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国家园林城市考查组的专家们在市委书记李新华等市领导陪同下,开始实地考查 图为冯玉库(左二)等考查组成员在荆州实地考查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任仲杰)今天(22日)上午,在听取了市委书记李新华代表荆州市委市政府所做的荆州创园工作情况及园林城市建设成果汇报后,由住建部组织的国家园林城市专家考查组正式开始了在荆州为期三天的考查评审工作。
住建部监察局副局级监察员冯玉库、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王伟军、深圳市城管局副巡视员、园林专家周远松、市政专家谷永新、住房专家郭春生、省住建厅副厅长张学峰,荆州市领导李新华、易法新、雷中喜、吴方军、李国斌、王守卫等出席荆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汇报会。
记者获悉,国家园林城市的评审分为材料审查、实地考察和综合评审三个阶段。在这次为期三天的考查过程中,专家组将对荆州城市绿化、景观保护、绿地建设、生态环境等8个方面的工作全面考核,形成全面、客观、公证、科学的综合考评意见上报住建部。
李新华:以“创园”为抓手,建水乡生态园林城
市委书记李新华代表荆州市委市政府向考察组的到来表示了欢迎。李新华说,荆州自然条件优越,原始生态保护完好,“创园”工作起步也很早,2002年已被授予“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尤其是近三年来,荆州以“四城同创”为抓手,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重点,立足“特色立市、生态美城”,凸现绿色城市、水韵城市、文化城市特色,走出了一条自然生态型、文化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品牌创建之路,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和品位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据了解,开展“创园”活动以来,荆州中心城区共投入绿化资金6亿多元,建成区绿地总量达到233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9.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1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创园’不仅是一个专项行动,更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实践证明,以‘创园’为抓手,完全能够创造一个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环境,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创建的实惠和成果。”李新华表示,荆州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提出了创建“绿色之城”,“亲水之城”、“魅力之城”和“宜居之城”理念,致力于将荆州打造成为一个“天蓝、地绿、水清、城美”的现代园林城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绿化行动,着力建设城市绿网,彰显水乡特色,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李新华说,下一步,荆州将以实施“壮腰工程”为抓手,树立“环境优先,生态优先”的城市发展理念,继续保持城市创建的热情不减、信心不减、力度不减,对照标准找差距,攻克难点抓提升,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把荆州建设成为生态更加优良、环境更加优美、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的水乡生态园林城市。
“创园大考”将持续三天
汇报会结束后,专家考察组一行在李新华等市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前往沙隆达广场、张李家渊公园、荆州东门景区等地展开实地考查。每到一处,专家组成员都详细听取了该处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并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住建部监察局副局级监察员冯玉库表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住建部推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住建部对国家园林城市的评审办法和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今年是新标准实施的第一年,荆州市是根据新标准和新的评审办法进行评审的第一批城市。本次考查工作将严格按照国家考核标准和程序,以简单、高效为原则,形成一份全面、客观、公正、科学的考评意见,并最终上交到住建部。
省住建厅副厅长张学峰说,荆州既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又具有现代城市的活力。荆州市是湖北第一批省级园林城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形成独特的水乡园林特色。通过创园,园林特色不断彰显,荆州老百姓满意度不断提高,荆州已经成为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