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9-26 21: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饶有意趣的丝网划子 据传,沔阳用丝网划子捞鱼始于前清中叶,距今约两百余年。其历史虽然不氏,但由于沔阳地处湖区,水域广阔,适于丝网作业,因此深得渔民青睐。
丝网划子小巧灵活,长不过八尺余,宽仅两尺许,且船板极薄,一人拖得动,两人抬得起,放在肩上可以翻山越岭,运动自如。划子通体呈弧形,酷似一弯新月,比威尼斯的小艇还翘得厉害。浮在水面用苏东坡“纵一苇之所如”的。苇。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觉夸张。这种苇叶似的小划于驶起来轻快如飞,回旋自如。不过,要是不在行的人踏上去,管叫你脚未站稳,就来个船底朝天。
丝网种类繁多。就施放的深度说,就有浮网、沉网,半沉网之分,就纺织的材料言,又有丝网、线网或现代的塑料网之别。而就用途则又可分为疏网和密网,既可捕大鱼,百十来斤也挣不脱:也叮捞小鱼,连指头大的也逃不了。真的是“一网打尽”,可谓鱼类之大敌。
民谚有言:“丝网秀才拦网官,醒宝儿子划白船。”这说明丝网捞鱼是“文质彬彬”的,其实乃是一项极有技巧的渔活。它既可在大沟小河中拦截,也可在大面积的深水中围歼,既可单独出击,也可搞“百团大战”。
每到农历八月过后,几十或百来号丝网划于浩浩荡荡,出发远征。大江南北河湖港汊,包括全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无不留下沔阳丝网划子足迹。每到一地,视水域鱼情,或分击,或合围。分击灵活机动,但所获有限;唯合围乃期望之昕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此必须阵容严整,部署周密。
合围时,各种型号的丝网按各自的用途组成一道道严密的封锁线,里三层,外三层,上、中、下纵横穿插,有如天罗地网,使鱼无隙可乘,无懈可击。
据说,鱼儿一见到四面八方那无数张大的网眼,立刻就会感到头昏,眼花,-—阵慌乱之后,有的潜伏水底,有的盲日乱撞。这时,最要严密提防的是一种号称“鱼霸”的鱼。这种鱼凶猛无比,骡悍异常,当它发现身被围困,就会竭尽全力突围。最厉害的一招就是用它那锋利的牙卤撕咬网索。“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就是指的此种情况。网—‘旦被撕破,它就会一马当先,带领鱼群,逃之天天,这就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因此—“发现险情,必须全力以赴,务必剪除此霸以防患于未然。
迨一切布置就绪,只听一声号令,但见如镜的水面上,所有的丝网划子,顿时剧烈地颠篱起来,船尾的使双浆,船头的使桶篙(一种顶端装有木陀螺的篙)。使浆的在飞快前进中把桨叶蓦然向后一扳,马上就涌起一团巨浪;使篙的奋力向水面捅去,一边发出“扑通、扑通”的巨响,一边也是浪花翻滚。与此同时,所有的人都扯起喉咙。尽力“荷荷I”地连声呐喊。一时间,这一方水面直被搅得波翻浪涌,天地变色,那些可怜的鱼儿,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场“人祸”搅得晕头转向,惊慌四窜,纷纷落网。紧接着的一项战略部署,就是把一条条铁链下到水底,然后拖动链条,“哗啦,哗啦广直响,这样—来,那些在慌乱中潜伏在水底的鱼儿们也无一藏身之地,只好“束鳍就擒”了。
所有捕捞步骤都进行得井然有序,节奏分明。这虽是一项生产活动,却恰似—组生动的舞台造硼。时此,渔民们自编了—·首渔歌:“后面耸,前面捅,咚咚咚,网里拱。”这是多么贴切的生活写照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