一说今蒲圻县西北赤壁山),因将士不服水土,疫病流行,又不习水战,初战即被联军打败,大火延及岸上营帐,曹军纷乱,联军遂乘势大败曹军。此战后孙权取得荆州大部,刘备则占据武陵、长沙等四郡,后又取得益州,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孙权筑夏口城

【孙权筑夏口城】赤壁之战后,孙权自建业(今南京市)移治于鄂(今鄂州市),改鄂县名武昌,设武昌郡。沙羡县(治金口)境内的江夏山(一名黄鹄山,今蛇山)为拱卫其上游的形胜之地,因此,孙权便于黄武二年(223)派人在山上近江处筑城。此城周围二三里,因隔江面对夏水(汉水)入江口而取名夏口城。城依山负险,居高临下,孙权多以宗室率军镇守,军事地位十分显要。此城为武汉市区内第一座有明确纪年的古城。

张昌起义

【张昌起义】西晋惠帝时期,税役繁重,民不聊生,流民四起。太安二年(303)义阳"蛮"张昌发动就食于江夏的流民起义,立国号"汉",建元神凤。江汉一带人民纷起响应,旬月间众至3万,攻州夺郡,势如破竹。先后攻克江夏、武陵、零陵、豫章、武昌、长沙等郡。晋平南将军、镇南大将军和南阳、武昌等五郡太守相继被斩。占据了荆、江、扬、徐、豫五州大部分地区。同年秋,义军与晋将陶侃作战失利,起义失败。

牛僧孺治鄂

【牛僧孺治鄂】唐中叶,鄂州(州治江夏县,在今武汉市武昌区)成为东南贡赋转运中心,地位日显重要。宝历元年(825),唐敬宗命宰相牛僧孺出任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领鄂、岳、蕲、安、申、光等6州。牛僧孺在鄂6年,裁撤冗员,整肃吏治,减轻民赋,颇有政声。其间,他奏请废沔州,并汉阳、汉川于鄂州,开始将汉阳、江夏纳入同一行政区。江夏县原为土城,牛僧孺分期将其建为砖城,使之北临沙湖,南抵紫阳湖,规模空前宏大,为唐宋时期鄂州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岳飞驻节鄂州抗金

【岳飞驻节鄂州抗金】宋于绍兴三年(1133)收复襄、邓等失地后,高宗加授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武昌开国侯,屯兵鄂州(州治江夏县,在今武汉市武昌区)。绍兴十年(1140),金兵再次大举南下。岳飞自鄂率宋军主力北上迎敌,连克洛阳、郑州等地,逼近开封,但此时高宗、秦桧一心求和,一天发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退兵。岳飞被迫回师,次年即被冤杀。在鄂州期间,他写成千古名词《满江红》,表达了他誓死抗金,收复失地的决心。现武昌蛇山建有岳飞亭。
徐寿辉汉阳建都

【徐寿辉汉阳建都】徐寿辉率众在蕲水(今浠水县)起义,被拥立为帝,建国号"天完"。次年正月义军攻克汉阳和江夏(今武昌),至正十六年(1356)正月,义军将领倪文俊迎徐寿辉至汉阳,在凤凰山下修建宫殿,定为"天完国"都城,在此指挥红巾军与元军作战,达5年之久。至正十九年(1359)陈友谅迎徐寿辉到江州(今九江),次年将徐杀害,天完国遂被"大汉"取代。

汉水入江口改道

【汉水入江口改道】汉水在古代又名夏水、沔水,其中、下游河道屡屡变迁,下端则与湖泽相连,入江口便不止一处。遇洪汛更是蔓分多口入江。先秦时期其下游与氵员水、酳水联为一体,主河道自夏?入江,其地在今汉口北郊谌家矶至沙口之间。后主河道南移,入江口亦移至大别山(又名翼际山、鲁山,即今龟山)以南。故鲁山城后得名"汉阳"。明中叶长江进入丰水期,汉江来水大增。尤其成化初年,汉水下游连年大水,终在今汉阳以西排沙口、郭师口之间溃决,径直向东形成一新河道。汉水主流遂改由大别山以北入江。后在汉水、长江和与汉水相连的湖泽之间,渐渐兴起汉口镇,形成"三镇鼎立"格局。

汉口设置巡检司

【汉口设置巡检司】汉水改从龟山北入江后,汉口便成为长江、汉水航道的交汇点。其北侧沿岸成为避风良港,不久就发展为繁华的港埠。岸上货栈商铺与日俱增,渐渐形成商贾云集的市镇。正德元年(1506),明廷定汉口为漕粮交兑口岸,使之商市更盛,人口日增。至嘉靖二十四年(1545)汉口已有居民1400户,其商税成为汉阳府的重要财政来源。汉阳县遂在此设巡检司,管理居民、商税等事务。汉口开始有了行政管理机构,并成为一个与农业分离的特别行政区域,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地之一。

张献忠火烧楚王府

【张献忠火烧楚王府】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次年开始在江夏高观山(今蛇山)南侧建王府,历时9年竣工。先后建成宫殿楼阁、亭台水榭等建筑800余间,其城高近10米,壮丽不亚皇城。崇祯十六年(1643)春,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攻破江夏城,缚楚王朱华奎沉入江中,并放火烧毁楚王府。改江夏为天授府,建立"大西"政权,自称"大西王"。

林则徐武汉禁烟

【林则徐武汉禁烟】清道光十七年(1837)四月,林则徐到武昌接任湖广总督。时鸦片流毒全国,林则徐痛感烟毒危害,决心试行禁烟。经一年调查、谋划,他制定了收缴烟具、劝令自新、禁止开馆兴贩、设立禁烟公所等六项措施,率先在武汉三镇及湖北、湖南各地实行禁烟。先后在武汉查缴烟土约15000两,在两湖地区收缴烟土、烟膏4万多两,烟枪上万支。他两度亲率属下全体官员查验收缴的烟土、烟具,尽数予以焚毁,并将其灰烬抛入江中,以示禁烟决心。由于两湖禁烟成效卓著,林则徐被道光皇帝连续召见8次,为他嗣后赴广州禁烟打下了基础,是广州禁烟的先声。

太平军攻克武汉

【太平军攻克武汉】清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太平军水陆并进,于二十二日和二十九日相继占领汉阳和汉口。杨秀清在汉口江西会馆设东王府,指挥围攻武昌。太平军在武昌和汉阳之间架起两座浮桥,从江上发起进攻,与陆上部队配合,于次年一月十二日攻克了武昌城。这是太平军攻占的第一座省城。在进据武昌期间,太平天国在蛇山上建造望楼,创造了"守险不守陴"的城市守御战术,并完善了男馆、女馆、圣库制度,为管理大城市积累了经验。同时,大规模地扩军,使太平天国的人口增至50余万。

汉口开埠

【汉口开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规定增开汉口等11座城市为通商口岸。1858年12月,英国侵略军头目额尔金率4艘军舰闯入武汉江面,为强开商埠收集资料。1861年春,英国派参赞巴夏礼和侵华舰队司令何伯再次率舰队到武汉,实施开埠。巴夏礼据《北京条约》与湖广总督官文签订了《汉口租界条约》,在汉口濒临长江地带(今江汉路至合作路)圈划了30.53公顷土地作为英租界,确定英国即行在租界内建立领事馆。至此,汉口便正式辟为对外开放的商埠。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1938年5月19日日寇侵占徐州后,又调集13个半主力师团和其他兵力共30余万,在空军和海军配合下,沿大别山脉和长江两岸,分别从正面和侧翼向武汉进犯。为了阻滞日军继续西进,国民党也调动了第一、三、五、九战区和武汉卫戍部队的上百万兵力,组织保卫大武汉战役(称"武汉会战")。6、7月间,武汉东部重镇安庆、九江相继失守,10月下旬,邻近武汉的鄂城(今鄂州市)、黄冈、黄陂诸城又被日军占领。中国军队在战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尤其是中苏空军以少胜多,取得击落敌机数十架、击沉敌舰船数十艘的战绩。10月25~27日,武汉三镇沦陷。

中山舰金口遇难

【中山舰金口遇难】1938年10月下旬,日寇分别从东、北两面进逼武汉近郊,国民党党政机关、大批工厂企业和人员纷纷撤离武汉,向鄂西和四川转移。国民党海军担负长江巡防及掩护撤退的任务。10月24日,国民党海军名舰中山舰在武昌(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附近长江水面巡防时,与6架日机遭遇。日机轮番俯冲,向中山舰疯狂地扫射和轰炸。舰长萨师俊率全体将士英勇抗击,击落敌机两架,但终因受创过重而沉没,战舰上有25名官兵壮烈殉国。中山舰初名永丰舰,系1910年由清政府向日本三菱造船厂定购的炮舰。舰长62.1米,宽8.9米,排水量836吨,航速每小时13.5海里。于1913年编入中国海军第一舰队服役,满员编制138人。1917年7月在海军总长程璧光率领下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登上永丰舰指挥平定叛乱,居留舰上50余日。1925年4月13日,为纪念孙中山,永丰舰改名中山舰。1926年蒋介石曾利用中山舰制造了排斥共产党人的三二O事件。鉴于中山舰的重大历史价值,湖北省文物部门经过多年努力,于1996年将其打捞出水,经过修理后在金口建立中山舰陈列馆。

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

【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5月,白崇禧的华中防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全线动摇,开始溃退。15日,国民党十九兵团司令张轸在金口起义;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武汉。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首任市长吴德峰。

1954年特大洪水

【1954年特大洪水】1954年5~7月,武汉地区连降暴雨,降雨量达到1394.2毫米,比常年同期多一倍半。武汉关水位7月18日超过1931年28.28米的最高水位,8月18日15时,达到29.73米。在此紧急关头,中共中央紧急指示:"竭尽全力,抢救危关",并指定政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专门负责领导武汉防汛工作,王任重任防汛总指挥,张平化等任副总指挥,动员全市人民投入防汛抢险。从6月30日至9月3日,全市为加固堤防共组织了28.9万多人,挖填土方327万余立方米,片石28万立方米,终于战胜此次特大洪水,确保了武汉市的安全。1969年武汉市在汉口滨江公园内修建了防洪纪念碑。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梦里麦香 + 15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3

1436

主题

7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694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0-5-17 08: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之洞督鄂

【张之洞督鄂】清光绪十五年(1889),张之洞自粤调任湖广总督,到1906年共督鄂17年。其间他系统阐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大兴洋务,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湖北枪炮厂,设纺纱、织布、制麻、缫丝等四局,促进武汉近代工业兴起;倡导改革教育,先后兴办了两湖书院、文普通学堂、武普通学堂、方言学堂、两湖总师范等数十所新式教育机构,并选派大批学生出国留学,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编练新军,在鄂形成一镇一协近代新型军队。为武汉的近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庚子自立军起义

【庚子自立军起义】戊戌变法失败后,唐才常等维新派决心以武力推行新政。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庚子年)唐才常与林圭在武汉组织自立会。继而以"勤王"相号召,在长江沿岸联络会党和清军,组成自立军七军。其前军由秦力山、吴禄贞统领,驻安徽大通;后军由田邦璇统领,驻安徽安庆;左军由陈犹龙统领,驻湖南常德;右军由沈荩统领,驻湖北新堤(今洪湖市城区)。自立军总机关设在汉口,由林圭、傅慈祥统中军集结于武汉。另设总会亲军和先锋营,由唐才常直接指挥。总兵力2万人,联络共同举义的会党达10余万。同年8月9日,秦力山率先在大通发难,奋战7日而败。8月12日,张之洞在英国领事馆协助下捣毁了设在英租界的自立军机关。唐才常、林圭、傅慈祥等被捕,旋遭杀害。随后清政府在各地大肆搜捕自立军,千余人被杀,起义归于失败。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清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武昌爆发反清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满清王朝在武汉进行了深入的宣传发动工作,建立了多种革命团体。1911年9月初,清政府调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人民起义,使武汉出现了发动起义的良好时机。9月14日,湖北两个最大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联合成立起义总指挥部,决定举行起义。10月9日早晨,不幸发生了政治筹备处机关炸弹失慎爆炸事故,起义的文告、名册、印信等被湖广总督瑞澄获得。瑞澄即于当日捣毁了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并拟按名册搜捕革命党人。在此危急时刻,革命团体的基层骨干暗中联络,决定立即举义。10日夜,革命党人在新军工程营鸣枪发难后率各营新军相继起义。起义军在吴兆麟、蔡济民等人指挥下攻占了总督府及湖北藩、臬各衙署。瑞澄仓皇逃上停泊在江边的楚豫舰,清军统制张彪亦弃城而去。11日晨,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其时蒋翊武、孙武等领导人不知去向,群龙无首的起义军于是推清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告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通电号召各省起义。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开端,为掀起这次民主革命高潮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故又称"辛亥首义"。

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

【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武汉传播,不久形成了一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秋,刘伯垂、包惠僧、董必武、陈潭秋、张国恩、郑凯卿、赵子健等7人,在武昌抚院街(今民主路)召开会议,正式成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选举包惠僧为负责人,机关设在武昌多公祠5号。不久,包惠僧、董必武、陈潭秋、李书渠又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在武昌各学校发展进步学生加入团组织。1920年11月7日,在武汉中学举行了第一次团员大会,共有18名团员参加会议。会议正式宣布成立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由包惠僧担任第一任团的书记。1922年4月,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改称武汉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派代表赴广州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运动蓬勃高涨,各行业工人纷纷成立革命团体。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沿线16个工人俱乐部的代表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的武力阻挠和破坏。为抗议军阀的暴行,总工会秘密迁到汉口江岸,组织总同盟罢工。2月4日罢工开始,京汉铁路2万名工人全体加入罢工行列,使这条交通大动脉立即陷于瘫痪,给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月7日,曹锟、吴佩孚调动大批军警,分别在汉口、长辛店和郑州对罢工工人实行血腥镇压,仅江岸就有40余人死难,数百人受伤,造成二七惨案。罢工坚持到9日结束。武汉现保留着多处罢工遗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3

1436

主题

7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694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0-5-17 08: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三镇的由来

武汉有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从考古发掘来看,武昌在新石器时代的水果湖放鹰台和南湖老人桥、洪山区花山乡的许家墩和棋子墩等处,就是古人栖居之地。

旧时的舞场手工业发达,以造船、冶金、铸造钱币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黄鹤楼的屡次兴废,从三国时代至今已历十余次,每次重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业手工业很是繁华。同时,汉阳还是游览胜地,位于汉阳的归元寺是武汉市佛教丛林保护得最好的一处,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和汉阳筑城起始于同一时期,约有1800年历史。

历史上,汉口,汉阳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同步发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汉水在历史上改道不下8次)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才独立发展,仅有500多年的历史。汉阳、汉口很早就筑有城墙,分别被当作过县治之所在。

汉口后来迅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名声和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武昌和汉阳,,明末清初,汉口已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海外誉为“东方芝加哥”。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

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5年在汉口修筑张公堤。这条堤对逐年降低后湖一带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陆地,对起初狭小的汉口扩建面积提供了方便条件,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3

1436

主题

7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694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0-5-17 08: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历史典故与民间传说


叶调元诗戏铁公鸡

  叶调元,又名苕园,字鼎三,浙江余姚人。清道光年间,他曾长期寓居汉口,写了一本反映 汉口风俗民情、脍炙人口的《汉口竹枝词》,因而在当时的汉口颇有名气。一日,花楼街有 一个靠做投机生意和放高利贷发家的田姓财主做50大寿,为附庸风雅,锦上添花,乃特请叶 调元赴宴。叶调元久闻田财主家财丰厚,但为人却非常刻薄吝啬,人称“铁公鸡”。便决定 就此机会捉弄他一下,出出他的丑,乃欣然赴宴。这天,田财主家宾客如云,热闹非凡,但 宴席上的每道荤菜都只是在盘子上面薄薄地铺上一层,底下则全是垫的白菜、萝卜。酒过三 巡,田财主高声道:“敝人小寿,各位大驾光临,不胜荣幸。为让后人分享今日之盛会喜情 ,烦请叶先生赋诗助兴……”话没说完,早已准备好的文房四宝已摆到叶调元面前。叶见此 也不推辞,提笔便写:

    题田大财主五十寿辰喜筵
  薄薄切来浅浅铺,厨房娘子费功夫;
  客人不敢开窗看,惟恐风吹入东湖。

  众人一看,无不捧腹叫绝。

蝴蝶面趣闻

  清光绪年间,洪山附近一家小面馆,招牌本来叫“悦来店”。因为当垆的是一位漂亮姑娘 ,人们又称其为“美人店”。到后来,人们只知道美人店,悦来店的招牌倒给淡忘了。美人 店出售一种蝴蝶面,远近闻名,供不应求。其经营方式也与众不同,一年只做五个月的生意 ,红菜薹上市开业,红菜薹罢园就歇业。开业期间,也只限清晨营业,一位顾客只供应一碗 。营业时间以一炷香为度,香点完了立即挂牌“明日请早”。

  有一年,住在司门口的一位富家公子慕名而来,但接连两次都因为去晚了而吃了闭门羹。第三次他天不亮就去了,总算如愿以偿,觉得这蝴蝶面果然名不虚传,味道鲜美。从此他每日 必到,成为美人店的常客。几个月下来,公子渐渐爱上美人店当垆的姑娘,遂请人说合,愿娶其为妻。姑娘看他为区区一碗面,不辞辛苦,每日必到,的确是情真意挚,便答应了这门 亲事。结婚后不久,即到了红菜薹上市之时,正月初四,循例该开业了,但他们不但没有开 业,反而在门上贴出一张启事:“自即日起,永远歇业。”过了几天,有好事者在启事旁贴 了一张花笺,上面仿唐人崔护“人面桃花”诗意并和其韵写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羹汤相映红,玉人不知何处去,空令食客怅春风。”公子看后知其意,乃和新婚妻子商 量,办了几桌酒席,招待往日之老顾客,表示歉意,并当场公布了蝴蝶面的制作方法。

  原来这蝴蝶面的制法是:以鸡汁调精粉,擀成如纸薄片,用铜制模型按压成蝴蝶状,蝴蝶翅 膀上还缀有星星点点的山楂片碎末,再加上细如发丝的青梅丝,红、绿、白三色相映,简直 就像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面汤也有讲究:选用宝通寺一带出产的红菜薹,掐去其尖,以余 下部分榨汁;配以火腿、银鱼、香菇等;佐以甘洌清澈的白龙泉水,放在以糠壳为燃料的文火上煨,三沸后滤去其配料,留汤备用。顾客登门时,先热汤,再下面片,起锅前投入少许 菜薹尖。这样做成的蝴蝶面,色、香、味俱佳。

  这些诀窍公布后,虽有人如法炮制,并在原址营业,但生意总不及以前美人店的好。考其原因,除了技术火候不到家以外,还因为后来的执业者都是些五短三粗的黑汉子,哪有那秀色 可餐的漂亮姑娘吸引人呢?

龟山蛇山的民间传说

  很久以前,大禹承父遗志,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率领百姓挑土筑堤,疏江导河,劳动号子 声震云霄,惊动了玉皇大帝。玉帝深为感动,派龟、蛇二将下凡帮助治水。大禹非常高兴, 便叫蛇做开路先锋。蛇领命后努力向前,所过之处立刻出现一条大江。由于蛇走起路来弯弯 曲曲,故蛇拖出的大江也曲折而行,龟则紧跟在蛇后面,背上驮着神土,让大禹及时将神土撒下筑成长堤。当长江开到汉水口时,龟蛇因出力过度,累得不能动了,龟就趴在汉阳,蛇就躺在武昌,龟蛇隔江相望,化成龟、蛇二山,护佑着两岸百姓不受水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3

1436

主题

7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694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0-5-17 0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历史概述
    武汉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市郊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都邑,保存完整,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周初属鄂国,秦属南郡,西汉属江夏郡。东汉以后,江北先后置沌阳县(公元25年)、石阳县(三国时期)、曲阳县(公元280年)、曲陵县(公元305年)、汉津县(公元597年)、汉阳县(公元606年)。江南先后置沙羡县(公元25年)、汝南县(公元378年)、江夏县(公元589年)。

    武昌之名,源于孙权以鄂城为都时,改其名为武昌,寓"因武而昌"之意。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治所在江夏县,即今武昌城区。江北有汉阳,故有"双城"之称(元代诗人余阙诗)。"武汉"一词,在明代《重修晴川阁记》中,即有出现。至清代,曾国藩、胡林翼等在信札中,更是经常使用。由于明代以后,汉阳县所属之夏口镇商业发达,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又有"楚中第一繁盛处"之称。故双城演变为三镇,亦有"武阳夏"的说法。1898年,张之洞奏请将阳夏分治获准,1899年,夏口从汉阳县治下划出,成立夏口厅。而夏口开始有县的建制,是在民国元年(1912年)。然市民习惯称夏口为汉口,故"武汉"之名顺理成章成为三镇的统称,因武昌、汉阳、汉口皆有一字在其中。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后,先后建立汉口市政委员会、武昌市政厅和汉阳市政委员会,12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宣布"确立国都,以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为武汉", 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三国时期,武汉是魏、蜀、吴三方鏖战地。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汉口正式开埠对外通商,至1889年英、德、俄、法、日5国先后在汉口开辟租界。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创办近代工厂,兴建新式学堂,修筑铁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首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夏,董必武、陈潭秋作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武汉江岸车站成为罢工总指挥部所在地,2月7日罢工失败后,林祥谦、施洋等工人运动领袖在汉就义。1926年12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1927年2月7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由毛泽东主持,恽代英、瞿秋白、李立三等都曾来校执教。1927年2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2月南京沦陷后,武汉曾一度成为全面抗战的指挥中心,国民政府在武汉周围组织了规模巨大的武汉保卫战。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武汉光复,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




历史沿革

     武汉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市郊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都邑,保存完整,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周初属鄂国,秦属南郡,西汉属江夏郡。东汉以后,江北先后置沌阳县(公元25年)、石阳县(三国时期)、曲阳县(公元280年)、曲陵县(公元305年)、汉津县(公元597年)、汉阳县(公元606年)。江南先后置沙羡县(公元25年)、汝南县(公元378年)、江夏县(公元589年)。

“武汉”的由来
  武昌之名,源于孙权以鄂城为都时,改其名为武昌,寓"因武而昌"之意。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治所在江夏县,即今武昌城区。江北有汉阳,故有"双城"之称(元代诗人余阙诗)。"武汉"一词,在明代《重修晴川阁记》中,即有出现。至清代,曾国藩、胡林翼等在信札中,更是经常使用。由于明代以后,汉阳县所属之夏口镇商业发达,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又有"楚中第一繁盛处"之称。故双城演变为三镇,亦有"武阳夏"的说法。1898年,张之洞奏请将阳夏分治获准,1899年,夏口从汉阳县治下划出,成立夏口厅。而夏口开始有县的建制,是在民国元年(1912年)。然市民习惯称夏口为汉口,故"武汉"之名顺理成章成为三镇的统称,因武昌、汉阳、汉口皆有一字在其中。
近代史上的武汉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后,先后建立汉口市政委员会、武昌市政厅和汉阳市政委员会,12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宣布"确立国都,以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为武汉", 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重大事件概要
  三国时期,武汉是魏、蜀、吴三方鏖战地。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汉口正式开埠对外通商,至1889年英、德、俄、法、日5国先后在汉口开辟租界。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创办近代工厂,兴建新式学堂,修筑铁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首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夏,董必武、陈潭秋作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武汉江岸车站成为罢工总指挥部所在地,2月7日罢工失败后,林祥谦、施洋等工人运动领袖在汉就义。1926年12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1927年2月7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由毛泽东主持,恽代英、瞿秋白、李立三等都曾来校执教。1927年2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2月南京沦陷后,武汉曾一度成为全面抗战的指挥中心,国民政府在武汉周围组织了规模巨大的武汉保卫战。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武汉光复,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

历史人物

  作为"九省总汇之通衢"的武汉,可谓群贤毕至、才俊荟萃。

  先古以来,孙权江夏筑城、岳飞屯兵武昌、崔颢黄鹤楼题诗等先贤足迹至今千古传诵。明末抗击后金统帅熊廷弼修江堤,造福人民。特别是进入近代史后,辛亥首义地武汉,产生了刘静庵、黄兴、孙武、蒋翊武等一批革命志士;张之洞治鄂兴办工厂,开创了中国乃至东亚领先的现代工业先河;特定的土壤,培育了大批文化名人,如: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地质学家李四光、文学家闻一多、哲学家熊十力等等数不胜数。

  本世纪三大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都不止一次到过武汉,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篇章。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1894年、1912年两度来汉,对辛亥首义的武汉给予了"武汉一呼,天下响应","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的高度评价。在他编制的《建国方略》等巨著中,曾为武汉专门作出建设规划。伟大领袖毛泽东曾在武昌农讲所、"八七"会址、东湖梅园等留下历史性脚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等诗词手迹,炳蔚江城;17次在汉畅游长江的实践更深深地激励着武汉人民奋勇前进。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巨轮加速前进,1992年初南巡首站抵达武汉,发表了"发展是硬道理"著名论断,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春天。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豪迈步伐,武汉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重镇、商品贸易中心、交通枢钮和教育、科研基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文化名城更添活力。

  在这跨世纪的交替中,武汉人正以改革者的魄力和创新者的勇气,锐意进取,再创辉煌。为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国钢铁、汽车、高新技术三大产业基地和金融、流通、运输、信息、科教五大聚散中心,塑造并充分展示开放式、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奕奕风采而团结奋斗。


武汉的城市文明可追溯到3500年前的盘龙城。
    盘龙城位于现在黄陂县境内,是在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在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地区长期隶属楚国,楚文化也因此成为今日武汉文化的渊薮。武汉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水运,历来就是商贸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十八世纪的汉口,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1861年开埠后,汉口成为当时中国内陆最大的通商口岸。1911年,武昌城上空响起辛亥革命第一枪,由此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王统治,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9

123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忘记了自己是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7067

东湖终身成就勋章东湖精华勋章东湖彩王勋章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0-5-17 08: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哥的沙发~
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9

123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忘记了自己是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7067

东湖终身成就勋章东湖精华勋章东湖彩王勋章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0-5-17 08: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9

123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忘记了自己是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7067

东湖终身成就勋章东湖精华勋章东湖彩王勋章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0-5-17 08: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9

123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忘记了自己是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7067

东湖终身成就勋章东湖精华勋章东湖彩王勋章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0-5-17 08: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9

123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忘记了自己是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7067

东湖终身成就勋章东湖精华勋章东湖彩王勋章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0-5-17 08: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