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王静)荆州实施“壮腰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区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荆州如何在“十二五”抢抓这一机遇,实现跨越发展?14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带领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召开荆州市“壮腰工程”工作会。
会上,市委书记李新华、市长李建明汇报了全市围绕“壮腰工程”所作出的努力。我市现已制定《加快荆州振兴总体规划》、起草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荆州振兴崛起的意见》、《加快荆州振兴工作方案》、《加快荆州振兴2011—2015年重大推进项目》等文稿,并上报至省发改委。
汇报中称,湖北长江经济带腰身不硬,主要是荆州发展不快,关键是工业实力不强。为此,我市及时调整了工业发展目标,立足荆州资源和产业优势,提出打造农产品加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3个千亿产业和轻工建材、纺织印染服装、高新技术3个百亿元产业的发展目标。同时,拟新增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集中财力支持开发区加快土地平整、路网建设等“工业兴市”主战场。要求各县市区按照25—30平方公里面积规划建设开发区。
对县域经济实行争先进位经济奖励制度。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县市区书记、县市区长实行重奖,县域经济全省排名前20位的每进一位奖3万元,排名前40位的每进一位奖2万元,排名前60位的每进一位奖1.5万元,排名60位以后的每进一位奖1万元。除重奖外,我市要求荆州区必须率先跨入全省前10强,松滋市三年内跻身20强,石首市三至四年内进入20强,公安县“十二五”末进入20强,洪湖市、监利县五年内进入前30强,江陵县力争每年前进10位。
我市把狠抓项目招商作为“一号工程”,实行上门、敲门、驻点招商,目前已编制完成荆州振兴重大项目库,“十二五”规划入库重大项目1806个,投资总规模1.1万亿元。
省委、省政府提出荆州“壮腰工程”后,给我市人民以极大鼓励。我市为此还重新调整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将2015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由1600亿元调整到2500亿元以上,将五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由5000亿元调整到8000亿元以上,力争“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十年图振兴”。
对于这样的目标,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非常赞同,都给出了不少建议。省发改委主任许克振称,荆州“壮腰”的核心是产业壮、企业壮、项目壮,若没有这些撑腰,就振兴不起来。他说,最基本的还是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要抓住国家对水利项目、对老工业基地政策倾斜,抓住省里的政策机遇,想办法引进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企业,才能从根本上强筋壮骨。
汇报会上,市领导希望我省在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税收奖励、国企改革、项目用地、综合交通、水利建设、金融政策,以及古城人口疏散、社会事业支持力度上,都给予适当倾斜。
李宪生指出,要正确认识文化大繁荣和荆州振兴两者的关系,文化大繁荣推进荆州振兴,荆州振兴发展又离不开文化大繁荣。文化繁荣是文化建设,而荆州振兴重在研究荆州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
李宪生说:“荆州目前正处于继往开来的时期,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他希望荆州要找准切入点,借题发挥,力所能及地向中央、省里要相关优惠政策。当前,荆州要进一步优化主体布局、完善城市规划,在空间规划上,要突出大遗址保护片区、工业新区等重点,确定开发主体、重点项目设计、平衡方案的研究;要进一步发动群众,立足于提高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内在素质,依靠“壮腰工程”强筋壮骨,实现跨越发展!
李宪生希望荆州立足于筹备召开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的机会,要形成一个很好的专题片——关于未来的新荆州是什么样的,这既是宣传片,也是招商片,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荆州。
该贴已经同步到 多啦B梦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