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1
贵宾
云游四海的天门讨米佬
   
- 积分
- 5849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位于上海和苏州之间的昆山是 “全国百强县”之首,于2005年底率先实现江苏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开启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的新路程,走出来一条以科学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昆山之路”。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到昆山考察时指出:“都像昆山,小康社会就实现了。”
然后昆山的改革发展之路, 却是被逼出来的。在“30年巨变看江苏的”网络媒体记者新闻发布会上,昆山市委员会张国华书记说,改革开放以前,昆山很贫穷,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在水利实施各个方面也比较贫困。以农业为主的时代,经常遭受自然灾害。当时的昆山,经济总量在苏州当时的八县中排名末位。因为实在太穷,在恰逢邓小平提出改革发展思路之际,昆山抓住时机进行改革。
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实现“农转工”的同时,1984年8月,昆山顺应国家实施沿海开发开放战略大势,在县城东侧划出3.75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全国开了自费搞开发区的先河。经历8年的艰难曲折,直到1992年终获国家批准。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昆山的改革之路是因为贫穷被逼出来的,那么之后的道路,昆山则充分发挥了主动性。有了国家级开发区这一窗口和招牌,昆山提出“昆山就势开发区,开发区就是昆山”,凭借招商引资和诚心服务这两大法宝,在经济国际道路上迈开大步。在成立初期,昆山本着“办好一个企业就是一本投资指南”的理念,强化以外引外;在项目逐渐增多的时候,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强化产业链招商。工作人员曾经摊开笔记本电脑的800多个零部件,看昆山缺什么,就招什么,从而使昆山在50公里范围内就能采购到所有配件。随着发展,开发区搞整机生产,引进了台湾6大电脑整机生产商。到去年,昆山出货的笔记本电脑产量近4000台,占到全球的近40%。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昆山IT企业感冒,国际IT市场就要打喷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