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尉
 
- 积分
- 119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我早就耳闻恩施大峡谷是一块“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处女地,更想到这个风景如画的画卷之中,收获幸福的时光。
在“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时节,我们一行16人,驱车前行700余公里,走进了心慕已久的恩施大峡谷。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中的一段。峡谷全长108公里,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被称之为“喀斯特地貌的天然博物馆”。
我的心,为这个给人无限遐想的神秘地带而开始。峡谷内没有寺庙峥嵘,少了香客的顶礼膜拜;没有历代骚人墨客游憩其间,少了吟诗作赋的附庸;没有列嶂带楼台、清池照窗轩,少了醉酒依栏看红尘的情态。她是一种原生态、纯自然的滋味,寸寸如画,步步为景,其绝壁、奇峰、地缝、峡谷等地质景观,像一朵幽谷的兰花,幸福地开放着;更像一位土家族的少女,满含羞涩地将她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在游客面前,让每一位游客记住她的容貌、读懂她的身体、体悟她的神韵……于是,我融入了流连忘返之中。
我捂住心跳而来。跟随着川流不息的游客,沿着石梯向山上爬,拐了一道弯,又一道弯,登了一层坡,又一层坡,爬得淋漓汗渍,坚挺到身疲力竭,呼吸得气喘如牛,终于登上了山坳中的小楼门。站在小楼门上,放眼望去,对岸峰丛巍巍,绝壁绵延,似可信手推开;下望云龙、清江两河,谷底无碍,似若随手拈来。我被峡谷的“狭”与 “阔”在视界的对立中辩证地统一了,被峡谷的“大”与“小”在心灵的包含中辩证地震撼了,于是那种远离凡尘,融入自然的快意油然而生。
步入“龙门石林”,宛如进入迷宫,其乐无穷。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它印证岁月的沧桑,标记大自然的造物功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的像鸡蛋,有的似手风琴,有的像一本书……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看得人心花怒放,无论你展开多么丰富的想象,在这里只有想不到的,而没有看不到的。
我扬着自信的脸庞而来。平日里喜爱“流连花丛中,驻足山水间”,去过诸多群山万壑、崇山峻岭,还没有让我心生胆怯过。但我穿过“一线天”,进入了“绝壁栈道”后,有了一种稍有失足便致粉身碎骨的危机感。“绝壁栈道”修在海拔1700米,净高差在300余米的绝壁山腰间。漫步在栈道上,展转挽回,令人惊魂未定。三位同行者患有恐高症,神色紧张地用一只手搭着前者的肩膀上,一只手抓着岩壁,小心冀冀地贴着内侧行走。那种窘态,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一阵清风拂来,神清气爽。举目远眺,峰峦如奔,碧水东流,水为山增色,山为水之廊,相互映衬,如泼墨长卷;俯首峡谷,沟壑纵横,层岚叠嶂,马路如长线,房舍成积木,风情各异,犹微型盆景。站在栈道上,上不沾天,下不沾地,前后不见出口坦途,一种人生的幸福感、危机感循环地影响着我的情绪。小小的我,无法“小鲁”,更无法“小天下”,我只不过是自然中的一尘,红尘中的一灵,唯有脚踏实地,不漠视,不虚度,才能为明天的回忆增加光彩。
我迈着矫健的步伐而来。景区核心地段全长8.5公里,据说要步行4个小时左右,让人确实有点望而生畏。在“鞠躬松”小憩片刻后,我们又匆匆而行。沿途,绿在柔美的山峦间悄然延展着。一点,一簇,一片的绿让我整个人醉在了那大自然中,嗅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引诱我去联想,周身陡然陷入一个悠悠游游的境界,刚才的疲惫被随之驱散。
这时,我们走入一处绝壁围合的空间,只见峰丛如笋,高立千仞。在众峰之中,一根高达150米、直径仅仅4米的石柱,如擎天一柱,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为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听导游介绍,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作的“一炷香”。相传这是天神送给当地百姓的,如有困难就点燃这根香,天神就会下凡救苦救难。当然今天是见不到燃香的。仰望石柱那高大挺拔的身躯,忽然间,我觉得自己十分的渺小。难怪有人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才是中年人的境界。是呀,人生苦短,只要活得快乐便行,何必追求过高甚至不着边际的标准呢!
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数小时的跋涉奔波没有减少我们的游趣,但隐隐约约却得小腿上有点疼。我们同行的五对夫妻更是紧密相伴,互相搀扶,时而席地而坐,时而观看山景,时而拍照留念。“好像哟!”听到前面一群游客的唏嘘声,我们抬头望去,只见大小两巨石峰酷似一个士家女子,抱着一个婴儿在亲脸蛋。红尘有爱,大地有情,这深情的一吻,不正是见证了天下母爱的伟大?这副大自然的杰作,不正是一座永不磨灭的摇篮曲雕塑?此次旅游,有妻相伴,并肩走一段,这就是缘份与幸福!
水动慰情,山静养性。世间的风景只有两道,一道在人的眼中,一道在人的心里。徜徉于恩施大峡谷壮丽的山水,旖旎的风光,就像飘逸在星空和梦境里,远离了都市的喧闹与烦心,放下了人世间的羁绊,若虚若幻,心旷神怡,情醉神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