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廿六】茅 屋(张才富) . 青砖瓦房替代了茅草屋,高楼大厦替代了砖瓦房,茅草屋早已随着岁月流进了记忆的河流。时光流淌,流淌不走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家乡的茅草屋便常常在记忆中眷念。 . 我家住得是“翻身”屋,茅草屋我没有住过。但在那个年代,农村里茅草屋到处都是。大小不一,参差不齐,茅屋冬暖夏凉。茅屋怕风,风会卷起屋顶上的茅草;茅屋怕下雨,外面大雨滂沱,屋里落雨滴嗒,锅碗瓢盆都是接漏雨的工具。记得有一年,村里发火,风助火威,烧了村子里十几家茅屋,茅草屋化为灰烬。父母把粮食和我们穿过的衣服拿去给失火的乡邻。 . 茅屋座北朝南而建。盖茅屋的现场我没有少去。大人在盖茅草屋时,我帮着递篾,递草把。盖茅屋除盖正屋外,其它的如盖厨房,猪圈,搭棚比较简单,一天可盖起。先搬来柱子,栽在地下,中间的柱子长,两边的柱子矮,屋面形成一个“八”字形;柱子是绞着一根根横称,茅屋的架子就搭起来了。然后在屋顶上横直系上些树枝或芦苇。妇女老人们把麦草,谷草抱来,放在搁好的门板上整理齐,捆成小把,用冲担递给屋顶上的男人们。从下往上一层层的铺盖,用竹子制成的“引篾器”(就像现在粮站检查粮食插进麻包的工具)穿篾,篾随去过节的竹筒而上下,把夹麦草上下横条用篾扎紧。茅屋的四周用芦苇,高粱梗夹成壁子,用稀泥巴抹严实。最后,盖茅屋的人左手拿一块木板,右手拿一把菜刀,把屋檐上的伸出的草砍齐。搬来一块旧门,用铁丝上下套在柱子上,门可开启。 . 茅屋住过二,三年要换草。时间长了,茅屋顶上的烂草里长出许多的“草把字虫”,有时候掉进锅里;“家蛇”有时盘曲在房梁上,卷缩在床底下。它们是捕老鼠的能手,有时也捕食樻底,水缸缝里的蟾蜍,土蛤马;茅屋屋檐是麻雀舒适的家,每到夜晚,三五成群的麻雀也回窝了,有时候,我们搭“人梯”(一人站在另一人的肩膀上)去掏麻雀,用索线系好麻雀的一只腿后,倒扣在盆子里,第二天拽着麻雀到处玩。 . 蛇,麻雀与人相安无事,生态平衡,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而今想起来,心里竟也涌动着无穷尽的快乐。 . 我真想穿越时空,回一趟古老的家乡,真想再看看冬天里茅屋的屋檐上,挂着一串串的冰凌。和儿时的伙伴聚在一起,每人拿一截冰凌,互相追赶,互相投掷。冰天雪地到处荡漾着我们的欢声笑语。真想在古老的梦中找回我失去的一切……… . 2011.09于乌鲁木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