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受市政府委托,市陆羽研究会邀请部分省内专家在武汉大学召开座谈会,会议就我市陆羽学术研究、陆羽遗迹保护、茶文化产业和茶文化旅游开发等进行了研讨,并专题对茶圣陆羽塑像——“陆子奉茶图”进行了评审。应邀参加会议的有: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省武警总队原政委张万华,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谢柏成、许德光、石汉祥、欧阳勋、石爱发;省政府参事、中南民族大学教授邵则遂,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郭厚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孟华平,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黄邦雄及省有关历史学、茶学界的专家代表。
副市长章兰,市陆羽研究会会长肖孔斌及有关学术研究人员,市政府办、市住建委、市城乡规划局、市文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专家们分别听取了市陆羽研究会和塑像设计制作者黄邦雄教授对茶圣陆羽塑像——“陆子奉茶图”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及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观看了多媒体演示和雕像实物中样。专家们从塑像的尺度、形象、文化内涵、服饰装束、空间审美环境及百姓认可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评审。
经过审议,专家们一致公认:茶圣陆羽塑像——“陆子奉茶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茶圣陆羽“学者的气质、圣人的风范、科学家的风度”,并建议将“陆子奉茶图”作为茶圣陆羽标准像向社会推出。
茶圣陆羽塑像——“陆子奉茶图”此次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是我市陆羽研究会以“光大和弘扬陆羽精神,宣传和创新茶文化,培育和发展茶产业,谋划和参与陆羽故里建设”为目标,无私奉献,不断进取,努力奋斗而取得的一项学术成果。
近几年,市陆羽研究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恢复出版了全国最早的陆学研究刊物——《陆羽研究集刊》;举办了天门市首届“全民饮茶日”活动;挖掘、整理、复制了历代竟陵版《茶经》9个版本(其中6个孤本);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陆羽茶经研究中心”;举办了陆羽茶经问世1250年学术报告会和“力龙杯”陆羽书画作品展;在林业局支持下促成了龙尾山长寿林场开发试种茶园30亩;印制了《茶圣陆羽》宣传画册、袖珍本《茶经》5千册免费向社会各界发送,为进一步在我市营造浓厚的陆羽茶文化氛围,对外宣传陆羽,宣传天门,提高茶圣陆羽故里美誉度,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地促进作用。
相关链接之一:
茶圣陆羽塑像——“陆子奉茶图”创作背景
茶圣陆羽塑像——“陆子奉茶图”的最初创意由市陆羽研究会于2009年提出。三年来,市陆羽研究会先后多次征求各界专家、学者和国家级“非遗”保护专家、湖北省美术界老前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权威专家对陆羽塑像设计方案的建议和意见,四次与设计师修改塑像设计方案,通过多个方案的反复比较修改后,才正式提交评审。
一、茶圣陆羽塑像的创作依据
1、陆羽遗像存世实物两件:即收藏于市陆羽纪念馆“陆鸿渐小像碑”和桑苎庐藏板《陆子茶经》像,其意境谓“陆子品茶图”。
2、依据天门已有的三尊(幅)陆羽造像与现在的塑像前后形象上的一致性。
3、参考孔子基金会所发布的儒圣《孔子行教图》“标准像”人物形象特征及过程。儒圣造形为“行礼”,茶圣则表现“奉茶”。
二、茶圣陆羽塑像表达的主题思想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试新茶”。茶圣陆羽塑像的主题思想为表现茶圣陆羽将茶奉献给全人类的伟大精神。
三、茶圣陆羽塑像的艺术形象设计
“陆子奉茶图”将原来陆羽“品茶”座像改为直立全身像:双手捧茶瓯示敬茶状,彰显“茶为国饮”的时尚理念。作为文化天门的“形象大使”,体现“客来一杯茶”的待客礼仪,传达出茶圣故里欢迎四方来客的信息。
从地域代表性讲,典型的中部地区汉人,脸型介于圆脸和方脸之间,面部五官较平,没有太大起伏,眼裂较大,鼻梁不高。中等身材、偏瘦。基本轮廓以桑苎庐《茶经》陆鸿渐小像为蓝本。其年龄段定位为完成包括《茶经》在内一批著作,并撰写了《自传》的“而立之年”。人物神态飘逸,具有仙气。眉骨稍高,略显浓眉,微笑,似张口欲言状。
四、茶圣陆羽塑像的数据信息
陆羽塑像高7.2米,代表陆羽享年72岁。基座高2.4米,代表陆羽在故乡竟陵生活24年。台阶阶面宽0.733米,代表陆羽出生于公元733年。台阶总高0.804米,代表陆羽卒于804年。
五、茶圣陆羽塑像创作的最终目的
将茶圣陆羽塑像——“陆子奉茶图”作为茶圣故里向世人推出的一尊陆子标准像,起到与孔子基金会向全世界发布《孔子行教图》标准像的作用和目的。
相关链接之二:
茶圣陆羽塑像——“陆子奉茶图”作者简介
黄邦雄,湖北美院雕塑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创作的雕塑作品多次参选国家和国际展览并获奖。作为天门人,他一直钟情于茶圣陆羽塑像的创作与设计。创作的《陆羽》胸像获“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设计制作的“陆羽生平木雕”、“陆羽青铜坐像”被天门市陆羽纪念馆收藏供展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