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汉南河环保风波系列调查之一
中化新网讯 9月22日,湖北潜江金华润化肥有限公司员工将冲洗地面的污水通过雨水管排入汉南河,由此引发了有关潜江经济开发区化工企业排污导致下游仙桃污染的风波。这些情况引起环境保护部、湖北省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组织专家进行了实地调查。潜江金华润公司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在近些年的节能减排工作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在此次环保风波中又有哪些教训值得反思,记者10月中旬来到湖北省潜江市,对处于环保风波中的金华润公司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9月下旬的一天,湖北潜江金华润化肥有限公司“4030”项目造气工段员工在交接班前,用消防水冲洗地面时,将散落在地面的煤粉冲入雨水管排入汉南河。排出的污水被当时正在汉南河检查防汛工作的有关人员发现并拍了照,一场环保风波就此蔓延开来。
随后,有媒体对潜江经济开发区化工企业在汉南河排污造成下游污染进行了报道,引起湖北省环保厅和环境保护部负责人的高度关注。10月1~5日,湖北省环保厅组织沿岸环保部门对汉南河—通顺河流域排污企业和排污口进行了排查,检查中发现潜江经济开发区潜江金华润化肥有限公司存在超标排放,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存在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建设项目环保手续不全等环境问题。湖北省环保厅于10月9日对金华润公司和永安药业发出监察通知。10月12日,由环保部环境监察局闫景军处长带队的专家组一行也对潜江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了调查。而事实上,金华润公司“4030”项目在此期间正处在试生产阶段。
地处长江、汉水三角交汇地带的潜江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1年,原名泽口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准更名为潜江经济开发区,是湖北省17家重点省级开发区之一,也是潜江市唯一一家省级开发区。开发区化工产业集群也已被确定为湖北省5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之一、武汉城市圈化工产业承接基地。
10月17日,潜江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彭绍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潜江有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非常丰富的盐卤资源,具有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的比较优势。潜江经济开发区定位为以化工产业为主体的开发区,不是不切实际,也不是政府的短期行为,而是历史的选择。2010年,石化产业产值占到潜江经济总量的23%。
彭绍军表示,开发区内的企业最早由国有企业起步,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企业已完成原始积累,走向规范化。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生产工艺稍有波动,就会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金华润公司与晋煤集团合资后,发展很快,并引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在环保建设上一向高度重视,信守规矩。所以,当听到金华润公司超标排放风波后,彭绍军的第一反应是:“企业花了那么多钱建设环保设施,怎么可能呢?”
记者在采访时还了解到,潜江经济开发区投资8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正在抓紧施工,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投入使用。届时开发区内各企业经处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污水将集中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终端处理后回用或排放,将有效改变目前排污口多、隐患大的局面。
汉南河水源由汉江引入,是一条上世纪50年代人工挖的河,主要为潜江和仙桃灌溉所用,同时也是为了防洪。这一点记者在汉南河与汉江交汇处的泽口闸概况介绍中得到了证实。泽口闸概况上写着:泽口闸位于潜江经济开发区境内,汉江干堤右岸,是集灌溉与防洪为一体的中型涵闸。总灌溉面积2035.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68.4万亩(仙桃152万亩,潜江16.4万亩)。落款时间为2011年7月。
记者采访时还了解到一个情况,汉南河在潜江流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体质量标准,在下游的仙桃流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体标准。按照国家对水体的管理规定,Ⅳ类水体不能作为饮用水和用于养殖业,而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Ⅲ类水体可作为饮用水、水产养殖等。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部门负责人也证实了这个说法。1992年经过潜江市政府划分后,由湖北省环保厅同意,汉南河在潜江流域执行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潜江经济开发区大多数企业的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均排入汉南河,也就是说汉南河定位于潜江经济开发区的污水出口。令记者担忧的是,从潜江到仙桃水域只有一二十千米,通过自然净化从Ⅳ类水体到Ⅲ类水体几乎不可能,水体标准如此执行本身就存在着环保隐患。但这个问题至今似乎并未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汉南河的水引自汉江,不是天造地设而是由两道闸控制形成的一片水域。汉南河主要为潜江和仙桃灌溉所用,年平均引水量7.8亿立方米。
图为汉南进水闸。
|
|