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中经联播鄂州频道记者(作者):王斌华时间:2011-10-5 8:04:00 鄂州东沟大桥成“危桥” 市民通过胆战心惊
公路局:一个月内建成简易便桥
    
【中经联播讯 记者王斌华】车辆难通行,通行时发现桥梁到处是裂缝,令人胆战心惊。连日来,经过省道S239汽李线东沟大桥的司机纷纷向记者反映。3日晚,省道鄂州东沟大桥发生塌陷险情,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维修,方便市民出行。昨日,记者实地调查后向鄂州市有关部门通报情况,该市公路管理局称:已经启动应急预案,从明天开始进行地质勘探,一个月内建成简易便桥。目前,新桥建设已启动前期设计工作。
4日上午11时,记者驱车赶到时,看到东沟大桥北汽车排起了一公里长龙,由于大桥只允许宽度不超个2米的小汽车通过,路政部门设置的路障,造成缓慢通过。而大客车不能通过,乘客要自己走过大桥,在大桥南端换乘。记者步行通过大桥时,发现两边护拦10多个接口处开裂了大裂缝。一位附近村民指着桥面北端接口,告诉记者这就是2日下午塌陷的位置已经在上面铺上了超厚钢板。记者随后来到大桥下面,看到桥上部面垮塌掉在地面不少水泥块,最大的有脸盆大。桥面开裂面积约6平方米{宽1。5米、长4米}。桥面塌陷悬空处,钢梁裸露,几个大水泥块摇摇欲坠。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加强限行管理,东沟大桥南北两侧各设3个限宽车道,车道各限宽2.1米,供小汽车通行,禁止货车和客车通过。在大桥值班鄂州市梁子湖交警大队长万胜利告诉记者,由于正值十一黄金周,不少武汉、黄冈、黄石等周遍市民来梁子岛游玩,以前该线路每天车流量5000辆,现在每天达到1万辆。为了保证梁子湖游玩市民的交通安全,他们大队一共10名警察全部上路值勤,与公路管理部门一起24小时值班。
据了解,东沟大桥位于省道汽李线K32F+600M处,于1980年建成通车,全长100米,设计荷载为汽-15级,至今已运营31年。2006年经检测认定为4类危桥,2007年,市公路管理局投资100多万元进行了加固处理。2010年以来,随着葛湖公路的贯通,加上鄂州市在106、316国道上的治超检测站相继投入使用,通行该桥的车流量明显增大,超限超载车辆不断增多,有的车辆超出核定负载的十几甚至几十倍,导致桥梁再次出现险情,桥面中间出现2处裂缝,下部构造水泥严重剥落,钢筋外露,重载货车通行时明显抖动,拟拆除重建。
据鄂州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余启松介绍,今年8月19日,东沟大桥发现重大病患,自9月5日开始限宽、限载措施,除往返太和方向的客运车辆(车宽2.6米以内)外,通行东沟大桥的车辆限宽2.3米,车货总重不得超过15吨。重型货车及其他超宽超限车辆严禁通行东沟大桥,往返鄂州至黄石、咸宁方向的车辆绕行106国道、314省道。10月2日下午2时许,一辆黄石籍大货车在通过东沟大桥时,后两轮将大桥北端连接部压塌陷,不能动弹。该车核定载货20吨,却载货37吨,竟然超载达80%。
余启松称,大桥塌陷险情发生后,鄂州市交通部门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行交通管制,大桥供小汽车通行,禁止货车和客车通过。从明天开始进行地质开探,在老桥的下游一个月内建成简易便桥,可以供15吨以下的货车和客车通过。目前,新桥建设已启动前期设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