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以来,鄂州市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中扎实开展“亮身份、守承诺、作表率”活动,真正把服务窗口办成优化发展环境的示范窗口、服务人民群众的便民窗口,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14亿元,同比增长16.4%,增幅居全省第1位。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44亿元,同比增长48.2%,居武汉城市圈第2位。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170万美元,同比增长54.06%;完成招商引资总额104.02亿元,同比增长50.7%。
突出关键领域,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处切入市交通运输局在出租车行业深入开展“党员示范车”、“党员服务承诺”、“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等主题实践活动;市城管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出“文明执法+亲情服务+增加就业”新的城管模式,出租车行业和城管工作的群众满意度有了提升。
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突出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这个关键领域,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把心思、精力和干劲进一步凝聚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中来,努力形成“一个组织一个堡垒,一份承诺一种责任,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生动局面。一花引来百花香。市政法、教育、民政、卫生、社会保障、城管、交通、税务、工商、质监、信访、行政服务中心等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围绕改进作风、简化程序、帮扶群众、文明执法作出承诺。市通信、电力、保险、金融、旅游、商业零售等社会服务行业党组织和党员,围绕文明服务、便捷服务、优质服务作出承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党组织和党员,围绕完善服务机制、提供优质服务、争创群众满意作出承诺。
19850名党员单独承诺,15855名党员组团承诺。承诺经各级党组织审核后,通过公示栏、办公桌台签、电子显示屏、网络平台等形式予以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每名党员精心制定履诺计划,切实抓好承诺兑现。基层党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生活会,采取领导点评、党员互评和群众评议等方式,加强对履诺践诺的监督和考评,帮助党员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引导党员以一流标准,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努力成为周围群众学习赶超的榜样。截至目前,全市党员共履行承诺12.76万项,带动职工、青年、妇女群众实施承诺50余万项。丰富服务内涵,为打造群众满意工程给力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奉献”的理念,着眼于便民、为民、利民,大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坚持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治庸问责制等制度,扎实推行温馨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理服务、一站式服务。
市房产局党员服务窗口先后为改制企业、上市公司便捷办理手续6000余件,减免各类费用500余万元。市供电公司在14个党支部设立党员责任区54个,组建党员突击队10个356人,开展特色服务120余次。市移动公司通过“五创三评一帮扶一报道”活动,坚持党内带党外,党员带团员,形成了踊跃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全市320个行政村和34个城市社区,按照“组织联建、队伍联带、活动联办、服务联动、保障联体,创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总体要求,以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突破口,充分整合城乡党建工作资源,不断拓展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将村和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和便民服务、文体活动、劳动就业培训、卫生服务、计生服务、党员群众远程教育、综治维稳、农村综合服务社、农业发展公司等8个工作室整合到一起,老百姓办事方便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明显增强了。
以学习苏柳英先进事迹为契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典型找差距,学习先进见行动。在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党组织中广泛设立“苏柳英服务示范岗”,普遍成立“苏柳英小组”,积极开展“万千苏姐在行动”活动,用党员干部学习苏柳英所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结合省委“三万”活动要求,在窗口单位服务行业扎实开展党员“进农户、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和“进企业、下工地、访客商、促发展”活动,坚持“干部全参与、农户(客商)全覆盖”,组织机关干部带着“民情十问”,与农民面对面沟通、与客商心碰心交流,深入了解农民群众和企业客商所急、所思、所需、所盼、所怨,群众普遍反映“两进”活动访到了点子上、问到了心坎上。活动期间,市级领导率先垂范,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撰写民情日记1.6万多篇,调研报告550余篇,收集意见建议1.2万余条,化解矛盾纠纷1800余起,为农民群众、企业客商和项目建设办实事解难题2.1万件。上半年,全市农业实现增加值20.95亿元,同比增长2.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640元,增长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