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不尴尬 邹剑川 和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聊天,谈到文人不被待见理解和社会经济地位的边缘化。他评价到文人无行,缺乏道德自律。许多文人只要给个村长当当,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诚然,进入90年代,社会价值观世俗化,功利主义很有市场。生活在俗世,现世的价值观,生活的压力让许多人失衡,奔名利而去的人多了。这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潮流,文人也要生存,也要名利,很少有人可以免俗。 但什么是文人呢?文人应当是知识分子,有独立精神的人。在文学、哲学、历史等社会学科有所专长,并有人文精神,有操守有良知有信仰的人,文人重在有人文精神,独立精神,即使是有专长,现在很多文人,也耐不住寂寞,没有潜心做学问,用心写作的心境。 黄仁宇在美国曾多年清贫,靠打零工度日。但在史学、文学上有成就。举世瞩目,他有研究中国明代历史,以供后人借鉴参考的壮志,更有一种普世情怀,有让中国人能放下成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建设自由、民主、富强中国的心愿。黄仁宇是文人。 费孝通专注社会学,在30年代研究中国社会,关注乡村集体经济,后来屡被批判,但今天的苏南经济,温州模式等民营、集体经济证实了其正确。在30年代全球大工业化背景下,他基于自然落后农业经济提出农村集体经济是基于对中国富强,人民幸福的目的,费先生是个文人。 文人有什么尴尬?如果只是没做官,没有钱的尴尬,那是暂时的。有人文精神,有独立精神,有专长的人会得到人们的尊重,也会被历史证明价值,此种人是文人。 我少年时,视文学、写作为爱好,思考终极问题,但乐在其中,精神充实,从不觉尴尬。所谓尴尬,乃是自有名利、功利心起。如果丧失了客观公正立场,丧失了社会良知,丧失了道德底线,缺乏了人文精神,自然觉得尴尬。所以,我亦不是文人,乃是俗人。是靠技巧、阅历、经验、学识混生活,谁给肉吃跟谁走的写手。 俗人会尴尬,文人不会。真文人也难得。这许多年来我未逢一个,也许在深山、书斋、象牙塔中潜心学问或写书立说吧。 也许有一天,这个社会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官本位主义没有了市场,人们会重新审视价值观,追求人文精神,追求理想道德,公平正义,这些东西成为主流,我或者会做一个文人。对于时代,面对俗世,个体太渺小,只能尴尬下去。所以说鲁迅伟大,就伟大在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之,逆时而动,特立独行,鲁迅是有骨头有傲气的大文人,不仅在其文笔思想,更在其姿态风骨。 文人这个称谓高于作家、学者,譬如毛泽东,也是大文人,他有什么尴尬? (992字) 2011年06月20日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