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298|回复: 10

辛亥革命历史岂容胡编戏说?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396

主题

936

帖子

209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1-10-15 07: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辛亥革命历史岂容胡编戏说?
新闻来源:中经联播鄂州频道记者(作者): 白雉山时间:2011-10-15 7:53:25
                              辛亥革命历史岂容胡编戏说?
                               到底是“熊一枪”还是“程一枪”?
                                           白雉山
    编者:在举国同庆辛亥革命百年之际,虽然“首义第一枪” 程正瀛早就已有定论,当前正在放映的被捧为“史诗巨片”的《辛亥革命》,竟然仍在银幕上演绎着熊打的“第一枪”。为此,中经联播特地刊发白雉山先生一文,以正视听。图为9月29日,鄂州市辛亥革命彭楚藩烈士纪念馆隆重开馆,中经联播鄂州频道主编王斌华与著名文史专家、诗词楹联大师、民建湖北省委原宣传部部长白雉山出席开馆仪式。

  在举国同庆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各地媒体都掀起了报道热潮,而原有争议、现已被史学界定论的究竟是谁“打响首义第一枪”的问题,又屡见报端。由于有些媒体的采、编者知识未能“刷新”,仍然老调重弹,致使误导,令人遗憾!
  近百年来文载口传,都说“打响首义第一枪”者是熊秉坤,后经大量史料证实,真正打响首义第一枪的是工八营士兵程正瀛(定国)!那么“熊一枪”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长传不衰的呢?其原因有四:
  一是1914年熊访问日本时,孙中山向大家介绍说:“这就是武昌首义放第一枪的熊秉坤同志啊!”其实,首义时孙并不在国内,对首义的具体情况亦不了解。但由于孙是“国父”,一言九鼎,遂广为流传。虽不少当时参加首义的知情都有异议,但也无可奈何!
  二是熊作为首义的负责人,首义后写了多篇向上级机关的汇报材料和文章,都如实详细地记述了程正瀛打响第一枪的经过,并赞扬程的第一枪是“此革命第一声也!”这些材料都被当时的湖北革命实录馆收藏。不久实录馆撤销,馆长谢石钦将这些珍贵史料带回随州老家保存,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被著名史学家贺觉非、冯天瑜等先生发现。故熊秉坤当年如实记述程正瀛打响首义第一枪的材料被尘封了半个多世纪,不为人知。
  三是由于革命派内部的斗争,1916年程正瀛被贾正魁等人处死,沉尸长江。故“第一枪”之事,死无对证。
  四是熊因首义有功,首义后由正目(班长)升为第五协统领,袁政府还授以少将。由日返鄂后,孙中山委以鄂中司令。广州成立大元帅府,又被委任为参军。1928年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并一度兼任武昌市市长。解放后任湖北省政协常委、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参事室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直到1969年去世。因是名人,故“熊一枪”之说遂相沿成习了。
  然由于熊实录多篇程正瀛打响首义第一枪尘封多年材料的发现,著名史学家贺觉非、章开沅、冯天瑜、皮明庥等先生的努力,在他们的专著中都一致肯定了真正打响首义第一枪的是程正瀛,而不是熊秉坤!此后全国史学界专家学者都用此新证,出版了不少专著。当然,作为首义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熊的功绩是应予肯定的。他自己虽没有打第一枪,但绝无损他的功绩和形象。正如冯天瑜先生在其新近出版的《辛亥首义史》中所说的:“打响首义第一枪的是共进会员、士兵程定国(正瀛)。熊秉坤是工八营革命党人代表,是发难过程的重要组织者,虽非由其打响第一枪,然对首义贡献甚大,理应认作辛亥武昌起义发难单位代表人物,堪称辛亥首义功臣。”这是极为公允的评价。熊秉坤先生的哲嗣熊辉先生,近日在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刘我风采访时也大度地说:“我们的先辈为了革命,为了推翻满清帝制,连生命都置之度外,我们后辈怎么会争名争利。‘熊一枪’之说来源于孙中山先生1914年……”(见2011年9月26日楚天都市报)
  熊秉坤先生和熊辉先生父子都否认了“熊一枪”,程正瀛打响首义第一枪的事实就已经很清楚了。但并非媒体的记者、编者都能像刘我风一样,“刷新”了知识,他们仍在老调重弹,这里略举数例:如今年9月22日《团结报》博文的《民革前辈与武昌首义》、9月24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戎钰的《百年前打响第一枪、百年后重温风云录》、9月26日《湖北日报》记者徐和平的《这里打响首义第一枪》、以及近日湖北经济电视台的首义知识竞赛中,关于首义第一枪的“正确”答案,都仍然说是熊秉坤打响的“首义第一枪”!
  而更令人愤慨的是,当前正在放映的被捧为“史诗巨片”的《辛亥革命》,除在史实上有多处“硬伤”外,仍在银幕上演绎着熊打的“第一枪”。而看罢此片首映式后的熊秉坤之子熊辉先生,接着在被记者采访时坦言其父并未打这“第一枪”,“我们后辈怎么会争名争利”?编剧者如此自以为是,胡编戏说,进行误导,岂不怪哉?难怪首义元勋刘公的孙女刘重喜女士说:“太假了,看不下去”!冯天瑜先生也说“无法卒看,我只好中途退场!”
  真正打响首义第一枪的程正瀛已蒙冤死去了近百年,不但他打响首义第一枪的事迹被淹没了近百年,连他的名字也鲜为人知,其鄂州故居还是民间助其修建,至今连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其后裔亦备受冷落。这是很不正常的,也是史所罕见的!而今历史学家已据实为他澄清了事实,恢复了名誉,希望我们的地方政府尽快为其“落实政策”,媒体更应对“程一枪”作相应宣传,难道还要老调再弹一百年,留给我们的子孙去解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

主题

558

帖子

1096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96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1-10-15 09: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兴别人戏说,就不兴戏子们戏说?戏子们本来就是做戏的。可笑的是,不是戏子的戏子们戏说了辛亥革命几十年,貌似没有人挺身而出呀?
有句歌词没听懂:舔咪咪,我笑着舔咪咪!
邓丽君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

主题

558

帖子

1096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96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1-10-15 09: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鸥水相依 于 2011-10-15 09:30 编辑

这个第一争的有必要,也没必要。诚如文中所述,“第一枪”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
但对于程正瀛来说却很有必要,对于鄂州,很有需要...
有句歌词没听懂:舔咪咪,我笑着舔咪咪!
邓丽君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63

主题

3072

帖子

5913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5913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1-10-15 09: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EGE 于 2011-10-15 09:30 编辑

原载人民政协报2011年10月10日   对此作了翔实的佐证:
                                               打响首义第一枪的程定国
                                                                            作者:天水
 应当肯认,打响首义第一枪的是共进会员、士兵程定国(正瀛)。从史源学角度论之,熊秉坤撰于1912—1913年间的三文真实性昭著,而工八营发难士兵周全胜撰于1912—1913年间的记述皆与之相互印证。
  熊秉坤的后作《辛亥首义工程营发难概述》(1957年发表),在首义开端及打响第一枪等关键情节上与前作《前清工兵八营革命实录》(1912年)中的陈述大异其趣:
  1912年撰写的《前清工兵八营革命实录》称起义前夕熊氏在楼上,取枪时,“闻枪声四起”,又记述二排士兵程正瀛枪击二排长陶启胜,其后,熊氏方下楼,吹哨集合。1957年发表的《辛亥首义工程营发难概述》则说熊氏在楼上巡查,见二排排长陶启胜迎面跑来,“熊开枪对其射击,陶下楼逸去”,金兆龙、程正瀛与军官冲突,“下楼不得”,与枪击无关。这一关键细节的改变,使“首义第一枪”的桂冠移植到熊秉坤头上。
  熊氏一生多次著文言及“首义第一枪”,前后差异甚大。综考之,以熊氏撰于1912—1913年间撰写的《前清工兵八营革命实录》、《九团三营营长前工兵八营革军二正队副队长金兆龙》、《前工兵八营革军第二正队五支队长程正瀛(即定国)》等文较为可信,因为——
  (一)此三文离首义为时不远,记忆确切;
  (二)其时当事人(包括程正瀛、金兆龙)多健在,基本情节彼此佐证极易,不容虚构;

(三)著文者熊秉坤1912年时尚未受名位等因素影响,较可能留下自然、真实的回忆文字。
  可佐证10月10日傍晚工八营发难实况的材料,还有报人胡石庵撰于1912年农历二月的《湖北革命实见记》。
  胡石庵此文说,八月十九日(即公历10月10日)午后,获悉彭、刘、杨三人“已在督辕前就义”,胡氏十分悲愤,又见街衢张贴的瑞澂六言韵示,“恨不能扯之下”。当晚胡氏疲极入睡,半夜(已为10月11日凌晨)被人推醒,此人朱思武,胡石庵的湖北天门同乡,时为工程第八营正目,同来的廖翔和,也是天门人,曾留学日本。“时二人面容皆形得意,未待予询,即曰:‘武昌得手矣。’”接着,朱思武详述工八营傍晚起事情形:
  适有该营后队二排排长陶启胜巡查各处,窥见同志金君(名兆龙)皮盒内有真子弹数排,吼而起,以掌披金额,曰:“尔谋反耶?”金大怒,狂叫曰:“反!反!即反矣!”即以手叉陶颈,推卧床上。众同志闻声哗起,于是有蒋遂杰、王仲烈、程正瀛等各出枪械,一面呼迫全营起事,一面以枪杆击陶脑,陶晕厥,乃整队下楼。下楼时又有排长张文涛抽刀阻止,立被同志刺死。督队官阮荣发持枪喝住,亦即枪杀,营中他官长相率逃去。同志等乃会合全营兵士整队出营,直奔楚望台。
  工八营正目朱思武10月11日凌晨对胡石庵陈述的工八营发难经过,提到最先与清方军官扭打并枪击者,是金兆龙、程正瀛等,没有提及熊秉坤,这与熊氏早年的文字记载相一致。
  从史源学角度论之,熊秉坤撰于1912—1913年间的《前清工兵八营革命实录》、《九团三营营长前工兵八营革军二正队副队长金兆龙》、《前工兵八营革军第二正队五支队长程正瀛(即定国)》等三文真实性昭著,而工八营发难士兵周全胜撰于1912—1913年间的《周全胜革命事略》,以及记述工八营士兵汤启发、翁国福的文字皆与之相互印证。
而胡石庵1912年农历二月所撰《湖北革命实见记》记载的工八营发难参与者朱思武的陈述,亦可与之相佐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63

主题

3072

帖子

5913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5913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1-10-15 09: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人民政协报2011年10月10日 由王俞写的武昌首义第一枪由谁打响   对“第一枪”之争作了更为翔实的论述,  肯定了由鄂州泽林人程正瀛【即程定国】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西
精华
0

14

主题

219

帖子

515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15

IP属地:江西省赣州市赣县

发表于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 2011-10-15 09: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真没必要争,打响第一枪只是个象征意义。熊是负责人,被认为是打响打响第一枪的人,也没什么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

主题

813

帖子

196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6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1-10-19 10: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哎!那个时候的是了。要不给个穿越的机会去看看!呵呵呵
我不是寒水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160

帖子

22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2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2011-10-20 09: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楼主个问题吧,我们国家到底经历了几代领导人?好好想想这个问题后,何必纠结如此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33

主题

3548

帖子

4587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4587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1-10-20 10: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纠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52

主题

310

帖子

59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10-21 07: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