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尉
 
- 积分
- 119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本报讯(记者王瑞)近日,纪念孙权建都武昌(鄂州)1790周年座谈会,在市广电中心19楼会议室召开。该会由鄂州广播电视台和鄂州档案史志学会主办,鄂州周刊承办。我市10余位文史专家共聚一堂,畅谈三国吴都文化同鄂州城市建设的紧密关系。
据了解,距公元221年农历4月孙权来鄂县建都至今年正好是1790周年。作为三国时期吴国曾经的都城,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对鄂州来说,既是一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片,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何擅用这笔财富,更好的服务于鄂州的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是到会的专家学者们讨论得最多的话题。
“此次座谈会,意在弘扬鄂州吴都三国文化,擦亮打响三国吴都历史文化品牌,扩大鄂州对外文化影响力,对内的文化支撑力,为鄂州两区一市和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建设给油加力。”鄂州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夏建国表示,将充分利用媒体优势,弘扬鄂州历史文化。
纪念孙权建都武昌(鄂州)1790周年座谈会(摘要)
夏建国
鄂州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鄂州广播电视台台长。
公元221年农历4月,孙权从公安来鄂县建都。现在是公元2011年的农历四月,正好是孙权建都武昌(鄂州)1790周年。
为了弘扬鄂州吴都三国文化,擦亮打响这张历史文化品牌。扩大鄂州对外文化影响力,对内的文化支撑力,为鄂州两区一市和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建设给油加力,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孙权建都武昌1790周年座谈会。
我们组织这次座谈会,是为进一步打好三国吴都牌做的一次尝试,也是我们作为媒体应尽的一份责任。利用孙权建都武昌1790年来研究和推进历史,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希望能通过这次纪念活动引起市民们广泛的重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十年之后,孙权建都1800周年,我们的三国吴都牌能越打越响,越打越亮。
只要弘扬历史文化这方面涉及到需要广电部门配合的,我们的鄂州周刊,鄂网,经视,综艺,新闻等频道、单位一定会全力配合宣传。
刘敬堂
1937年生于青岛, 1988年被选为鄂州市文联副主席、主席、作协主席,兼任《鄂州文艺》主编。自1957年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多家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600余万字。与他人合著出版的长篇小说有《吴都遗恨》、《千古贤相晏婴》等。
三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在鄂州的历史文化中,三国文化无疑是一个重要时期。在三国文化中,孙权在这里建都称帝,又是最为璀璨的亮点。东吴孙权在鄂州亲自为都城选址并命名,从南京迁来大量移民,以加强都城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这些史实,都有可靠文字为依据。孙权为都城命名武昌,乃寓“以武而昌”之义,历史事实已作出了证明:孙权来武昌,是东吴的鼎盛时期,孙权离开后,东吴渐渐衰败。三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应重视挖掘与开发工作,提炼出精髓。如进行学术研究,出版专辑图书,推出有关戏剧和影视作品等。
姜锋青
1946年11月生,中共党员、国家一级编剧(正高),湖北作协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曾任鄂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196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发表作品600多万字,有专著《孙权称帝》,《月照华容街》等。
更应该尊重古老的历史
爱好研究三国历史文化的人都是“有病”,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研究的时间,做些更加轻松快乐的事情。但是只有研究进去了,钻透了,才会觉得花这些时间是值得的。很多城市都喜欢拆了旧址,再建造新历史,这样的行为本没错。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造新历史,更应该尊重古老的历史。鄂州的三国文化不被重视,大部分原因是源于大家的不了解。我建议在新闻媒体里增设《吴都探古》栏目,专门探究鄂州的古文化,加强宣传,让大家都了解。
胡念征
湖北省吴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鄂州市档案史志学会秘书长。长期从事文艺编辑、辅导和地方史志编纂、研究等工作。所参与编注的诗文集、文史资料集、地方志集等约有50余种。先后参与西山吴王避暑宫、江滩三国吴都风光带的文化设计工作。
建议设立研究机构,以利深入挖掘和整合鄂州历史文化资源
鄂州的市民也应深刻地认识三国文化的渊源,及其旅游开发的潜在价值。依我看,市政府应组建一个权威性的专班,认真研究包括三国文化在内的鄂州历史文化,这个组织可以叫“鄂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然后会内可以设分支机构研究吴楚文化、三国文化、唐宋文化、明清文化,以及近代的辛亥革命文化。另外,在组织专班研究的同时,应同时把媒体都充分调动起来,为打造吴楚文化名城而对外大力宣传鄂州的历史文化。文化部门也应该组织精兵强将,创作出精美的文艺作品来充分展示鄂州的风貌特色。
熊寿昌
鄂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员、湖北省吴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理事、鄂州市张裕钊研究会理事等。
三国武昌的对外交往
武昌的对外交往较为活跃。首先,是手工工匠的往来。孙权来武昌后便从其老家江浙地区移民千家来此,其中,不乏优秀的工匠,如铜镜铸造师。第二,是外国商人的往来。史料记载,孙吴黄武五年,有大秦商人秦论来到交趾,交趾太守将他送到武昌,孙权详细地询问了大秦的方土谣俗,秦论一一作答。第三,是佛教的传播。早在先于慧远来鄂的一百五十年前(孙吴黄武三年),全国有名的佛门名士支谦带来诸多的佛经在武昌开始翻译成汉文,支谦还被孙权聘为博士,辅导太子孙登。
童力群
鄂州职业大学传媒系教授。 鄂州职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红楼梦》、《三国志》、《三国演义》。曾发表论文多篇,有专著出版。
建议在三江港区北侧兴建鄂东三国文化大公园
华容区段店镇316国道北侧,凡没有划进三江港区的地方,皆为本文所言“三江港区北侧”的范围。段店镇的三江口是鄂州市得天独厚的三国文化资源。《三国演义》总共只有一百二十回,“三江口”就占了两回。我们兴建鄂东三国文化大公园,必须制定几条原则:尽量避免与多处“三国公园”的雷同,避免“缺乏对‘三国文化’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开掘”,发挥“后发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三江口村兴建“三江口论坛"及三江口宾馆。在三江口村附近的上湖村、中湾村、陶湖村兴建“鄂东三国文化大公园”的主体公园。在“三江港区北侧”其余各村兴建众多的辅助公园及服务设施。
杜政宁
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鄂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有专著《泥土芬芳怀仲谋》。
孙权提倡以武而昌意在争夺霸业谋求天下
孙权出生在一个崇尚武德的家庭,他的远祖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大军事家,其名著《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神奇无比的古代军事著作。所以,孙权提出“以武而昌”并不是凭空而来的。现在,我们也应效仿“以武而昌”,但现在应该是依武汉而昌,要紧紧抓住并珍惜1+8城市圈这样的战略机遇,拉动鄂州的发展,大打三国文化牌。另外,有必要成立鄂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大家一起大力宣传,打响三国文化牌。
何建萍
1972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文博馆员。1993年7月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毕业到鄂州市博物馆工作至今,现为博物馆副馆长。
利用馆藏三国文物特色 提升鄂州对外影响力
鄂州作为吴国首都近10年时间,作为陪都近50年,这段历史给鄂州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遗物,历年来,考古工作者调查勘探确认了吴王城城址和其他数十处三国遗迹,在吴王城内外发掘了近百座古井和四百余座三国时期的古墓葬,出土了数以千计的三国青铜镜、青瓷器和铜铁兵器,是鄂州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馆藏特色文物。这些馆藏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全面再现了三国时期东吴的繁荣与昌盛。我们现在谈塑造城市形象,打造文化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我认为关键是要充分挖掘本地特有的亮点,而我们鄂州的亮点就是三国吴都文化。建议下步应加大研究力度,充分挖掘其内涵,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研究成果的传播、运用和转化工作。
张靖鸣
鄂州大学艺术系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曾编著《敦义儒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在高校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散文数十篇。承担并出色完成校级科研项目《梁子湖民俗艺术研究》。
浅谈《鄂州文化史》与三国文化与其它几大文化板块的研究
本人前两年所撰写的《鄂州文化史》纲要,把鄂州历史分为吴楚文化、三国文化、三晋文化、唐宋文化、明清文化和民国文化六大文化板块。三国文化板块与其它几大文化板块相互辉映,构建了一条完整的鄂州历史文化链,这就是我们鄂州历史文化的优势。以文化立市、以文化强势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的会议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意义深远。我们鄂州应当以此为契机,做好发掘鄂州历史文化的宣传舆论工作,做好三国文化和各大文化板块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做好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准备工作。
张昌谷
中共党员 ,退休干部。现任鄂州市老年文体协会秘书长。研究重点:鄂州地方文史。发表和参编有关文章、专刊数种。
从邮票中看鄂州在三国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1992年,中国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三组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舌战群儒、智激孙权、蒋干盗书、草船借箭”。按惯例,该组邮票发行首日,国家邮政总公司同时发行了该套邮票的首日封一套共两枚;实地封一套共两枚;极限明信片一套四枚,分别使用了江西省九江市、湖北省鄂州市、蒲圻市等三地当日的邮戳盖记。其中第三枚“蒋干盗书”的极限明信片上用的就是鄂州市邮戳。这次在正规邮品上用了鄂州市的邮戳,说明史学专家经过严格考证和审查后对鄂州市西山在“赤壁之战”的背景,以及鄂州市在“赤壁之战”中历史地位的肯定。
萧开发
1946年生。鄂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市群众文化学会理事。2002年以来,一直参与市政协文史委、市文联、市档案史志局、市诗词学会、市楹联学会有关文章撰写、主编、点校、编辑和校对工作。
关于孙权的三国民间文化的开发利用
鄂州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江南古都,关于吴王、吴大帝孙权等三国民间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三国的故事及传说,现存的已不是几十年前那样为人所熟悉和知晓。在保持着传统文化结构的地区,每个人的人生启蒙教育就是从听老人讲故事、听儿歌、认知历史古迹遗存开始的。他们从这里认识社会人生,学习历史知识。可以从文化艺术开发,如编写历史人物传、故事、戏曲、音乐等。还可以建设一些三国人物公园群塑群雕,开展三国文化系列旅游景观的利用,以及文化商品的开发,如绘画、书法、麦杆画、布贴画、刺绣、蛋雕、木刻、石刻及剪纸等多途径探索利用。
万其文
鄂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有专著《吴都探古集》。
为研究三国文化多做实事
近几年来我对三国吴都遗迹进行了全面探古,较为系统地研究,写了《吴都三国大事记辑考》、《吴都三国人物传》、《三国孟宗哭竹辑考》、《孙权武昌饮盟坛》、《孙权黄龙大牙》、《武昌鱼历史文化是三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分支》、《蟠龙矶史话》等数十篇吴都三国研究的文章,《吴都探古集》已经合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