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396|回复: 5

湖北:“非遗”传承遭遇人才断档尴尬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93

主题

1353

帖子

211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15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1-6-12 12: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荆州酒楼 于 2011-6-12 12:41 编辑

                                         湖北:“非遗”传承遭遇人才断档尴尬



                                                             时间: 2011-06-11 17:07: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6月11日专电(记者廖君)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括黄梅县禅宗祖师传说、蕲春县李时珍传说、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传说在内的25项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截至目前,湖北已有105项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国家级传承人达39人。      

      然而,在10日举行的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上,许多专家忧心重重地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湖北“非遗”保护面临无人可传的尴尬局面。         

    “我也急着要把汉剧推出去,但没学的人,怎么办?”汉剧国家级传承人程彩萍激动地说,退休后,她将几十年心血整理了近20张碟,还有更多都没能保存下来,“我都跟年轻人说,要学随时来家里找我,但学的人都没有,我教谁去呢?”      


      目前,武汉市共有1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汉剧、楚剧、湖北评书、湖北大鼓和木雕船模5项选定了国家级传承人。这些“国宝级”传承人里,以92岁的汉剧大师陈伯华最年长,最年轻的楚剧传承人张一平也已经63岁,7位传承人的平均年龄为71岁。      

     为了让这些“老玩意”能传承下去,大师们煞费苦心。木雕船模工艺大师龙从发带过一些徒弟,但徒弟全部转行,为寻找继承人,他只得求助媒体。老人迫切地表示:只要脑子灵光,肯吃苦,他都愿意收其为徒。      


     汉绣为第二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其唯一传人任本荣老人也已76岁。近10年来,他一直在物色传人,还借助媒体的力量宣传,先后有多名年轻人投其麾下,但目前尚无弟子出师,任本荣说,最害怕的事,就是到自己倒下的那一天,仍没有一个人能完全继承自己的衣钵。     

      一项普查显示,我国764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52.49%的品种因后继乏人等原因而陷入濒危状态,近半个世纪以来,全国消亡了100个传统地方戏剧种。更可惜的是,一些非遗项目还没来得及整理和保护,便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民间技艺濒临失传。一些国家级项目的传承人感慨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不仅需要接班人,更需要观众,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在谈到曲艺的传承时,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曾告诉记者说,有些“老玩意”兴起于农耕文明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已难以适应时代需求,感兴趣的人在减少,再加上学成这些项目,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目前由于大部分项目无法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年轻人自然避而远之。      

        据了解,不少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都在经济上面临窘境。今年,虽然文化部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津贴从每年8000元增至1万元,但对于一些老艺人、老传人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有些地方政府也给予了一定支持,但力度仍待加强。汉绣大师任本荣在招募弟子时,只一条“4年学徒期间食宿自理”,便吓跑了不少应征者。任本荣无奈地说:“政府出钱帮我开了工作室,我很感谢,但工作室没收入,我养不活别人啊!”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守华等专家认为,非遗传承的思路不妨更开阔,不仅等着年轻人来学,也主动将爱好者纳入进来,让古老的文化遗产通过各种方式流传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93

主题

1353

帖子

211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15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1-6-12 13: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荆州酒楼 于 2011-6-12 13:15 编辑

湖北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荆州10余项项目入选


                                                         【信息时间:2011-6-11  】
    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湖北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0项,其中,新入选项目76个、第一批和第二批名录扩展项目14个。确定并公布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秭归县等13个县(市、区)、乡镇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项目。三国传说、张居正、女娲传说、土家族哭嫁歌、绿茶制作技艺、湖北蒸菜制作技艺、武当纯阳秘功、严氏眼科中医疗法等项目榜上有名。


    据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北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专班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数据库,并在全省推广使用,截止目前,共完成录入项目12216条、传承人9688名,图文声像等素材20359个。


    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名录
    恩施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秭归县、夷陵区、郧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鱼洋关镇、利川市柏杨坝镇、建始县长梁乡、来凤县百福司镇、宣恩县沙道沟镇、房县门古寺镇、通城县麦市镇、曾都区洛阳镇。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76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一、民间文学(13项)
    185    Ⅰ-26   三国传说(荆州三国传说、  荆州市
    荆州关羽传说)
    186    Ⅰ-27   张居正传说                荆州市荆州区
    187    Ⅰ-28   伍子胥传说                监利县
    188    Ⅰ-29   五句子歌谣                兴山县
    (兴山五句子歌谣)
    189    Ⅰ-30   廪君传说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90    Ⅰ-31   女娲传说                  竹山县
    191    Ⅰ-32   汤池传说                  应城市
    192    Ⅰ-33   莫愁女传说                钟祥市
    193    Ⅰ-34   苏东坡传说                黄冈市
    194    Ⅰ-35   长篇叙事山歌              咸宁市
    195    Ⅰ-36   杨涟传说                  广水市
    196    Ⅰ-37   土家族哭嫁歌              来凤县
    197    Ⅰ-38   陆羽传说                  天门市
    二、传统音乐(13项)
    198    Ⅱ-39   火居道音乐                谷城县
    (谷城火居道音乐)
    199    Ⅱ-40   汉江磨调                  宜城市
    200    Ⅱ-41   星岩坪山歌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201    Ⅱ-42   官渡民歌                  竹山县
    202    Ⅱ-43   汉江硪歌                  沙洋县
    203    Ⅱ-44   浠水民歌                  浠水县
    204    Ⅱ-45   大洪山民歌                随州市
    205    Ⅱ-46   五句子山歌                恩施州
    (恩施五句子山歌)
    206    Ⅱ-47   石工号子                  恩施州
    207    Ⅱ-48   高腔山歌(宣恩高腔山歌)  宣恩县
    208    Ⅱ-49   穿句子山歌(鹤峰山歌)    鹤峰县
    209    Ⅱ-50   沔阳民歌                  仙桃市
    210    Ⅱ-51   吹打乐                    老河口市、五峰
    (老河口锣鼓架子、五峰民  土家族自治县、
    间吹打乐、宜都民间吹打乐、宜都市、红安县、
    红安荡腔锣鼓、建始南乡   建始县、来凤县、
    锣鼓、来凤打安庆、       潜江市
    潜江唢呐)
    三、传统舞蹈(3项)
    211    Ⅲ-22    搭虾子                 洪湖市
    212    Ⅲ-23    蚂虾灯                 郧县
    213    Ⅲ-24    狮舞                   安陆市、潜江市
    (安陆麒狮舞、
    潜江高台舞狮)
    四、传统戏剧(1项)
    214    Ⅳ-26    花鼓戏                 郧县
    (郧阳二棚子戏)
    五、曲艺(6项)
    215    Ⅴ-25   善书                   武汉市蔡甸区、仙桃市
    (索河善书、沔阳善书)
    216    Ⅴ-26   跳三鼓(江陵跳三鼓)   江陵县
    217    Ⅴ-27   公安道情               公安县
    218    Ⅴ-28   郧阳四六句             郧县
    219    Ⅴ-29   沔阳渔鼓               仙桃市
    220    Ⅴ-30   沔阳道情               仙桃市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
    221    Ⅵ-6   武当纯阳秘功            十堰市
    222    Ⅵ-7   板凳拳                  咸丰县
    七、传统美术(8项)
    223    Ⅶ-10   灯彩                   武汉市汉阳区
    (武汉花灯扎制技艺)
    224    Ⅶ-11   泥塑(黄陂泥塑)       武汉市黄陂区
    225    Ⅶ-12   木雕                   荆州市、通山县
    (荆沙榫卯木雕、通山木雕)
    226    Ⅶ-13   石雕(绿松石雕刻技艺) 郧县、竹山县
    227    Ⅶ-14   膏雕(应城膏雕)       应城市
    228    Ⅶ-15   英山缠花               英山县
    229    Ⅶ-16   咸丰何氏根雕           咸丰县
    230    Ⅶ-17   民间绣活               咸丰县、宣恩县
    (土家族苗族绣花鞋垫)
    八、传统技艺(19项)
    231    Ⅷ-21   煨汤技艺               武汉市江汉区
    (武汉小桃园煨汤技艺)
    232    Ⅷ-22   老大兴园鮰鱼制作技艺   武汉市硚口区
    233    Ⅷ-23   传统榨油技艺           武汉市黄陂区
    (黄陂杨楼子塆榨坊榨油技艺)
    234    Ⅷ-24   糕点制作技艺           黄石市、建始县
    (黄石港饼制作技艺、
    建始花坪桃片糕制作技艺)
    235    Ⅷ-25   风筝制作技艺
    (荆州磨鹰风筝制作技艺)荆州市
    236    Ⅷ-26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     松滋市
    (白云边酒传统酿造工艺)
    237    Ⅷ-27   绿茶制作技艺           当阳市、恩施市、
    (仙人掌茶制作技艺、    宣恩县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宣恩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
    238    Ⅷ-28   陶器烧制技艺           丹江口市、汉川市
    (均陶烧制技艺、
    马口陶器烧制技艺)
    239    Ⅷ-29   织造技艺               大悟县
    (大悟织锦带制作技艺)
    240    Ⅷ-30   蟠龙菜制作技艺         钟祥市
    241    Ⅷ-31   豆豉酿制技艺           通山县
    (杨芳酱油豆豉酿制技艺)
    242    Ⅷ-32   牮纸制作技艺           通城县
    (黄龙牮纸制作技艺)
    243    Ⅷ-33   应山滑肉制作技艺       广水市
    244    Ⅷ-34   豆制品制作技艺         利川市、巴东县
    (利川柏杨豆干制作技艺、
    巴东五香豆干制作技艺)
    245    Ⅷ-35   油茶汤制作技艺         咸丰县、来凤县
    246    Ⅷ-36   漆筷制作技艺           来凤县
    (来凤漆筷制作技艺)
    247    Ⅷ-37   湖北蒸菜制作技艺       仙桃市、天门市
    (沔阳三蒸制作技艺、
    天门蒸菜制作技艺)
    248    Ⅷ-38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天门市
    (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249    Ⅷ-39   囊匣制作技艺           省直
    九、传统医药(7项)
    250    Ⅸ-5   彭银亭中药炮制工艺      武汉市江岸区
    251    Ⅸ-6   张介安中医儿科诊疗法    武汉市江岸区
    252    Ⅸ-7   梅竹青跌打损伤疗法      武汉市汉阳区
    253    Ⅸ-8   邱氏医药                宜城市
    254    Ⅸ-9   麝火疗法                洪湖市
    255    Ⅸ-10  咸宁胡氏烧烫伤疗法      咸宁市咸安区
    及祖传秘方
    256    Ⅸ-11  严氏眼科中医疗法        咸丰县
    十、民俗(4项)
    257    Ⅹ-14   庙会(旧街花朝节、     武汉市新洲区、
    富池三月三庙会)       阳新县
    258    Ⅹ-15   七夕习俗               郧西县
    259    Ⅹ-16   民间商用数字           丹江口市
    260    Ⅹ-17   婚俗(孙桥婚俗)       京山县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一、民间文学(1项)
    11    Ⅰ-11   孟宗、黄香孝行故事      武汉市武昌区
    (“孟宗哭竹生笋”故事)
    五、曲艺(1项)
    79    Ⅴ-14   打锣鼓(善歌锣鼓)      京山县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
    80    Ⅵ-1   岳家拳                   黄梅县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1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三、传统舞蹈(2项)
    119    Ⅲ-16   龙舞                   孝感市孝南区、
    (杨店高龙、咸丰板凳龙) 咸丰县
    121    Ⅲ-18   五虾闹鲇               武汉市蔡甸区、洪湖市
    四、传统戏剧(5项)
    124    Ⅳ-16   荆州花鼓戏             监利县、天门市
    125    Ⅳ-17   皮影戏                 秭归县、竹山县、
    (秭归皮影戏、堵河皮影戏、 荆门市东宝区、
    东宝沮漳皮影戏、曾都皮影戏)随州市曾都区
    127    Ⅳ-19   文曲戏                 黄梅县
    175    Ⅳ-21   汉剧                   荆州市
    176    Ⅳ-22   楚剧(大悟北路子花鼓戏)大悟县
    五、曲艺(1项)
    180   Ⅴ-23   鼓盆歌(潜江鼓歌)      潜江市
    八、传统技艺(2项)
    149   Ⅷ-13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         武汉市江汉区、
    (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  阳新县、大冶市、浮屠玉油面制作技艺、   罗田县、广水市还地桥鱼面制作技艺、罗田手工油面制作技艺、应山奎面制作技艺)
    151    Ⅷ-15 酱菜制作技艺(远安冲菜) 远安县
    十、民俗(1项)
    184    Ⅹ-13  端午节                  洪湖市、郧县、
    (洪湖凤舟、汉江龙船会、鄂州市泽林旱龙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93

主题

1353

帖子

211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15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1-6-12 13: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荆州酒楼 于 2011-6-12 13:28 编辑

荆州传统技艺 上榜国家级非遗项目
                                                                    发布时间:2011-06-11 18:01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王桃芳)今天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昨天,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荆州申报的铅锡刻镂技艺和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榜上有名。


  此次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91项,荆州申报的铅锡刻镂技艺和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均于2009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两项技艺为楚文化的两大支柱,技艺古老传统而神秘独特,曾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大型非遗展览活动,获得众多专家的认可。


    到目前为止,荆州共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7 项,分别是鼓盆歌、荆河戏、马山民歌、说鼓子、啰啰咚、铅锡刻镂技艺和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省级项目有22 项,如汉滩小曲、挑担围鼓、五虾闹鲇、跳三鼓等;市级项目有46 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93

主题

1353

帖子

211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15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1-6-12 13: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荆州酒楼 于 2011-6-12 13:30 编辑

全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 荆州文化遗产 扎堆亮相
                                                                  发布时间:2011-06-11 18:01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卢艳 周金龙)今天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围绕“依法保护,重在传承”的活动主题,荆州区组织了一批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现场进行展示,让全民共同关注并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活动中来。



  在荆州区文化馆的活动现场,今年已经73岁的马山民歌传承人王兆珍给我们现场来了一段《火烧粑》。悠扬婉转的歌声,悦耳动听。王兆珍告诉记者,由于传承和推广的工作做得好,如今荆州区会唱马山民歌的大约有8千至1万人。

  民间楚绣工艺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楚绣”的传人王孝珍把自家的绣花绷架也带到了展示现场。在她的作品中,难度最高的要数这副《龙凤虎纹绣罗》。王孝珍一天绣十几个小时,用了八个月才完成这幅作品。

  在荆楚泥陶品展示区域,记者见到了一把没有壶盖的壶,名字叫倒灌壶。没有壶盖这水怎么倒进去呢?原来秘密在壶底的小洞上。荆楚泥陶品制作技术源远流长,从熊家冢、谢家桥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大量陶器工艺品呈现。如今能够制作高端仿古工艺品的艺人已为数不多。荆楚泥陶工艺代表性的传承人目前只有夏裕谷、杨立友两位陶艺制作师。

    这次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贵州姑娘杨萍在看到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后,忍不住拿出手机拍起了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93

主题

1353

帖子

211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15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1-8-20 15: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荆州酒楼 于 2011-8-20 15:27 编辑

挑担围鼓 荆州古老民俗急找传承人
                                                                 发布时间:2011-07-29 18:19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尹正虎)北门社区是老社区,社区里边有三义街、得胜街这样的老街巷。在老街深处,还保留着很多传统民间艺术,比如“挑挑担围鼓”。

    听说《江汉风》“我的社区我的家”活动这个星期在北门社区举行,社区里的挑担围鼓师傅们聚在了一起,挑起做工精巧的“挑鼓架子“,吹起唢呐,沿着街就练了起来。

     “挑担围鼓”俗称“挑鼓架子”、“打踩街”,是具有浓厚荆楚风韵民间文艺,起源于清朝。老艺人丁顺贵介绍,他们这个“挑担围鼓”已经传承100多年了。

    看着师傅们又吹又打,好不热闹,记者也跃跃欲试,想要亲自体验一下“挑担围鼓”。
    除了参加婚丧嫁娶、庆典祭祀以外,这些老艺人们还经常聚在一起练习,锣鼓声声响,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
    现在,最让老艺人们担心的是传承问题。他们的年纪普遍都六七十了,但是传人却跟不上。为了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老艺人们希望通过我们《江汉风》来征集徒弟,希望有兴趣的年轻人都来报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93

主题

1353

帖子

211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15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1-8-20 15: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荆州酒楼 于 2011-8-20 15:45 编辑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AzMDg4MTUy/v.sw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