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bsysnzx 于 2011-2-9 15:52 编辑
2010年12月25日,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暨湖北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小作家杯· 2010-2011年度)评审工作在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圆满结束。省评委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终评出150余篇特等奖作文。其中初高中作品于2010年1月5日前 送全国评委会,角逐全国20名“文学之星”。
特等奖作文: 2010——2011年度“小作家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奖赛高中组第12题 我与我共进晚餐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高二(1)班
邹佳莉 巴洛克风格的白色建筑中央有一张长长的餐桌,古典瓷砖错落有致的铺开,高高穹顶下是一层流动的水幕模糊并隔绝了外界。这是个神秘虚幻的小世界,这里有两个矛盾的我在共进晚餐。 坐在桌长头的我望着远远那头的我的饕餮之态,竟然有些不知所措,小心地端起一杯白开水,呷了一小口,不动筷子,目不转睛地看着,静静地想着事情。 那头的我不顾狼狈,一门心思地享受这盘碟里的珍馐美味。口舌之欢占据了精神上的绝对制高点。 “明天的盛宴不如眼前的眼前的面包,是吗?” “也许吧。”从那头的我塞满食物且不断咀嚼的口腔里挤出几个字。这头的我蹙了蹙眉头,目光移开那头的一片杯盘狼藉,过去的光景倏然映入脑际:那时的两个我同源而生,自然心心相映,如影随形般亲昵。 “那时你没有这样贪吃,”这头的我举起勺子,犹豫着,“你那时也很挑剔,说‘口感总与不健康的高脂肪高热量共生,但也没有必要仅为保重身体而放弃最灵敏的器官——味蕾的奇妙体验’。所以你的食物总被考量得近乎完美。你还说‘吃饭一面是享受唇舌的舞动欢愉,另一面则只是维持生命的必需步骤,精神世界的深刻与思考才是生命本质的追求’。想来我还是喜欢那时的你。” “噹”的一声,那勺子竟脱手掉进一碟华丽的冷拼,搅乱了那精美如画的布局。一片片千刀万剐后的食材被剥离后单独呈现却显得那样丑陋不堪。那头的我疯了似地冲过来抱起那盘食物,视若至宝,边过去便絮絮叨叨地说:“我的,我的,好一个‘名利双收果点拼盘’,多美啊!” “我觉得不大对劲,”这头的我更加没有食欲,“你似乎听不见我的声音了,你只是一直在吞食!在我看来,那些原本鲜活的生命离开了,留下这尸体般的肉质,毫无生气,似乎下一刻就会腐败变质,变成肮脏的黑色塑料袋那样令人作呕的垃圾,你竟然沉迷于此!我感到桌子在变长,你面前的杯碟越来越多,你离我越来越远。同时,我还越来越轻,而你在持续增重。还记得曾经的共同信条吗——轻者上天堂,你忘记了吗?多有讽刺意味啊!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精神啊!我正在渐渐离开你,难道你竟然没有一丝感觉吗?哼,我认为你与这些熟了的食物没有什么区别:没有思想,没有情感,仅仅在出于本能去延续生命,满足物质欲望。” 那头的我抬了一下头,似乎流露出些许疑惑,但很快把目光停驻在一盘奶酪上。 这头的我越来越难以自已:“先前,你放弃理想,因为畏惧困难;再后来,你背叛信仰,你说信仰就像蜗牛壳,是你在这世上追逐途中的负累。可是,你失去了这些,你腔体里还能有什么?你抛弃你生命的支柱,仅凭腹内堆满的食物就能支撑起你的躯体吗?你是那样的残忍——竟然不动声色地将我埋葬!” 那头的我无动于衷,不知疲倦地吃,而那双曾经闪耀思想光芒的黑亮的大眼睛早已毫无光泽,仿佛原本就这样灰暗死寂。 这头的我取下餐巾,严肃地说:“我敢说,你将会烂死在这里,像你脚边正在吞噬沾满唾液的骨头的菌虫那样龌龊恶心!一个精神与肉体紧密相依的健全人,一旦精神从他的肉体上剥离,他的肉体早晚会被这些细菌虫子掏食干净!” 那头的我依旧双眼迷茫。这头的我双眼泛潮,掏出张信纸继续说:“永别了,桌那头的我。这是我们之间最后的晚餐,我为你饯行,因为你一去不复回。原谅我无法回到你身边,一路走好!请允许我诵读预先为你准备好的悼词: ‘你不需要我,我只有离开。 ‘那时的我们深陷世俗泥潭,一点一点步履维艰,一重一重进退两难。然而你怯懦了,向着世俗,丢盔卸甲,缴械投降,世俗的一切主宰着你虚弱的生命——终于你挣脱我的双臂,离我而去……就在那一刻,你注定要葬身这物欲横流的垃圾场。外观上,你风光无限,可心灵早已没有深处——它被欲望填得太满。你就这样悲哀地渐渐死去。我悲伤地缅怀昔日我们形神相依,共舞春花秋月;我深深痛惜今日这最后的晚宴之后,我将目送你走向地狱的深处,直到被这些虫子分解,并化为混沌世界的尘滓。当然,我也会在九天之上为你祈愿,愿你来生能做一个灵肉俱全的人,那时我将与你相逢一笑,共饮一杯并驾出征之酒!’” 朦胧的水幕之中,桌那头的我颓然未落于桌下,不久,湮没在那群可怕的虫子之中。 【写作思路】我一直崇尚“我手写我心”的写作观。言为心声,日有所观,心有所想,就要诉诸笔端。处于花样年华的我,有一点不同于同样年龄的女孩子,疯疯颠颠,活力外现,我似乎更愿意思考,比如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等。 通览了这次大赛的题目以后,我觉得半命题式的作文题自由度比较高,给作者留下的发挥才情的空间比较大;特别是阅读了杨崇国先生的赛题解读,更开阔了我的思路。于是我毅然选择了这个题目,围绕“绿色梦想,文明生活”的主题展开构思,又把我平时思考的一些问题凝聚起来,思维的源泉汩汩流淌,思想的火花灼灼闪耀,几乎是一气呵成地写下了文稿。我比较有一点创新意识,不想按老套的思路写我与实体的人或者事物的共同活动,而是采取自我分离的角度将精神的我与物质的我对比起来剖析,批判世俗的崇尚物质生活与享受的人生态度,推崇既依托物质又超脱纯物质生活的精神境界。我觉得人生在世,转眼就是百年;但如果只是为活着而活着,那么人与其他动物何异?充其量不过是行尸走肉!这种人,也许如同臧克家所说的“名字比尸体腐烂得更早”。所以,人要活出品位,活出境界,活出与其他动物截然不同的区别!还是巴金先生说得好:“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是的,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正是人不断地超越纯物欲生活的过程。 写完这篇文章,我的心灯拨得更亮了。(郧阳中学高二1班邹佳莉) 【供稿:湖北省少年作家协会十堰分会,十堰市少年作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