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0
上尉
军师
  
- 积分
- 4757

IP属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梁晓莹 通讯员 周开彬 实习生 郑潇 前三季度,工业增长最强劲的区域是哪里?从昨日召开的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了解到,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领跑全省。襄阳、宜昌前9个月的工业增速分别达27.8%和26.9%,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接近30%。
如果说去年是两大副中心城市的“发力年”,今年无疑已经成为“起跳年”。省经信委副主任梁一新说,两市共同表现出的强劲增速值得关注。
先看襄阳。襄阳的发力点在于异军突起的县域经济。数据显示,今年4月起,襄阳县域工业占比首次超过了市区,比重由去年底的48.8%增至目前的 52.6%。前9个月,襄阳7个县市区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12.56亿元,同比增长75.6%,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0.3个百分点。
让参会各市州经济运行部门负责人更有所悟的,是襄阳产业结构的优化。过去,襄阳汽车产业“一枝独秀”,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曾达60%以上。而目前,汽车工业比重已经下降至41.3%,食品、纺织、建材等产业则分别提高至19.48%、9.37%和7.99%。因此,虽然今年汽车行业受到了宏观政策和日本地震的双重影响,但食品、纺织却分别贡献了61.49%和53.58%的增速,拉升作用明显。
再来看宜昌。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相继投产,是该市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长亮点。
如三峡全通,元月至9月完成产值182.43亿元,同比增长2.61倍,已形成620万吨极薄涂镀板的生产能力;宜昌南玻前9个月完成产值 14.4亿元,同比增长2倍,目前正在扩建二期。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0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1家,其中宜化、三峡全通和长江电力均超过100亿元。
受三峡全通等一批重点企业的拉动,宜昌的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9.68亿元,同比增长73.4%。宜昌市经信委运行科负责人介绍,如果说“十五”期间宜昌主要靠水电,“十一五”靠石化,那么“十二五”将主要依靠装备制造业。
一组数据可供佐证。以水电闻名的宜昌,曾长期倚重长江电力、清江水电两家大型国企。今年,长江、清江流域来水比往年减少,导致两家企业效益有所下滑,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5.1%下降至目前的12.7%。但是,装备制造、食品、化工等行业的强劲增速,有效消解了水电企业生产下降的影响,拉动宜昌工业快速增长。
与襄阳类似,宜昌的县域经济也表现突出。宜昌纳入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9个县市区中,元月至9月工业增速达到25%以上的就有7个,其中5个增长了35%以上。从规模看,夷陵区、宜都市的工业总产值规模均突破了300亿元,枝江与当阳也超过200亿元,成为带动全市工业发展的中坚。
增强县域动力,调优产业结构,做强大项目。襄阳、宜昌驶出的“副中心速度”,让人看到了跨越的好势头,耐人寻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